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研究基金

作品数:28 被引量:180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浩熊良宵葛云峰窦斌田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河海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0篇建筑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岩体
  • 3篇岩石力学
  • 3篇围岩
  • 3篇本构
  • 3篇层状岩体
  • 2篇岩石
  • 2篇双轴压缩
  • 2篇隧道
  • 2篇热损伤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2篇物理力学
  • 2篇巷道
  • 2篇卸荷
  • 2篇开挖
  • 2篇滑坡
  • 2篇高速远程滑坡
  • 2篇高温
  • 2篇本构模型
  • 2篇本构模型研究

机构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河海大学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宁波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 1篇十堰市公路管...
  • 1篇中南勘察设计...
  • 1篇中国三峡建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6篇李浩
  • 5篇熊良宵
  • 4篇窦斌
  • 3篇孙金山
  • 3篇葛云峰
  • 3篇田红
  • 3篇李天斌
  • 3篇陈智君
  • 2篇卢春华
  • 2篇王亮清
  • 2篇唐辉明
  • 2篇蒋国盛
  • 2篇卢文波
  • 2篇熊承仁
  • 2篇吴益平
  • 2篇周传波
  • 2篇王莎
  • 2篇李珊
  • 1篇段隆臣
  • 1篇鄢泰宁

传媒

  • 3篇地理空间信息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地质与勘探
  • 2篇爆破
  • 2篇岩土力学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煤矿机械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路基工程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岩体结构特征的高速远程滑坡致灾范围评价被引量:16
2016年
高速远程滑坡的演化机制与运动过程受控于岩体结构.以重庆市武隆县鸡尾山滑坡为例,采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岩体结构面几何信息,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分析高速远程滑坡演化过程及其致灾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岩体结构特征由岩体内部发育的结构面所决定,针对点云数据开展空间几何计算与聚类分析,可以快速精细地获取岩体结构面产状信息,从而进行岩体结构面识别与组别划分;(2)将岩体结构特征评价结果导入离散元模型中,能够实现高速远程滑坡致灾范围的快速评价目的,并且取得了与实际滑动距离较为吻合的结果.
葛云峰唐辉明李伟王亮清吴益平易贤龙熊承仁
关键词:高速远程滑坡数值模拟聚类分析地面激光扫描离散元
基于Normal分布的岩石统计热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理论的岩石损伤模型,假定受热损伤的岩石微元强度服从Normal分布,考虑温度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引入热损伤变量,在微元破坏符合Mohr-Coulomb准则条件下,建立高温作用后岩石统计热损伤本构模型。依据岩石屈服的概念,利用极值法确定模型参数,并与不同温度下花岗岩的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所得曲线与三轴压缩试验曲线较吻合,并能很好地反映高温作用后岩石软化特征;本模型不包含非常规岩石力学参数,便于工程应用;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温岩体工程的开发和防护提供参考。
朱振南蒋国盛田红吴文兵梁荣柱窦斌
关键词:高温岩石热损伤本构模型
卸载条件下层状岩体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绿片岩和大理岩组成的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对其进行加载和卸荷条件下的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进行峰前恒轴压卸围压试验时,卸荷初始偏差应力对岩石卸荷破坏时的应力水平和变形有着明显的影响;若进行峰前升轴压卸围压试验时,应力增量比对岩石卸荷破坏时的应力水平和变形有着明显的影响;应力途径对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极小;应力途径对层状岩体的强度的影响极小,但对层状岩体的变形的影响比较明显。
熊良宵虞利军杨昌斌李天斌
关键词:岩石力学层状岩体卸荷强度特性
PDC碎岩功耗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被引量:5
2016年
