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204)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文军李延锋王雪伟武志宏赵闻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矿业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煤泥
  • 5篇分选
  • 4篇粗煤泥
  • 3篇液固流化床
  • 3篇浮选
  • 2篇旋流器
  • 2篇重介
  • 2篇重介质
  • 2篇流化
  • 2篇流化特性
  • 2篇煤泥分选
  • 2篇灰分
  • 2篇粗煤泥分选
  • 1篇旋流微泡浮选...
  • 1篇选煤
  • 1篇选煤厂
  • 1篇压滤
  • 1篇入料
  • 1篇入料压力
  • 1篇水力旋流器

机构

  • 10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9篇张文军
  • 5篇李延锋
  • 4篇王雪伟
  • 2篇武志宏
  • 2篇赵闻达
  • 2篇李东泽
  • 2篇赵明辉
  • 1篇李明勇
  • 1篇张旭波
  • 1篇郭永华

传媒

  • 4篇煤炭技术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煤炭
  • 1篇矿山机械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ake forming and filtering time in the spiral discharging fine coal filtering centrifuge被引量:1
2012年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moving-bed cake filtering, the concepts of static-bed filtering time and moving-bed fil- tering time in the helical-conveyor fine coal filtering centrifuge were proposed, and the mathe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time defined and the main factors related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bed filtering tim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spiral heads and the rotation rate deference between the spiral and the porous drum, while the moving-bed filtering tim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cone angle of the porous drum, the radius of the porous drum, the spiral angle, and the rotation rate deference. The functions deduce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ine coal filtering centrifuge's parameters determining and optimizing. It is shown that the filtering centrifuge with smaller spiral angle, smaller rotation rate deference, and smaller cone angle may do a better job for fine coal dewatering.
ZHANG Wen-junLI Yan-fengTANG Jie
内蒙天丰选煤厂粗煤泥分选工艺改造及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末精煤灰分高及浮选尾矿跑粗问题,分析发现主要由于煤质变化使原有粗煤泥分选工艺分级和脱泥效果不理想造成。提出了多段式逐步分级的新思路,将分级过程分为多段完成,利用分级筛回收溢流中夹带的粗颗粒。同时改变精煤脱泥筛安装倾角,并增大筛面喷水量,保证脱泥效果。
贺长营李延锋李东泽赵明辉张迟强
关键词:脱泥灰分
加重质液固流化床流化特性研究
2015年
为确定加重质液固流化床对粗煤泥的最佳分选条件,开展了针对加重质液固流化床流化特性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加重质液固流化床在不同流化水速下的床层密度分布,考察了不同粒级磁铁矿粉沿柱高方向的分布,研究了-0.25 mm煤泥含量对流化特性的影响。
贺长营李延锋张文军赵明辉李东泽张迟强
关键词:液固流化床加重质流化特性粗煤泥分选
水力旋流器中的干扰沉降效应及其影响
2014年
利用工业运行的Φ250mm旋流器,研究了分级效率、浓缩效果与入料压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干扰沉降效应对分级浓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器的最佳分级效率与最佳浓缩效果位于不同的入料压力区间。在低压区,随入料压力的提高,旋流器分级效率与底流浓度随之增大,超过一定压力值后,分级效率却随之降低,原因是旋流器锥段存在干扰沉降效应。因此,操作分级旋流器时,必须同时考虑浓缩作用及干扰沉降效应,避免压力设定不当导致分级效果恶化。
王雪伟张文军于悦发
关键词:水力旋流器入料压力干扰沉降
