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JL062)

作品数:23 被引量:250H指数:9
相关作者:王圣云许双喜王鑫磊史利江翟晨阳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城市
  • 6篇福祉
  • 4篇演进
  • 4篇长江
  • 4篇城市群
  • 3篇低碳
  • 3篇网络
  • 3篇网络结构
  • 3篇物流
  • 3篇集群
  • 3篇长江中游
  • 3篇城市集群
  • 2篇低碳发展
  • 2篇地理
  • 2篇运输成本
  • 2篇中部六省
  • 2篇碳排放
  • 2篇微观权力
  • 2篇物流网
  • 2篇物流网络

机构

  • 23篇南昌大学
  • 3篇太原师范学院
  • 2篇宁波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人民出版社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篇王圣云
  • 4篇许双喜
  • 3篇史利江
  • 3篇王鑫磊
  • 2篇马仁锋
  • 2篇傅春
  • 2篇吴丽红
  • 2篇魏博通
  • 2篇戴璐
  • 2篇翟晨阳
  • 1篇吕晞
  • 1篇沈玉芳
  • 1篇廖纯韬
  • 1篇黄敏
  • 1篇张新芝
  • 1篇顾筱和

传媒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经济地理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系统科学学报
  • 1篇创新
  • 1篇区域经济评论

