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5A-07)

作品数:4 被引量:154H指数:4
相关作者:叶建平冯三利张遂安饶孟余何伟钢更多>>
相关机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能源国际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煤层气
  • 2篇钻井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探测
  • 1篇地下水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分析
  • 1篇多分支水平井
  • 1篇压裂
  • 1篇一体化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技术
  • 1篇渗透率
  • 1篇水平井
  • 1篇平井
  • 1篇气藏
  • 1篇气井
  • 1篇煤层气井
  • 1篇煤层气勘探
  • 1篇煤层气勘探开...

机构

  • 3篇中联煤层气有...
  • 2篇能源国际有限...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叶建平
  • 2篇冯三利
  • 1篇何伟钢
  • 1篇饶孟余
  • 1篇张遂安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煤田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煤层气产业化开发的技术选择被引量:34
2005年
中国煤层气藏具有低渗、低压、低饱和、构造煤发育、非均质性强烈以及高的构造应力场环境等地质特征,在对煤层气3种开发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在我国用常规垂直井开采煤层气具有很大的地质局限性,指出煤、气一体化开采是中国煤层气规模化、产业化开发的最佳技术选择,它包括在采动影响区进行地面井开采和较为成熟的井下抽放2个方面。
饶孟余杨陆武冯三利叶建平
关键词:煤层气
煤层气井排采历史地质分析被引量:23
2003年
根据晋城、潞安、焦作、铁法4个矿区25口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的排采资料,从煤储层渗透性和含气饱和度、生产压降条件、地下水系统、储层能量系统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将排采曲线归纳为4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认为煤储层渗透率0.5mD以上、临储压力比0.6以上以及含气饱和度80%以上,是获得高产煤层气井的必要储层条件。同时,煤储层和围岩的不同组合,将直接影响煤层气井的生产状况。
何伟钢叶建平
关键词:煤层气井地质分析含气饱和度渗透率地下水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03年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走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引进阶段、勘探评价阶段、开发试验及探索研究阶段。目前,制约煤层气商业开发的瓶颈技术问题在于寻找煤层气富集高渗区、提高煤层气产能的开发工艺技术。本文将着重介绍我国在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区块优选评价技术、钻井技术、完井工艺技术、压裂工艺技术、注CO2增产技术、煤层气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煤层气井抽放技术、煤层气生产和评价技术等等。同时,提出了今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冯三利叶建平
关键词:煤层气钻井压裂增产技术地球物理探测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63
2007年
在分析中国煤层气藏具有低压、低渗、低饱和、构造煤发育以及非均质性强烈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在我国用常规垂直井开发煤层气具有很大的地质局限性,进而提出用多分支水平井来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和采出程度。结合沁水盆地6口成功井的实践,剖析了多分支水平井钻井的地质工作重点以及两井连通、井眼轨迹控制、井壁稳定控制技术等关键环节,指出采用多分支水平井开发煤层气是适合中国煤层气藏地质特点的最佳技术选择。
饶孟余杨陆武张遂安梁乙伟
关键词:煤成气气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