PDC钻头破碎岩石的理论研究,对于合理设计与应用PDC钻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内外学者对PDC钻头的碎岩问题进行了诸多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但是理论分析研究相对缺乏。PDC碎岩功耗可以定量地从能量角度反映工具破碎岩石的效率,也是评价钻进效率有效指标之一。本文基于单齿PDC的受力模型和接触力学理论,推导了PDC单齿碎岩功耗和PDC钻头碎岩功耗的理论计算公式。结合实例对比分析表明,该公式对于整形PDC片是适用的。研究结果有助于PDC钻头的设计和PDC片的布齿措施,为深化认识PDC切削碎岩机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李田军郭嘉鄢泰宁
关键词:PDC钻头
干热花岗岩钻采过程中井壁围岩物理力学特征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传统化石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日趋枯竭,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日益严重。清洁高效的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
朱振南
关键词:干热岩物理力学加卸载
文献传递
基于高压电脉冲破岩损伤模型的破岩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高压电脉冲破岩钻进是目前比较具有潜力和接近工业化的一种新型破岩钻进方式。已有的基于PFC2D的高压电脉冲破岩损伤模型未对破岩试验所用的岩石进行参数标定,无法保证模拟的模型与实际破岩试验的岩石力学性质一致。基于室内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的数据结果对天然岩石进行了参数标定,通过标定所得的微观参数建立了与高压电脉冲破岩试验尺寸一致的几何模型,并对高压电脉冲破岩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高压电脉冲破岩过程中,以产生剪切破坏为主,同时伴随着一定数量的拉张破坏。之后,利用高压电脉冲破岩试验系统进行了电脉冲破岩试验,得到了直径60 mm、深度22.5 mm的不规则破碎孔,并通过点云软件将破碎效果可视化,放电破岩试验的结果验证了标定所得参数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标定参数建立的几何模型研究了裂隙对高压电脉冲破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裂隙的存在会降低破岩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且破碎过程中的破碎区域有向裂隙方向发展的趋势。
肖一标段隆臣李昌平康积锋李傲
地铁列车对数据中心精密设备的振动影响评价
2023年
以西安某拟建数据中心为例,开展地铁列车运行对数据中心机房设备的振动影响评价。以“振源-传播途径-受振体”为基线,采用实测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开展场地自由衰减特性测试,获取地铁列车振动沿场地的传播规律;其次,在拟建建筑物场地边界距离地铁线路最近处布置测点,获取过车时的振动响应;然后,建立拟建建筑物结构有限元模型,获取其主要动力特性;最后,以场地实测加速度作为输入,采用一致激励法进行结构的车致振动响应计算,并对建筑物内精密设备的振动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研究表明:(1)地铁列车运行时该数据中心机房设备振动达标;(2)地铁列车振动主频集中在31.5 Hz~80 Hz;在31.5 Hz以下的中低频段,场地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振动特点;在31.5 Hz以上的中高频段,地面高频振动分量随距离迅速衰减;(3)会车工况与近轨工况地面监测结果接近,说明近轨列车振动能级显著大于远轨,会车时振动能量较近轨列车增加不明显。研究思路可为此类结构的振动分析和减隔振设计提供参考。
黄自武何卫
关键词:环境振动地铁列车
热熔法井壁加固技术研究
2012年
井壁失稳是钻井过程中普通存在、并一直困扰钻井界的一个技术难题。采用传统井口下入套管法能够可靠隔离失稳坍塌孔壁,但同时也存在众多不足:如井径缩小、费时费力、增加成本和工期,并可能导致孔内事故。为了寻求一种简单可靠、快速有效支护坍塌井段,同时又不缩小井眼口径的方法,项目组致力于研究一种新型热熔法井壁加固技术,该方法通过发热体把颗粒状热熔材料加热熔化后挤入井壁裂隙中,将破碎岩块粘结起来达到加固井壁的目的。论文详细阐述了发热体的设计、热熔材料的选型以及室内对设计的人工模拟井壁的加固试验。研究表明:该法切实可行,井壁加固效果明显。
卢春华吴翔王强
关键词:井壁加固
海南地热能海水淡化可行性探讨
2020年
为了解海南地区利用地热能进行海水淡化的可行性,阐述了海南缺水情况以及地热资源分布,并对使用地热能进行海水淡化作了技术和经济探讨,结果表明海南缺水地区可以从当地可用的地热资源中获益。同时,指出基于地热能的海水淡化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和科研投入,并试行推广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从而促进海南地热能海水淡化的研究和利用。
刘睿贤田红窦斌
关键词:地热能海水淡化可行性
非金属同径孔壁支护技术被引量:2
2013年
钻遇复杂地层经常会碰到孔壁失稳问题,而采用传统的套管法支护孔壁会缩小孔径及导致下放和起拔套管困难等问题。为此,研究了一种简单高效、又不缩小孔径的非金属同径孔壁支护技术,对于干孔用热熔法,有水孔用聚氨酯法。阐述了这两种方法的工艺原理和室内试验情况。研究表明,这两种孔壁支护技术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同时不缩小钻孔直径,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卢春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