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21803)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英鸽曲秋莲潘一峰季军何霞更多>>
-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的种属跨越机制
- 2009年
- 在世界范围流行的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具有下述3个重要特征:可寄生于人体,易感人群很多,患者年龄偏低.本研究确定了病毒蛋白中的一块关键区域.该区域对病毒所寄生的物种的种属范围起决定性作用,并且是全球性流感病毒的一个标志性区域.正是该区域氨基酸的特性导致了上述3个特点.具体来说,对宿主的免疫系统而言,病毒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会形成新的标靶结构,并且可以进一步导致宿主范围的变化.基于多肽链发生致病性结构转换的概率,本研究确定了甲型流感病毒中对控制宿主范围起决定性作用的氨基酸的位置.研究发现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中处于这些位点的多肽链在本质上可以在寄生于人的毒株中表达,而之前仅在宿主为禽、猪的毒株中被发现.其与另一氨基酸短串的协同构象改变对于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的种属跨越具有重要作用.人体对这些关键位点的免疫缺陷导致了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宿主人群多和青年人易致病的特点.
- 刘鑫赵亚溥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核蛋白
- 纳米tPA基因和PDGF-B小干扰RNA预防兔实验性再狭窄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纳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质粒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小干扰RNA预防血管再狭窄。方法建立兔髂动脉再狭窄模型;构建壳聚糖纳米tPA基因载体和PDGF-B siRNA表达载体并在球囊损伤髂动脉同时在超声波的辅助下转染血管壁细胞和血管周围骨骼肌组织。实验分4组。对照组:单纯行内膜剥脱术;实验组A:内膜剥脱术+纳米tPA质粒;实验组B:内膜剥脱术+PDGF-B siRNA质粒;实验组C:内膜剥脱术+纳米tPA质粒+PDGF-B siRNA质粒。采用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以及形态测量方法观察对再狭窄血管血栓形成、血管内膜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DGF-B mRNA表达以及血管病变的影响。结果成功转染tPA基因和PDGF-B mRNA小干扰RNA;两种基因单独应用和联合使用均显著抑制血管内膜细胞表达PCNA和PDGF-B mRNA;显著减少内膜厚度、内膜面积;使吻合口狭窄率显著减少实验A组54.12%、B组74.08%和C组79.09%。转染tPA基因组血管内血栓形成显著减少。联合应用两种基因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结论联合应用纳米tPA基因和PDGF-B mRNA小干扰RNA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实验性兔髂动脉再狭窄。
- 季军姬尚义何霞令文萍潘一峰
- 关键词:再狭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小干扰RNA
- 纳米活性炭,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对人胃肿瘤BGC-823细胞的毒性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组成的纳米颗粒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纳米活性炭(ACNP)、纳米二氧化硅(SiO2)和纳米二氧化钛(TiO2)100,200,400,800和1600mg·L-1悬液作用BGC-823细胞24,48和72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ACNP100mg·L-1,纳米SiO2200mg·L-1,纳米TiO2200mg·L-1作用BGC-823细胞24h,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纳米SiO2和纳米TiO2100,200,400mg·L-1作用细胞24h后,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ACNP、纳米SiO2和纳米TiO2100,200mg·L-1作用细胞48h后,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ACNP,纳米SiO2和纳米TiO2均能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作用72h后的IC50分别为874.2,676.2和883.5m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纳米SiO2100~800mg·L-1组LDH漏出量均显著升高,并呈浓度依赖性(r=0.9751,P<0.01),而纳米TiO2100mg·L-1作用细胞24h,LDH漏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各组LDH漏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NP100mg·L-1作用24h后,细胞出现细胞质浓缩、细胞核固缩和裂解。纳米SiO2200mg·L-1和纳米TiO2200mg·L-1作用24h后均出现细胞坏死。纳米颗粒ACNP,SiO2和TiO2作用组均可见纳米颗粒进入细胞及线粒体损伤。纳米SiO2100mg·L-1和纳米TiO2100mg·L-1作用24h,细胞坏死率与正常对照组(4.59±1.20)%相比显著升高(P<0.01),分别为(39.40±1.72)%和(14.12±0.90)%(P<0.05);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ACNP,纳米SiO2和纳米TiO2100和200mg·L-1作用细胞48h后,S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细胞碎片增多;ACNP组亚二倍体细胞增多。结论 ACNP、纳米SiO2和纳米TiO2能够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ACNP可诱导细胞凋亡。纳米SiO2和纳米TiO2能损伤细胞膜,造成以细胞坏死为主的毒性损伤。
- 曲秋莲张英鸽
- 关键词:纳米复合物胃肿瘤细胞毒性
- 3种纳米颗粒对BGC-82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组成的纳米颗粒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纳米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 nanoparticles,ACNP)、纳米二氧化硅(SiO2)、纳米二氧化钛(TiO2)作用于BGC-823细胞24h后,用流式细胞仪以罗丹明123(Rh123)作为荧光指示剂检测细胞MMP;用ROS捕获剂双氢罗丹明123孵育细胞,通过检测细胞内Rh123的平均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结果经ACNP、纳米SiO2、纳米TiO2作用24h后,BGC-823细胞MMP呈剂量依赖性降低。0.1,0.2mg/mlACNP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0.1,0.2,0.4mg/ml纳米SiO2组细胞内ROS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0.1,0.2mg/ml纳米TiO2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NP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生成ROS,可能进一步通过活化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化学活性较强的纳米SiO2和纳米TiO2在含水介质中能够产生大量ROS,作用于细胞后能直接引起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膜破裂,细胞坏死。
- 曲秋莲张英鸽
- 关键词:人胃癌BGC-823细胞纳米活性炭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
- 纳米技术和材料在医学上应用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0
- 2011年
- 纳米医学是纳米技术与医药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医学研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中作者就纳米诊断技术、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中的纳米材料、纳米药物载体、纳米药物、纳米中药及纳米医学材料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纳米医学的发展前景。
- 曲秋莲张英鸽
- 关键词:纳米生物材料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