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0I0011)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炜生朱立桓吴以龙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鼎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下碘染色用于食管疾病筛查的临床研究(附3217例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内镜普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莆田市涵江区对3 180例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检查,对比碘染前后食管黏膜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并对黏膜异常者行组织活检。结果 792例接受食管组织活检,碘染前后发现食管癌分别是19例和38例,发现异型增生分别是337例和5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可提高筛查过程中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剑兴郭建明苏志峰陈美金陈炜生
- 关键词:食管癌内镜检查碘染色
- 福建省2126例食管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福建省食管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2年5月在医院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2 126例,分析其病理学类型及性别、年龄、城乡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 126例食管癌患者农村占61.8%,城镇占38.2%;男女之比为2.4∶1;年龄以50~59岁组最多(38.6%),其次为60~69岁组(31.1%);发病部位以食管中段为主(41.2%);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91.7%);首发症状为吞咽困难者占61.2%,为吞咽时胸骨后疼痛者占33.4%;早、中、晚期患者分别占16%、48.4%和35.5%。结论福建地区食管癌发病较多,占比农村比城镇多,50~59岁组占比最大,且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应对高危人群常规筛查,早诊、早治以提高疗效。
- 陈炜生朱立桓吴以龙林剑兴
- 关键词:食管癌临床流行病学
- 无痛胃镜诊疗术临床价值分析(附2583例报告)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诊疗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 583例无痛胃镜诊疗与同期3 126例常规胃镜诊疗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疾病检出率、诊疗后不适反应、用时以及诊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波动。结果无痛胃镜组的疾病检出率高于常规胃镜组(P<0.05),诊疗后不适感发生率和诊疗前后血压、心率的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常规胃镜组(P<0.05),其诊疗用时大于常规胃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诊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内窥镜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诊疗价值。
- 林剑兴郭建明苏志峰陈美金蔡一隆陈炜生
- 关键词:无痛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