煤泥离心过滤和机械压滤的滤饼层粒度分布及其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针对离心过滤和机械压滤过程中煤粒成饼机理的差异,采用分层取样法分析对比了煤泥离心过滤与机械压滤两种不同过滤方式形成的滤饼内部的粒度及水分分布特点,基于沉降理论探讨了离心过滤和机械压滤的成饼过程,并分析了入料级配对离心过滤过程中滤饼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压滤形成的滤饼中,颗粒粒度和滤饼水分沿滤饼厚度的方向无显著变化,而离心过滤形成的滤饼中,颗粒粒度和滤饼水分沿滤饼厚度的方向存在较大变化,距离滤网越近,滤饼层颗粒的平均粒度越粗、水分越低;入料级配对离心过滤的滤饼层粒度的径向分布及脱水效果影响显著,随着入料平均粒度的减小,上述径向分布差异呈现缩小的趋势;沿着滤饼厚度的方向,压滤滤饼中的过滤比阻分布是相对均匀的,在理论分析中可近似为常数,而离心过滤的滤饼层的过滤比阻分布具有非均匀性,影响比阻分布的因素具有复杂性。
王雪伟张文军胡格伟余悦发武志宏
关键词:煤泥离心过滤压滤
氧化煤泥的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研究
2014年
利用实验室系统进行了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的半工业性试验,研究了入料压力、悬浮液密度等对氧化煤泥分选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理论模型对影响煤泥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泥重介旋流器可以实现对煤泥的分选降灰,加重质粒度、悬浮液黏度、离心因数等,是影响有效分选煤泥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
余悦发武志宏胡格伟王雪伟张文军
关键词:重介质分选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三产品液固流化床对难选粗煤泥逐步分离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传统液固流化床对难选粗煤泥分选效果差的问题,构建了三产品液固流化床为主的试验系统,对难选粗煤泥的逐步分离过程进行研究。开展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单因素试验,探索了物料在下分选室初步分离及上分选室再次分离的分选过程,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床层压力及上升水流对物料的分离分选影响显著,当下分选室床层压力12 k Pa、上升水量0.4 m3/h以及上分选室床层压力5 k Pa、上升水量0.1 m3/h时,尾煤灰分最高,精煤灰分最低,难选粗煤泥的分离分选效果最好。
贺长营李延锋张文军赵闻达
关键词:液固流化床粗煤泥
高硬度水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不同水(去离子水、自来水、选煤厂补加清水、选煤厂循环水)硬度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利用Powereach JC 2000D1接触角测量仪、JS94型微电泳仪等分析了煤泥在不同硬度水介质中的润湿接触角及ζ-电位变化,并开展了分步释放浮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产实践中的浮选用水的硬度差异非常大,随着浮选用水硬度的增大,煤泥颗粒表面的—OH含量增加、润湿性增强、疏水性降低,使煤泥颗粒的接触角减小;水硬度的升高会压缩煤粒周围双电层,使颗粒在水中的ζ-电位降低,气泡与煤颗粒间的水化层易于破裂,煤颗粒与气泡接触的难度降低。在相同条件下,采用较高硬度的水调浆时所获得的精矿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均高于使用较低硬度的水。
余悦发代小云张文军王雪伟
关键词:煤泥浮选接触角
重介质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分析了传统液固流化床对粗煤泥分选的局限性,介绍了重介质液固流化床理论,指出可以通过提高悬浮液的密度来提高分选效果。对重介质液固流化床的流化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不同容积浓度及上升水速时床层内部的流化特性,研究发现0.045~0.074mm做为主导粒级的磁铁矿粉在流化床内部分布最为均匀稳定,有利于物料分选。利用普通液固流化床及重介质液固流化床对煤样开展对比试验,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后发现,与传统液固流化床相比重介质液固流化床分选所得精煤灰分降低了0.98%,尾煤灰分提高了6.55%,分选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贺长营张文军郭永华史冰森
关键词:重介质流化特性粗煤泥分选效果
基于浮选速率试验的可浮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探究煤泥浮选过程中可浮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窄粒级的浮选速率试验。试验结果证明:0.5~0.25 mm粒级的浮选速度最快,0.25~0.075 mm粒级次之,-0.075 mm粒级最慢。随着浮选的进行,3个窄粒级的累积灰分不断增加,但细粒级由于细泥的污染,灰分增加幅度较大。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剩余物料可浮性准与可燃体回收率ε的关系为:准=ε∞(1-ε)。证明:随着浮选的进行,剩余物料的可浮性逐渐变差,单位时间浮出的有用矿物逐渐减少。将剩余物料可浮性进行量化后表明:随着浮选的进行,剩余物料可浮性的下降幅度随粒级减小而逐级变小。
张旭波李延锋张文军赵闻达
关键词:浮选速率粒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