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HINARE2014-01-02)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肖文申王汝建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粘土
  • 1篇粘土矿
  • 1篇粘土矿物
  • 1篇南极半岛
  • 1篇矿物
  • 1篇环境意义
  • 1篇火山
  • 1篇火山灰
  • 1篇火山灰层
  • 1篇古环境
  • 1篇古环境意义
  • 1篇海峡
  • 1篇冰川

机构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篇王汝建
  • 1篇肖文申

传媒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南极半岛Bransfield海峡约6000年以来的陆源组分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在南极半岛Bransfield海峡采集的D1-7钻孔样品粘土矿物组合、粗颗粒组分、火山灰丰度及AMS^(14)C测年分析,建立了该钻孔5.83ka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该区域有机碳测年中老碳污染年龄约为2.1ka。该孔中7个火山灰层及其年龄(0.33ka、2.12ka、2.82~2.94ka、3.34ka、3.96ka、4.76ka和5.57ka)与附近的地质记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该区域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60%),绿泥石和伊利石次之,高岭石最少(<6%);蒙脱石相对含量在火山灰层增高。研究表明,这些粘土矿物主要来源于南极半岛火山岩及火山灰的化学风化作用,且深度风化矿物相对含量很低,4种组分基本稳定,反映了南极半岛火山岩及火山灰化学风化作用较弱的区域特征。晚全新世增多的冰筏碎屑(IRD)事件与附近的地质记录相符,反映了晚全新世以来受ENSO和季节性太阳辐射量变化的影响,南极半岛区域气候变冷,冰架崩塌增多。
聂森艳王汝建肖文申
关键词:南极半岛粘土矿物火山灰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