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保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012)
-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 相关作者:韩士群郭起金张伟王彦玲黄建萍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环保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凤眼莲、水花生、鲢鱼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及氮、磷的去除作用被引量:22
- 2012年
- 为了探讨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种群的控制作用,研究了飘浮植物凤眼莲和水花生、滤食性鲢鱼及其组合对水体中藻种群结构、生物量和数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凤眼莲、水花生和鲢鱼均可减少水体中藻类总生物量,其中水葫芦+鲢鱼组合的效果最好;单独放养鲢鱼的处理虽然藻类总生物量下降,但藻类总数量增加;试验结束时,水葫芦、水花生、鲢鱼、水葫芦+鲢鱼、水花生+鲢鱼处理水体藻类总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20.1%、21.1%、94.5%、16.8%、20.7%。水葫芦、水花生都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试验结束时,水葫芦+鲢鱼处理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41.52%,水花生+鲢鱼处理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41.94%;对照组的总氮、总磷与水体藻类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对藻类种群结构产生影响并且改变各藻类的比例,单独放养鲢鱼水体中平均体积大的硅藻、裸藻、甲藻受到了抑制,但对平均体积较小的蓝藻、绿藻的抑制效果不佳。
- 张伟韩士群郭起金
- 关键词:鲢鱼藻类总氮总磷
- 植物与螺组合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被引量:5
- 2011年
- 为了探明美人蕉、凤眼莲和花叶芦竹3种浮床植物单独种植及其与铜锈环棱螺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在玻璃温室中进行静态耗竭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试验36 d时,各处理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H4+-N)、氨态氮(NO3--N)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但不同处理之间存在差异,凤眼莲与铜锈环棱螺的组合对TN、NH4+-N、NO3--N的去除效果最好,将系统中TN平均浓度从8.34 mg/L降低至2.34 mg/L,去除率达71.94%,将NH4+-N平均浓度从4.56 mg/L降低至0.67 mg/L,去除率达85.31%,将NO3--N平均浓度从3.52mg/L降低至1.42 mg/L,去除率达59.66%;美人蕉与螺的组合和凤眼莲与螺的组合对TP的净化效果相似,均将系统中TP平均浓度从0.34 mg/L降低至0.05 mg/L,去除率达85.29%,且优于单独种植浮床植物的净化效果。说明凤眼莲和美人蕉均是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优选植物,水生动物铜锈环棱螺对浮床植物的净化效果起到促进作用,组合浮床系统中水体总氮浓度的减少量与植物、螺生物量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组合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好于植物单独处理。
- 王彦玲韩士群宋伟周庆黄建萍
- 关键词:水质净化浮床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