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122021300)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田保红刘平李红霞宋克兴林阳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内氧化
  • 4篇内氧化法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再结晶
  • 3篇内氧化法制备
  • 3篇弥散
  • 3篇弥散强化
  • 3篇合金
  • 3篇AL2O3/...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固态
  • 2篇
  • 2篇AL2O3颗...
  • 2篇CU-AL合...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再结晶行为
  • 1篇色散
  • 1篇铜合金

机构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李红霞
  • 6篇刘平
  • 6篇田保红
  • 4篇林阳明
  • 3篇宋克兴
  • 2篇康布熙
  • 1篇李士凯
  • 1篇董企铭
  • 1篇国秀花

传媒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第三届中国热...

年份

  • 6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的再结晶行为被引量:10
2005年
以Cu2O为氧化剂,采用Cu-Al合金粉末内氧化及后续的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2O3/Cu复合材料。并将不同Al2O3含量的试样进行不同变形量的冷拔处理,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退火处理(700℃~1050℃,1h)。研究了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观察了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纳米级的Al2O3颗粒;经900℃,1h退火后Al2O3/Cu复合材料的硬度可保持室温的87%以上;其再结晶温度高达1000℃;变形量和Al2O3含量增加均使硬度提高,但对软化和再结晶温度影响不大。
李红霞田保红林阳明李士凯刘平
关键词:AL2O3/CU复合材料再结晶内氧化
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被引量:29
2004年
Al2O3/Cu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和纯铜一样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而且由于弥散强化的作用使其拥有高的硬度和强度,特别是优越的高温强度,从而使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论述了Al2O3/Cu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及Cu-Al合金的内氧化机理,重点阐述丁内氧化过程中Al2O3颗粒的形核、长大和粗化,并采用内氧化法制备了性能优越的Al2O3/Cu复合材料。
李红霞田保红宋克兴刘平
关键词:AL2O3/CU复合材料内氧化AL2O3颗粒弥散强化
基于氧在固态铜中进行非稳态扩散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在内氧化动力学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铝质量分数为0.19%、0.42%、0.72%和0.94%的铜铝合金平板形试样在1023K、1123K、1223K和1273K温度下的内氧化动力学,并采用定量金相技术测量了内氧化层的深度,推导了平板形状铜铝合金试样的内氧化动力学方程。经内氧化实验检验证明,该方程可以较精确的描述平板形状铜铝合金的内氧化动力学。基于该方程和内氧化深度测试,计算出了氧在铜中的渗透率。
李红霞田保红林阳明康布熙刘平
关键词:CU-AL合金内氧化动力学
基于氧在固态铜中进行非稳态扩散的动力学研究
在内氧化动力学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铝质量分数为0.19%、0.42%、0.72%和0.94%的铜铝合金平板形试样在1023K、1123K、1223K和1273K温度下的内氧化动力学,并采用定量金相技术测量了内氧化层的深度...
李红霞田保红林阳明康布熙刘平
关键词:CU-AL合金内氧化动力学
文献传递
Al_2O_3/Cu复合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Al2O3弥散强化铜复合材料(ADSCC)因其具有优良的高强度高导电性能以及抗高温软化性能而成为备受瞩目的一种工程材料。研究了ADSCC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研究表明该材料相比Cu-Cr合金(Cr0.7%)在高温下具有很高的强度保持比。材料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ADSCC的微观组织研究表明该材料的强度高主要是因为Al2O3颗粒的弥散分布限制了位错运动,阻碍了晶粒长大和Cu基体的再结晶。动态回复和局部再结晶是主要的软化机制。断裂特征表现为局部韧性断裂。
林阳明宋克兴国秀花
关键词:AL2O3颗粒弥散强化复合材料
内氧化法制备表面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6
2005年
以Cu_2O为氧化剂,在氩气保护下对不同w(Al)的Cu-Al合金表面进行弥散强化(内氧化温度为1123-1273K,保温时间10-96h),并对内氧化层的组织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Al)的多少直接影响内氧化层的厚度、组织形貌及硬度和导电率,Cu-Al合金的内氧化动力学曲线呈抛物线变化规律。
李红霞田保红宋克兴刘平
关键词:内氧化组织形貌AL合金弥散强化铜合金氩气保护
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的再结晶被引量:8
2004年
利用内氧化法制备了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在不同冷拔变形量和Al2O3含量下,其硬度值随退火温度变化的规律,并进行了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内氧化法制备的Al2O3/Cu复合材料,在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纳米级的Al2O3颗粒;经900℃×1h退火后,其硬度可保持室温的87%以上;其再结晶温度高达1000℃;变形量和Al2O3含量增加均使硬度提高,但对软化和再结晶温度影响不大。
李红霞田保红董企铭刘平
关键词:AL2O3/CU复合材料再结晶内氧化
Influence of annealing treatment on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alumina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copper alloy被引量:5
2005年
Alumina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copper(ADSC) alloy was produced by internal oxidation. The hardness,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and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on the produced 0.12%ADSC (0.24% Al2O3, mass fraction) and 0.25%ADSC (0.50% Al2O3) subjected to different annealing treatment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produced ADSC is characterized by an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nano-Al2O3 particles in Cu-matrix; the particles range in size from 20 to 50 nm with an interparticle spacing of 30100 nm. The produced 0.12%ADSC can maintain more than 87% hardness retention after 900 ℃, 1 h annealing treatment; the recrystallization can be largely retarded and is not fully completed even after annealing at 1 000 ℃ for 1 h, followed by cold deformation of 84%; local grain growth can be observed after 1 050 ℃, 1 h annealing treatment.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increasing either the alumina content or cold deformation degree increases the hardness of the produced ADSC.
宋克兴邢建东田保红刘平董企铭
关键词:退火处理再结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