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作品数:3,511 被引量:10,182H指数:30
相关作者:王勇安敏李富昌周常春霍强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44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24篇经济管理
  • 628篇文化科学
  • 465篇政治法律
  • 236篇社会学
  • 168篇历史地理
  • 165篇语言文字
  • 151篇文学
  • 116篇哲学宗教
  • 116篇艺术
  • 114篇医药卫生
  • 7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自动化与计算...
  • 32篇农业科学
  • 30篇建筑科学
  • 16篇天文地球
  • 10篇理学
  • 9篇水利工程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76篇民族
  • 196篇文化
  • 175篇旅游
  • 167篇教育
  • 129篇生态
  • 101篇实证
  • 96篇农村
  • 88篇体育
  • 87篇企业
  • 86篇社会
  • 79篇民族地区
  • 77篇高校
  • 76篇乡村
  • 75篇主义
  • 65篇边疆
  • 61篇扶贫
  • 60篇金融
  • 59篇大学生
  • 56篇少数民族
  • 54篇政治

机构

  • 608篇云南师范大学
  • 503篇云南大学
  • 447篇昆明理工大学
  • 255篇云南财经大学
  • 17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70篇云南民族大学
  • 155篇曲靖师范学院
  • 135篇西南林业大学
  • 127篇大理大学
  • 110篇楚雄师范学院
  • 98篇红河学院
  • 87篇玉溪师范学院
  • 66篇昆明医科大学
  • 63篇昆明学院
  • 45篇云南艺术学院
  • 41篇滇西科技师范...
  • 40篇中共云南省委...
  • 39篇保山学院
  • 37篇大理学院
  • 32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38篇王勇
  • 31篇安敏
  • 26篇李富昌
  • 22篇周常春
  • 21篇霍强
  • 20篇陶伦康
  • 19篇杨朝均
  • 18篇高兴佑
  • 17篇潘玉君
  • 17篇武友德
  • 15篇陈长瑶
  • 15篇曹洪华
  • 15篇文卫霞
  • 15篇张建民
  • 15篇李君
  • 14篇方文
  • 13篇李美娟
  • 13篇刘福军
  • 11篇吴映梅
  • 10篇屠年松

传媒

  • 65篇学术探索
  • 62篇曲靖师范学院...
  • 62篇昆明理工大学...
  • 55篇红河学院学报
  • 55篇大理大学学报
  • 50篇云南行政学院...
  • 49篇楚雄师范学院...
  • 43篇思想战线
  • 43篇玉溪师范学院...
  • 42篇云南民族大学...
  • 41篇经济问题探索
  • 41篇云南农业大学...
  • 38篇生态经济
  • 30篇资源开发与市...
  • 30篇经济研究导刊
  • 29篇大理学院学报...
  • 29篇西南林业大学...
  • 27篇云南师范大学...
  • 24篇昆明学院学报
  • 20篇科技和产业

年份

  • 142篇2023
  • 280篇2022
  • 221篇2021
  • 232篇2020
  • 235篇2019
  • 254篇2018
  • 210篇2017
  • 291篇2016
  • 322篇2015
  • 277篇2014
  • 232篇2013
  • 195篇2012
  • 108篇2011
  • 130篇2010
  • 77篇2009
  • 49篇2008
  • 49篇2007
  • 20篇2006
  • 14篇2005
  • 14篇2004
3,5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集体林改配套政策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500农户的调查被引量:7
2012年
依据500农户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满意度和需求度,明确了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的问题及其原因,农户林木采伐指标申请仍有困难,手续麻烦是主因。提出对策包括: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放宽农户林木采伐经营约束;建立林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提升农户营林技术;优化林权抵押贷款设计,化解农户林业融资瓶颈;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体系,降低农户经营风险;促进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破解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构建林地流转保障体系,为农户林地流转保驾护航。
谢彦明曹超学文冰王见刘德钦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户
CBI理念下的区域性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内容设置
2013年
阅读是现代人类认知社会、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中,以阅读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设置有利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却对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关照不足,不利于学生深层知识图式的建构和思辨能力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为理论框架,依托中国—东盟区域性知识,在强化阅读技能训练的同时,就如何优化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内容、加强区域性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发掘课程内容知识的传递作用、构建英语专业区域性内容依托式阅读课程模块体系进行了探讨。
李菊仙张彪彭庆华
关键词:CBI区域知识
基于消费经济环境下我国农村消费的趋势探讨
2016年
在当前消费经济的环境下,我国经济要想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我国农村的消费水平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我国农村消费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当前消费经济环境下我国农村消费的趋势,希望以此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安敏
关键词:消费经济
深化云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被引量:1
2008年
云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上存在着社会各界思想分歧大、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偏离农民实际需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正确界定其概念,进行正确的制度设计,再将其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创新保障模式,发展农业经济。
杨复兴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战国策派”的史学思想及其意义
2010年
抗日战争时期,以雷海宗、林同济、陈铨等为代表的"战国策派",他们从文化形态史观出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考察,提出了战国时代重演论、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期和国民性改造的思想,其思想实质是宣扬民族主义。他们以《战国策》等刊物为宣传阵地,积极撰文进行学术研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为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杨绍军黄荣华
关键词:史学思想民族主义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以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旅游业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为例,概述黎明概括,详细分析黎明旅游资源,并反思黎明旅游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的困惑。
李云王荣红邱正英
关键词:旅游扶贫少数民族实证研究
云南省与东盟贸易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对外贸易促进了东盟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给东盟的出口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增长下滑。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云南省与东盟双边贸易受到金融危机的较强的负面影响,贸易额显著下降。但金融危机对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影响程度不同,云南省与越南和新加坡的贸易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云南省与其它八个国家的贸易受影响较少。
屠年松龙金茹
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家庭照顾者支持项目的比较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比较分析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开展的家庭照顾者支持项目,总结其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方法采用同类横向比较的方法,从各国家庭照顾者支持项目的总体情况、服务内容、获得支持的条件、项目配套政策、组织结构、取得的成效以及质量监管体系等方面进行定性比较分析。结果各国共性经验包括4个方面:重视政府主导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既为家庭照顾者提供支持信息,也方便政府相关机构对提供老龄服务的社区机构进行监控和管理;重视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的专业化发展,评估结果作为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费用的依据;为照顾者提供的支持服务包括心理咨询、互助小组和照顾者培训服务等,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各国采用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质量监管,重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结论建议在我国家庭照顾者支持体系建设中,重视信息化网络平台和专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体系构建,促进支持服务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同时加强第三方监管体系的构建。
余华许虹楼妍王永琼王安琪罗琦李艳
关键词:居家养老家庭照顾者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相通研究综述
2019年
民心相通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带一路'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民心相通的研究主要涉及民心相通的基础理论、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等,包括民心相通的本质内涵、逻辑规律、评价体系,主要成就、问题挑战、原因分析以及政府路径、经济路径、文化路径、旅游路径、民间路径、制度路径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总体而言,民心相通研究在理论、实践和方法方面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存在不少问题,未来将在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方法运用的深入拓展和实践研究的'开花结果'方面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发展。
徐绍华周文蔡春玲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被引量:1
2013年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的现实精神生活需求相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以人为本,从现实生活中人的基本需要和人的实际状况出发,要有利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
曹晓霞魏鹏举方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共3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