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740)

作品数:23 被引量:598H指数:15
相关作者:管东生杨昆邱媛刘巧玲黄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惠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珠江三角
  • 7篇珠江三角洲
  • 5篇城市
  • 4篇生态影响
  • 4篇土壤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物量
  • 3篇植被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城市化
  • 2篇植物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物量
  • 2篇重金属特征
  • 2篇污染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快速城市化
  • 2篇非污染生态影...
  • 2篇城市植被

机构

  • 2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惠州市环境保...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广西工业职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2篇管东生
  • 5篇杨昆
  • 4篇邱媛
  • 3篇刘巧玲
  • 3篇黄辉
  • 2篇张修玉
  • 2篇卓文珊
  • 2篇郑海峰
  • 2篇董文福
  • 2篇陈华
  • 2篇唐建锋
  • 2篇李小燕
  • 1篇王兆礼
  • 1篇吴荣生
  • 1篇周春华
  • 1篇李晓华
  • 1篇黎华寿
  • 1篇周剑芬
  • 1篇许振成
  • 1篇杨哲

传媒

  • 8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环境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环境科学动态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生物量及其动态被引量:37
2007年
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通过69组不同龄级的森林样地实测数据,拟合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结合3个时段森林清查资料,估算了区域森林生物量及其动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的中幼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0%以上,其林下植被生物量约占森林总生物量的33%,充分考虑林下植被生物量能提高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的精度.在1989—1993年、1994—1998年、1999—2003年3个研究时段,珠江三角洲森林生物量共增加了14.67×106t.其中,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生物量约占区域总生物量的80%,是区域森林生物量的主体;而中、幼林的生物量所占比例达90%,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珠江三角洲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对区域森林生物量的积累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区域森林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区域森林生物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为1.2%.随着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幼林不断发育成熟,区域森林的生物量将不断增加,其环境效应也将不断增强.
杨昆管东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广州市城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被引量:46
2009年
研究了广州市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的7个功能区的5种重金属元素(Ni、Cr、Pb、Zn、Cu)的含量和存在形态,对重金属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土壤中已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在工业区和新居住区的积累程度比较高,Pb的污染最为严重,已经达到了警戒水平。重金属在存在形态上亦存在差异,Ni、Cu、Cr以残渣态所占的比例最高,Zn、Pb则以铁锰氧化态含量最高。
卓文珊唐建锋管东生
关键词:重金属城市土壤污染评价
旅游活动对自然景区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被引量:30
2005年
旅游是产生非污染生态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它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的影响包括:①土壤板结,有机质、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以及水土流失加剧。②水体的时空分布被改变,径流的含沙量增加。③植物受人为机械损伤、砍伐、践踏等干扰,导致植被覆盖减少,群落的种类组成改变并且趋于简单化,生物多样性降低。④土地利用变化以及人的活动使野生动物的生境不断缩小和破碎化。此外,旅游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经济方面的推动力。因此。
刘巧玲管东生
关键词:非污染生态影响旅游植被野生动物
潭江流域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22
2006年
根据森林碳储量的计算方法和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校正,估算了11年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潭江流域森林的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分析了人口密度、GDP增长与森林的碳储量、碳密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潭江流域森林碳储量由1990年的5.906×106t增长到2001年的7.852×106t,年均增长0.18×106t,增长率为3.05%,起到了碳汇的作用.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影响到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增加,但林业发展速度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合理的林业管理模式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服务功能并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杨昆管东生周春华
关键词:城市化碳储量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年平均降雨量插值方法被引量:5
2007年
