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4022)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徐彦李丹宁张俊伟苏有锦何家斌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震
  • 5篇震源
  • 3篇震源破裂
  • 1篇地壳
  • 1篇地震目录
  • 1篇地震台
  • 1篇地震台网
  • 1篇地震序列
  • 1篇地震震源
  • 1篇渡水
  • 1篇断层
  • 1篇断裂带
  • 1篇玉树地震
  • 1篇远震
  • 1篇远震P波
  • 1篇震级
  • 1篇震源机制
  • 1篇日本9.0级...
  • 1篇水库
  • 1篇台网

机构

  • 7篇云南省地震局

作者

  • 6篇徐彦
  • 4篇李丹宁
  • 1篇苏有锦
  • 1篇叶建庆
  • 1篇曹颖
  • 1篇邵文丽
  • 1篇张俊伟
  • 1篇高洋
  • 1篇何家斌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11年日本9.0级及7.5级地震震源破裂反投影初步结果被引量:1
2011年
2011年3月日本仙台东部太平洋海域接连发生了MW7.5和MW9.0级地震。地震及引发的海啸给日本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运用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研究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非反演方法,反投影远震P波,研究了这两次地震的震源破裂特征,得到了他们各自的破裂区域和破裂持续时间。
徐彦
关键词:震源破裂日本9.0级地震
盈江中强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区域地壳流变特征和断层性质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2008年云南西部盈江地区连续发生了4次中强地震,本文运用全波形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这4次中强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并对4次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我们结合由震源机制解得到的主应力轴倾角变化情况,震源深度和重定位深度对盈江地区地壳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盈江地区下地壳内的岩石并不是完全塑性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强度从而可以发生脆性破裂.同时,我们还根据震源机制解对这4次中强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北东走向的大盈江断裂和南北走向的苏典断裂的断层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大盈江断裂是一主要切割上地壳的左旋走滑断裂.南北走向的苏典断裂是一右旋断裂,其北端切割地壳深度较南端浅.苏典断裂的南端切割地壳深度达到下地壳,且上地壳部分的断裂断层面较陡直,而下地壳中的断裂的断层面比较平缓.盈江位于云南西部的中缅交界地区,目前对这一区域活动断裂的研究较少.本文给出的盈江地区两条活动断裂的初步研究结果,将给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提供来自于喜马拉雅东触角附近断层的信息.
徐彦高洋李丹宁何家斌
关键词:震源机制
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在1996年丽江7.0级地震破裂过程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2年
选取1996年丽江7.0级地震27个台站的地震记录,运用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对该次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丽江7.0级地震震源破裂主要沿北南向的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发展,震源破裂时间约为30s,空间破裂尺度约40km。表明反投影远震P波记录法能在震后较短时间内得到震源破裂过程,可为地震速报工作提供重要补充,从而为震后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依据。
李丹宁徐彦
关键词:震源破裂丽江地震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震源破裂特征被引量:7
2013年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本文运用反投影远震P波的方法研究了中心频率为1Hz的芦山地震震源破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破裂长度约为20km,震源破裂时间约为26s.本文认为在芦山地震的开始阶段(O~4s)震源的破裂是向震中位置两侧进行的.而芦山地震破裂的第二阶段(5~26s)是单侧破裂.芦山地震最大能量释放区域位于震中以北.本文对比了运用相同方法研究的发生在同一断裂带上的2008年汶川地震震源破裂特征.发现2013年芦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有三点相似之处,即,破裂主要沿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发展;最大能量释放区域没有位于震中;能量都是通过多次子事件来释放的,且第二次能量释放是最大能量释放.对比两次地震破裂区域,可以看出芦山地震的破裂区域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区域的西南端发展的.两次地震的破裂区域占了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三分之二.
徐彦邵文丽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反投影全球子台网P波记录研究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破裂过程被引量:12
2011年
我们运用反投影远震P波研究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的破裂过程.通过台站响应函数对从IRIS下载的经过波形筛选的206个震中距在30°~95°间的台站进行选取.29个能够得到最好台站响应函数且波形相似度高的台站的记录被用于最终的反投影研究.在研究中我们运用4阶方根叠加法和2 s窗长、1 s滑动的滑动窗对总时长为100 s,始于P波前20 s的波形记录进行反投影.反投影结果显示玉树地震震源破裂时间为20 s,破裂尺度为60 km.在玉树地震的整个破裂过程中能量主要在两个时间和空间上释放.一个能量释放点是震后6 s,位于震中附近;另一个是震后12 s,位于震中位置东南,靠近结古镇的区域,且这次能量释放是玉树地震破裂过程中能量最大的.最大能量释放地点和实际震害最重的区域相吻合.反投影远震P波得到的震源破裂模型是软件自动生成的震动图的有效补充,能为震后应急救援服务.
徐彦张俊伟苏有锦
关键词:玉树地震
澜沧江流域小湾、糯扎渡水库地震台网震级完备性初探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b值稳定性方法计算了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上的小湾和糯扎渡水库台网地震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并对其实际监控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台网的建设,小湾水库台网的监控能力呈微弱下降,MC由一期台站运行时的ML1.6变为一、二期台站运行时的ML1.7,表明台网的运行情况影响了其监控能力;糯扎渡水库台网的监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MC由一期台站运行阶段的ML1.3变为一、二期台站合并运行后的ML0.8。
曹颖徐彦叶建庆李丹宁
关键词:地震目录
实皆断裂上中强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
<正>1.引言对于较大地震的发生,其震源破裂过程不仅蕴含了地震发生时能量释放的强弱,而且能使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断裂摩擦性质和地震发生的过程。而得到震源破裂模型的方法有很多,一是通过近场GPS和InSar观测;其二是用有限源...
李丹宁徐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