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JNUBS0902)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季荣王晗于非王志勇陈荣洪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意大利蝗
  • 2篇植物
  • 2篇寄主
  • 2篇寄主植物
  • 1篇地理种群
  • 1篇新疆草原
  • 1篇嗅觉反应
  • 1篇遗传分化
  • 1篇招引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鸟类
  • 1篇迁徙
  • 1篇迁徙鸟类
  • 1篇人工招引
  • 1篇种群
  • 1篇系统树
  • 1篇口器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机构

  • 4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王晗
  • 4篇季荣
  • 2篇于非
  • 1篇陈荣洪
  • 1篇王志勇
  • 1篇何雪青
  • 1篇程虹
  • 1篇吴敏

传媒

  • 2篇昆虫知识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疆意大利蝗不同地理种群16S rDNA序列差异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新疆东部和西部不同地理种群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线粒体基因中16SrDNA序列差异。结果表明:(1)意大利蝗A+T的含量(67.7%)明显高于G+C的含量(32.3%);(2)多重序列比对和UPGMA系统发育树的结果表明新疆东、西部不同地理种群的意大利蝗的遗传变异极小。
程虹王晗吴敏季荣
关键词:意大利蝗RDNA遗传分化分子系统树
新疆草原七种蝗虫口器结构差异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7种新疆草原蝗虫口器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上颚切齿和臼齿的形状、长度及排列方式等。根据上颚特征及差异,将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 italicus和朱腿痂蝗Bryodema gebleri gebleri的上颚归属于齿型,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和黑条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划分为磨型,而蓝斑翅蝗Oedipoda coerulescens、红斑翅蝗Obdipoda miniata miniata和黑腿星翅蝗Calliptamus barbarus cephalotes则属于中间型。蝗虫上颚齿型不同与其不同寄主植物选择有密切关系,齿型蝗虫嗜食纤维素含量少的菊科、十字花科和紫草科植物;磨型蝗虫则嗜食纤维素含量较多的禾本科、莎草科植物。
王晗于非陈荣洪王志勇季荣
关键词:口器寄主植物蝗虫
意大利蝗对四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机制被引量:7
2010年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是新疆草原的优势危害蝗虫种类之一。本研究利用GC-MS和嗅觉仪分析了意大利蝗对其寄主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cata)、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的选择机制。结果表明:4种植物所含的主要挥发油为萜类和醇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冷蒿(51.76%)、黄花苜蓿(20.52%)、黄花草木樨(19.46%)、沙漠绢蒿(9.00%);醇类化合物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黄花草木樨(33.48%)、沙漠绢蒿(20.26%)、黄花苜蓿(16.80%)、冷蒿(1.74%);不同寄主植物对意大利蝗的引诱效果不同,引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冷蒿(56.00%)、沙漠绢蒿(36.12%)、黄花苜蓿(30.47%)和黄花草木樨(10.00%);意大利蝗对4种寄主植物的采食量与植物体内总黄酮含量的关系表明,食量与植物体内总黄酮的含量呈负相关(r=-0.601),意大利蝗喜食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的冷蒿,而对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黄花草木樨表现出驱避。研究表明,寄主植物中所含的萜类化合物对意大利蝗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而醇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则对意大利蝗有明显的驱避作用。
王晗何雪青季荣
关键词:寄主选择挥发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意大利蝗嗅觉反应
新疆哈密地区粉红椋鸟繁殖行为及招引对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是一种长距离迁徙鸟类,新疆是其在中国境内的繁殖区。本研究于2009年5~7月粉红椋鸟繁殖期内,在哈密巴里坤山前草原地带对其繁殖行为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察。结果表明,①粉红椋鸟多选择隐蔽的场所营巢,巢内、外径分别为(8.08±0.38)cm和(25.25±2.82)cm,巢高、深分别为(4.55±1.65)cm和(63.00±35.34)cm,n=8;②粉红椋鸟一年产一窝,窝卵数平均为(4.25±0.71)枚(n=8);孵化率为94.12%,雏鸟成活率为88.24%(n=34);③粉红椋鸟每日不同时段育雏次数差异极显著(P<0.01),每日6:30~7:30、10:30~12:30时出现育雏高峰,平均(7.6±1.1)min育雏一次;④粉红椋鸟雏鸟生长发育呈S型曲线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粉红椋鸟人工招引率提供理论指导。
王晗李占武于非薛东耘季荣
关键词:粉红椋鸟繁殖行为人工招引迁徙鸟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