以广东省186个降雨站点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数据,在分析了多年平均降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的内在关系后,提出了一种基于DEM、GIS技术,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插值的新方法(BPNNSI)。用没有参与建模的36个验证站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BPNNSI方法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0.2%,平均相对误差为3.79%,插值结果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3,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②从插值精度验证的5个指标(MRE、MMRE、MAE、C、误差分布范围)来看,该方法由于综合考虑降雨量的多种影响因素,因而都明显地优于IDW、KRIGING方法。因而,BPNNSI不仅能够用于降雨量的空间插值,而且还可以用于生成高精度的分布图,客观细致地反映降雨随其影响因素梯度变化的地带性特征。
王兆礼陈晓宏刘德地李晓华
关键词:降雨量BP神经网络DEMGIS
广州三种森林粗死木质残体(CWD)的储量与分解特征被引量:34
2009年
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对广州3种森林CWD的储量与分解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CWD储量及其与相应森林总生物量比值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枯立木与倒木为CWD的主要成分,其中,针叶CWD主要物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i),阔叶CWD物种主要为荷木(Schima superba)与黄杞(Engelhardtia chrysolepis)等。(2)CWD径级主要集中在<10cm的范围内,存在状态主要为中级腐烂状态,干扰与竞争是3种森林CWD产生的主要因素。(3)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CWD的分解常数k分别为0.0244、0.0407和0.0487,即分解速率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随着CWD的分解,N、P与木质素的含量逐渐升高,C、C/N与木质素/N呈降低趋势。
张修玉管东生张海东
关键词:粗死木质残体储量森林生态系统
珠江三角洲森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利用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经过实地校正的相关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估算方程,对珠江三角洲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森林的生物量为132 404 963 t,总净生产量为26 273 769 t.a-1。区域森林生物量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外围,其中,马尾松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占区域森林总生物量的52.18%;生态公益林的生物量只到达用材林的48.68%;中幼龄林生物量所占比例很大,总体质量不高,但如果现有森林得到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森林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上起着主导作用。
杨昆管东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生物量生产力生态环境
惠州绿化乔木叶片及其叶面降尘对大气SO_2污染的生物监测被引量:15
2007年
采用常规采样及碱片挂片法同步监测广东省惠州市大气SO2体积分数,用ICP-AES测定了惠州市不同功能区的2种主要绿化树种大叶榕(Ficus virens Ait var.sublanceolata(Miq.) Corner)、紫荆(Bauhinia blakeana)叶片及其叶面降尘的硫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植物叶片和降尘的硫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其综合污染指数(PI)以商业交通区、工业区、居住区、清洁区的趋势递减。叶片中硫的质量分数随春、夏、秋季而增长,季节差异显著。植物叶片、降尘中硫质量分数随交通流量的减少而降低。叶片和叶面降尘中硫的质量分数与大气硫酸盐化速率三者显著相关,大叶榕和紫荆与降尘协同生物监测大气SO2的二元数学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5和R=0.990,明显优于植物与硫酸盐化速率监测SO2的常规一元数学模型。表明大叶榕、紫荆叶片及其叶面降尘均可作为城市区域大气SO2污染的有效指示剂,叶片的长期效益和季节效益显著,降尘则短期效益显著;两者协同监测,可靠性和灵敏度更高,应用前景广阔,可为地方和区域环境监测和评价提供参考。
邱媛管东生陈华李小燕黄辉朱永中曾艳芳叶新广
关键词:叶片植物监测
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的城市植被叶面降尘粒径和重金属特征被引量:21
2007年
以广东惠州和广州海珠区为例,用粒径分析仪和ICP-AES测定了城市不同功能区植被叶面降尘的粒径和重金属特征.结果表明,两地降尘粒径为对称分布,粒径均小于1mm,60%粒径小于100μm.居住区、清洁区降尘颗粒小于商业交通区、工业区.降尘重金属,尤其Cd、Pb污染严重,惠州和广州降尘含量分别为Cd:6.8~12.8mg.kg-1,8.8~13.0mg.kg-1;Pb:434~512mg.kg-1,584~1182mg.kg-1.不同功能区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污染水平递减顺序为:工业区、商业交通区、居住区、清洁对照区.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富集因子为18~746,反映其主要源于工业污染、交通排放、建筑物腐蚀剥落等人为源.叶面降尘与路尘以及叶面降尘之间大部分重金属显著相关,表明降尘和路尘重金属均来自外源输入.
邱媛管东生
关键词:重金属粒径污染源
快速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非污染生态影响初步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各种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活动是引起非污染生态影响的主要原因,而城市化是其中影响最深的过程之一。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城市化引起的非污染生态问题显著。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大,城镇、交通用地迅速增加,林地、草地、耕地则大幅减少。城市植被的种类少、优势种突出、外来物种较多,从而明显降低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由于不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的人为活动,城市区域的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侵蚀强度相当大。
管东生刘巧玲吴惠英杨哲董文福
关键词:非污染生态影响城市化珠江三角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