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403)
- 作品数:3 被引量:61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素华曹艳芳吴向东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内蒙古草地蝗虫生存与繁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0
- 2007年
-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形成了一些具有特殊生态适应性的蝗虫种群,这些种群随气候变化而消长。冬季低温对蝗卵的越冬不利,而入秋后寒潮或强冷空气出现日期的早晚,对蝗虫卵的威胁远远高于冬季低温的影响。春季如果出现一次性大于等于20mm的降雨,使0~20cm的土壤层水分含量剧增,则蝗卵容易发生霉烂而死亡。如果再出现强降温天气,对虫体更有致命的影响;相反,如果春季温度适宜,则降水就成为关键。春季降雨过少,既不利于蝗虫的破土出壳,又不利于出土蝗蝻取食,而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每旬有3~10mm的降水,则蝗卵发育最快,出土成虫率最高。蝗蝻至成虫期,最低温度的持续升高,更加接近蝗蝻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此时蝗蝻遭遇致死温度的几率就越来越小。
- 陈素华乌兰巴特尔吴向东
- 关键词:草地蝗虫繁殖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蝗虫消长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6年
- 对内蒙古草原蝗虫连续泛滥成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气候变化是内蒙古草原蝗虫消长的最重要因素。冬季变暖,地面最低温度升高是蝗卵安全越冬的重要保证;在春季气候变暖的同时,配合一定量的降水,为蝗卵孵化出土提供了适宜的温湿度,加上温度升高牧草提前返青,蝗蝻有充足的食物,个体发育好,下一代产卵量增加;草原开垦,为蝗虫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和更宽的食物选择范围,蝗虫数量不断膨胀,由不规则间歇性发展到近年来的持续性大发生。
- 陈素华乌兰巴特尔曹艳芳
- 关键词:草原蝗虫气候变暖
-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6年
- 分析内蒙古近几十年气候变化与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相关资料,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内蒙古地区6~7月份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不断升高,已超过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侵染发病的适宜温度范围.但是阴雨天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为马铃薯晚疫病真菌菌丝形成和孢子囊繁殖提供了最佳环境条件.依此建立的内蒙古地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模型可很好预测其流行规律.
- 陈素华潘进军王志春
- 关键词:气候变化马铃薯晚疫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