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SH067)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马凤芝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第一书记
  • 1篇志愿
  • 1篇志愿服务
  • 1篇志愿者
  • 1篇社会
  • 1篇书记
  • 1篇农村
  • 1篇农村扶贫
  • 1篇农村扶贫开发
  • 1篇企业
  • 1篇企业介入
  • 1篇青年
  • 1篇项目制
  • 1篇流浪
  • 1篇介入策略
  • 1篇扶贫
  • 1篇扶贫开发
  • 1篇港台
  • 1篇参与式扶贫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马凤芝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社会工作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流浪青年的发展性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以社会企业介入模型为例被引量:14
2014年
发展性社会工作是一种在理念和介入策略上不同于治疗性社会工作的新的实践取向。传统的外展模型可以满足流浪青年的基本需要,但无力使他们摆脱街头生活。遵循发展性社会工作理念和策略的社会企业介入模型,把投资策略同支持性向导及健康和精神健康服务结合起来,为解决流浪青年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马凤芝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转向及其挑战——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16
2017年
以历史维度的政策梳理和现实材料的经验分析为依据,讨论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五大政策转向:扶贫方针由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瞄准对象由区域、县域转向贫困村、贫困户;扶贫方略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扶贫;社会动员由政府扶贫转向社会扶贫;主体地位由被动式扶贫转向参与式扶贫。扶贫开发转向在经验材料上得到验证,但仍面临着项目制扶贫的短期效益、参与式悖论、治理困境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经验与理论探讨可以为"扶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提供贫困观重构、人力资本建设与贫困治理等方面的借鉴。
马凤芝开源
关键词:农村扶贫开发参与式扶贫第一书记
英美日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医院志愿服务被引量:8
2014年
医院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慈善服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其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本文梳理介绍了英美日和我国港台地区医院志愿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期为我国大陆医院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借鉴。
马凤芝
关键词:志愿服务志愿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