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093)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军柯才焕黄子夏陈志森张洁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杂色鲍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
  • 1篇文库
  • 1篇相关蛋白
  • 1篇消化道
  • 1篇化道
  • 1篇基因功能
  • 1篇附着变态
  • 1篇PCR
  • 1篇ROCHE
  • 1篇变态
  • 1篇标签
  • 1篇表皮
  • 1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12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柯才焕
  • 3篇陈军
  • 2篇陈志森
  • 2篇黄子夏
  • 1篇游伟伟
  • 1篇张洁

传媒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规模GO注释的生物信息学流程被引量:9
2012年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量的序列数据将为生物学研究者挖掘基因信息提供巨大的资源.信息挖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序列进行功能注释,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注释方式是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的注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软件工具集成了针对EST序列的大规模GO注释流程(large-scale GO annotation pipeline,LSGAP).该流程集合了BLAST、B2g4pipe以及Wego等软件和Swissprot、Nr或Interpro等常用蛋白数据库.用户可以将EST序列通过此流程最终获得可视化的GO分类统计图表,直观地显示基因在不同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为了验证LSGAP的准确性,对2007年发表的美洲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的EST序列进行了LSGAP分析,结果表明GO分析非常准确有效.通过与Blast2go和GoBlast等GO注释软件进行比较,LSGAP流程具有可以本地化运行BLAST、对硬件要求低和运行时间短等诸多优势,因此LSGAP流程是科研人员进行基因功能挖掘的有效工具.
黄子夏柯才焕陈军
关键词:基因功能生物信息学
用于Roche/454高通量测序的12个多重标签转录组文库的构建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测定海洋生物转录组已成为揭示海洋生物分子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工具.以长度为10nt的不同多重标签(multiplex identifier)进行区分,构建了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3种海洋生物的12个多重标签转录组文库.以合适的比例对各文库进行混合,利用定量PCR、Qubit和NanoDrop-1000等3种DNA浓度测定方法测定每个多重标签转录组文库的DNA浓度,3种方法的数值均一化并加权平均后,按照预定比例混合.为评估文库质量,先采用传统的Sanger测序测定了混合文库的192条序列,发现191条序列具有符合Roche/454高通量测序要求的AB格式,即一端为454A序列,另一端为454B序列;其中189条序列能分辨出其带有的多重标签;插入的平均长度为348bp.然后通过Roche/454的滴定测序获得了34642条序列,其中32872条序列(94.9%)能分辨出其带有的多重标签,能够精确地分配到12个转录组,并且利用滴定测序结果计算出每个转录组文库的真实比例,对定量PCR、Qubit和NanoDrop-1000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定量PCR是相对准确的定量方法.以上的评估表明所建立的转录组文库构建方法是稳定可靠的,可以广泛应用于转录组学研究.
陈志森黄子夏陈军柯才焕
关键词:转录组
杂色鲍后消化道生长相关基因HdEGF1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附着变态是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幼体生长发育的一个必经过程,是幼体性状消失而成体性状展开的关键阶段.报道了与附着变态密切相关的杂色鲍HdEGF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时空表达模式.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了HdEGF1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1 239bp,含1个343个氨基酸残基的开放阅读框(ORF),推测的蛋白序列包含3个Ca2+结合类表皮生长因子(EGF-CA)结构域和1个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A)结构域.通过序列相似性比较,确定其为新型表皮生长因子1(EGF1)相关蛋白.荧光定量PCR(qPCR)结果显示HdEGF1基因在幼体附着后的表达量比附着前任一时期均高19倍以上;全胚原位杂交(WMISH)结果显示HdEGF1基因集中表达在变态后幼体后消化道的表皮细胞.HdEGF1基因的这种时空表达模式表明HdEGF1受严格的时空调控,直接参与了附着后杂色鲍幼体后消化道的生长和细胞分化.推测HdEGF1蛋白与某未知的vWFA-结合蛋白一道调控着杂色鲍幼体后消化道的空间走向.因此,HdEGF1蛋白很可能在后肠的形态建成中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本研究为贝类肠道形态建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切入点,HdEGF1基因可以作为重要的标志分子,用于深入研究肠道形态建成过程中的信号通路、细胞分化和细胞迁移.
张洁陈志森陈军柯才焕游伟伟
关键词:杂色鲍附着变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