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238)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范晓红王斌谢奇孟繁龙周露更多>>
-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1年
-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系指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或烧灼感的症状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并排除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1]。西方国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年有15%~20%的人群经历过消化不良。我国每年有20%~30%的人群出现长期或反复发作的FD症状^[2]。目前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多局限于临床,实验较少,动物模型设计比较困难。
- 王斌李治建斯拉甫·艾白谢奇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代谢性疾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动物模型
- 一枝蒿有效部位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一枝蒿有效部位体内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2.2.15细胞模型,以HBV-DNA、HbsAg及HBeAg作为药效评价指标,研究一枝蒿有效部位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体内实验采用DHBV-DNA阳性鸭血清感染雏鸭,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一枝蒿有效部位12.5、25和50 mg/kg灌胃给药14天,以HBV-DNA作为药效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内抗乙肝病毒的作用。结果:体外实验一枝蒿有效部位0.59~16.05μg/ml对2.2.15细胞HBV-DNA(抑制率9.02%)、HbsAg(抑制率35.31%)、HbeAg(抑制率11.58%)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一枝蒿有效部位50 mg/kg可显著降低鸭血清DHBV-DNA水平。结论:一枝蒿有效部位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
- 李治建古力娜.达吾提斯拉甫.艾白
- 关键词:一枝蒿2.2.15细胞HBV
- 新疆一枝蒿抗炎作用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采用不同类型的炎症动物模型评价一枝蒿(AR)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小鼠气囊肿实验、棉球肉芽肿实验等。结果一枝蒿提取物对急性、慢性炎症及炎性渗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产生,并抑制白细胞游走。结论AR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其作用与抑制炎症介质PGE2产生有关。
- 肖威斯拉甫·艾白李治建
- 关键词:一枝蒿抗炎前列腺素E2
- 一枝蒿提取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一枝蒿水提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潘立酮组及一枝蒿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5 d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标记物,观察色素在5组小鼠胃内的残留比,以及幽门括约肌至色素最前端及至盲肠的距离比。结果一枝蒿高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组的胃残留率、肠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枝蒿水提物能有效改善小鼠的胃肠动力。
- 王斌李治建斯拉甫.艾白范晓红谢奇
- 关键词:一枝蒿胃肠运动胃排空肠推进小鼠
- 一枝蒿有效部位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筛选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最佳模型,并研究一枝蒿有效部位(AR)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CCl4花生油溶液予小鼠腹腔注射,测定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一枝蒿有效部位予小鼠连续灌胃5 d,用最佳CCl4模型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观察光镜下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0.11%CCl4模型组为最佳模型。AR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所致的ALT、AST升高。结论 AR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小鼠有保护作用。
- 孟繁龙李治建斯拉甫.艾白范晓红周露
- 关键词:四氯化碳
- 一枝蒿有效部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一枝蒿有效部位(AR)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鸡红细胞诱导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模型,观察AR对小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影响;用体外实验方法测定AR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结果 AR可明显增加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对鸡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可促进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增强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 AR对非特异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孟繁龙李治建斯拉甫.艾白阿布都吉力力范晓红周露
- 关键词:一枝蒿迟发型超敏反应血清溶血素免疫调节
- 不同浓度四氯化碳急性染毒致小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CCL4对小鼠机体的影响,建立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用于其保肝功能药物的筛选。方法:小鼠按0.1ml/kg.b.w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设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及3个剂量组(浓度为0.12%、0.14%、0.16%),每个浓度按16、18、24、48、72h采血,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计算肝脏系数、脾脏系数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6h0.12%染毒和18h0.14%染毒只是血清AST升高(P〈0.01—0.05),其余浓度对血清AST、ALT的影响(P〉0.05);24h不同染毒(0.12%、0.16%)血清AST、ALT升高(P〈0.01—0.05),0.14%染毒对血清AST、ALT的影响(P〉0.05);48h不同染毒(0.12%、0.14%、0.16%)不同时间(16、18、24、48h)对小鼠肝脏系数的影响(P〉0.05);CcL不同染毒(0.12%、0.14%、0.16%)不同时间(16、18、24h)对小鼠脾脏系数的影响(P〉0.05),而不同染毒(0.12%、0.14%、0.16%)48h脾脏系数有所降低(P〈0.01-0.05)。0.12%CCL4染毒24h肝组织结构广泛性破坏,肝细胞大量坏死,有炎细胞浸润。结论:0.12%CCL4染毒24h,是较理想的检测及保肝功能保健食品的动物模型。
- 热比古丽·斯拉木斯拉甫·艾白艾西木江·热普开提买合苏提·卡迪尔
-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损伤保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