年份

  • 7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生福祉导向下的中国中部地区低碳发展竞争力评价——基于AHP-TOPSIS模型的实证被引量:9
2014年
在碳约束下提升区域竞争力是中部地区低碳发展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区域低碳发展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碳约束下持续提高碳排放绩效、不断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提升居民福祉的能力。基于AHP-TOPSIS组合评价法对中国中部六省低碳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湖南省综合竞争力最强,江西省次之,山西省最弱,湖北省次弱,河南、安徽两省居中。中部六省低碳发展竞争力的驱动模式具有较大差异:山西省低碳发展竞争力主要由产出竞争力驱动,江西省由基础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驱动,安徽省主要由效率竞争力驱动,湖北省由潜力竞争力和产出竞争力驱动,河南省主要由基础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驱动,湖南省低碳发展各子竞争力之间相对均衡发展。
王圣云廖纯韬许双喜黄敏
关键词:民生福祉
中国人类福祉变化的驱动效应及时空分异被引量:11
2016年
为建立碳排放敏感性人类福祉指数(HWI),运用LMDI方法对全国、区域及省区层面人类福祉变化的驱动效应及其时空分异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类福祉水平不断提高,正向世界高人类福祉水平推进,但2005年以后人类福祉提升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越来越大;2在1980-2010年期间的中国人类福祉提升中,2000年以前由经济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共同驱动,2000年以后则以经济效应驱动为主;3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生态效率等因素共同影响中国区域人类福祉演变趋势。其中,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而生态效率效应则是主要的抑制力;从四大区域来看,提高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是东部地区提升人类福祉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经济增长是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提升人类福祉的核心驱动力;4中国人类福祉变化驱动效应可归纳为4种区域模式。其中,上海是技术效应为主的驱动模式,江西、湖南、四川、甘肃是经济效应为主的驱动模式,北京是"生态效率效应+技术效应"组合驱动模式,其他省区主要是"经济效应+技术效应"组合驱动模式;5中国应实施兼顾降低碳排放和提高人类福祉的低碳人文发展战略,着力扭转生态效率因素的减量效应;逐步改变经济效应为主推动人类福祉提升的驱动模式,构建人类福祉可持续提升的多元驱动模式。
王圣云
关键词:碳排放时空分异
我国高校教师微观权力结构的因子分析——基于对学生的调查数据被引量:3
2016年
教师微观权力因素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渗透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生关系各方面。构建高校教师微观权力测评量表,综合应用问卷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实证探究高校教师微观权力结构,结论如下:(1)教师微观权力是基于师生关系网络,借助知识、文本和话语场域,通过学生由下而上、自发地接受和认可教师所主导的知识话语规范体系而产生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2)微观规训权力、师生关系权力和知识话语权力共同诠释了高校教师的微观权力结构。其中,微观规训权力是最为重要,然后是关系权力和话语权力。(3)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平等对待、知识共享、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健全高校知识话语制度,构建师生共建、合理规范、主动引导的话语体系,这是引导高校教师微观权力构建的主要途径。
王圣云吴丽红
关键词:微观权力权力结构规训权力探索性因子分析高校教师
人地系统演进的太极图式与模型构建
2013年
本文通过对太极图阴阳辩证法及太极S曲线的透视,对人地关系系统中人、地阴阳属性进行解释,并以耗散结构理论为纽带,对人地系统进行太极阴阳系统分析。
王圣云
关键词:人地系统
长三角城市群生活质量地域结构特征分析
2013年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城市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质量研究是城市群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客、主观两方面因素构建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生活质量指数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活质量地域类型及特征进行研究。
王圣云马仁锋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生活质量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及其动态演化被引量:37
2016年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推动和引领长江中游地区乃至中部经济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应用社会网络方法,对1990、2000、201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动态演变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1990年,武汉市与长沙市是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网络形态尚不完备,多数城市游离于网络之外,呈现一种稀疏网络空间结构,分别以武汉市和长沙市为中心形成两个星形城市小群体,构成的线型空间结构;(2)200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结构日趋完整,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联系密切,环鄱阳湖城市群在南昌市的带领下积极融入其中;(3)2012年,南昌市由节点城市升级为中心城市,城市群网络异质性降低,网络扩散更为均匀,空间联系效率整体提高。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直接和成熟;(4)加强城市之间的直接交流联系,以共享目标引导城市群网络构建,走跨省区城市集群联合发展道路,发展多中心网络结构是实现长江中游地区崛起的关键。
王圣云翟晨阳顾筱和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网络结构
中国区域人类福祉的产出绩效与模式演进:1990-2010被引量:3
2016年
区域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类福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消耗实现人类福祉最大化,是提高人类福祉产出绩效的核心内涵,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构建碳排放敏感性人类福祉指数(HWI),应用四象限图等方法,对1990-2010年中国区域人类福祉的产出绩效与结构模式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199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人类福祉水平快速提升,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梯度递减空间格局。由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福祉与社会福祉得分增速较快,我国人类福祉整体趋向区域均衡发展;(2)我国社会福祉在人类福祉中的占比远高于生态经济福祉,且生态经济福祉比重整体趋于降低,社会福祉比重整体趋于提高;(3)我国人类福祉结构模式经历了"低人类福祉不协调型→生态经济福祉先导型→人类福祉协调型"的动态演进过程,但在2010年东北、西部地区却退回生态经济福祉滞后模式;(4)大致以1999年为界,之前我国四大区域生态经济福祉提升快于社会福祉,之后生态经济福祉稳步不前,而社会福祉大幅提升;(5)199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人类福祉的碳绩效在降低中呈趋同演进态势;经济发展的碳绩效整体降低,1999年以后降幅尤为明显;经济发展的福祉产出效率整体趋于递减。
王圣云
关键词:模式演进
国外教师权力研究热点与脉络演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方法的透视被引量:27
2014年
教师权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和师生关系之中,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近二十年来,国外教师权力研究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1999)侧重探究师生关系与教师权力;第二阶段(2000-2003)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权力;第三阶段(2004-2009)关注教师权力的影响因素;第四阶段(2010-2014)注重教师权力的微观层面研究。国外教师权力研究呈现出由宏观权力向微观权力、由硬性约束权力向软性权力、由教师权力向其影响因素、由教师控制权力向权力共享等演进的特征。
王圣云吴丽红
关键词:教师权力微观权力知识图谱CITESPACE
民生福祉导向的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评估被引量:5
2016年
民生福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要落脚点。人口质量与居民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发展构成了区域社会发展的辅护条件,区域社会发展是"主辅"机制协同作用下民生福祉的动态演进过程。构建基于民生福祉视角的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测评框架和指标体系,对1990—2011年("八五"初到"十一五"末)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发现:1990—2011年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稳步推进,尤其是2006年之后进程大大加快;"十一五"末中部六省社会发展差异趋向扩大,而东中西部社会发展的区域差距相对缩小;"十一五"末中部六省人口质量、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发展五个社会发展维度之间趋向均衡发展;1990—2011年,中部地区人口质量呈增长态势,居民生活水平整体呈现更快增长势头,"九五"时期改善尤为显著。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呈提升态势,社会保障水平除了山西、安徽为负增长外,中部其他省份均为正增长;中部地区推进社会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坚持走一条以社会发展质量为核心的发展型福祉提升之路。
王圣云张新芝
关键词:福祉动态演进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物流--经济网络及其空间组织战略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基于运输成本和网络分析方法,重点探究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物流-经济网络及其空间组织战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城市交通物流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是第一层级,和长沙市和南昌市相比,武汉市遥遥领先;湘鄂赣三省都已初步形成大致均匀和相对紧密的运输成本空间格局,长株潭城市群更加均匀分布,交通物流联系网络较为密集。武汉的交通物流枢纽地位十分突出,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一枝独秀",是长江中游地区交通物流-经济网络发展的"龙头";目前,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频繁和密切,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一些城市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环鄱阳湖城市群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的地位有待提高,需要积极主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构建,加强中心城市增长极功能的培育。
王圣云王鑫磊戴璐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物流网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