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GG20002015)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高华史伟云高彦王秀先李素霞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角膜
  • 5篇角膜移植
  • 2篇圆锥角膜
  • 2篇角膜溃疡
  • 2篇板层
  • 2篇板层角膜
  • 1篇对比度视力
  • 1篇新月弯孢霉
  • 1篇移植片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物
  • 1篇硬性透气性
  • 1篇硬性透气性角...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角膜磨镶...
  • 1篇植片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散光
  • 1篇视力

机构

  • 4篇山东省眼科研...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作者

  • 6篇高华
  • 5篇史伟云
  • 2篇王婷
  • 2篇谢立信
  • 2篇高彦
  • 2篇李素霞
  • 2篇王秀先
  • 1篇刘明娜
  • 1篇王晔
  • 1篇宫华青
  • 1篇杜显丽
  • 1篇王殊婷
  • 1篇陈百秋
  • 1篇王宜强
  • 1篇张静静
  • 1篇鹿秀海
  • 1篇王敏
  • 1篇王海莹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眼科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建立小鼠角膜植片慢性失功模型的初步探讨
2011年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角膜植片慢性失功(CCAD)的模型.方法 实验研究.将雄性C57BL/6小鼠与雌性BALB/c小鼠杂交,获得抗原半相合CB6FI代(即F1代)小鼠.分别以C57BL/6(异系)、F1代、BALB/c小鼠(同系)为供体,以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免疫背景渐同的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PK)模型,BALB/c小鼠为正常对照组.PK术后体外对植片进行观察;采用茜素红联合碘化丙啶(PI)/Hoechst双标法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凋亡与坏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植片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电镜观察各组角膜片超微结构改变,筛选与临床接近的CCAD模型.生存曲线之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1)角膜植片观察:异系、F1代、同系和对照组小鼠发生混浊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17.0 d、85.5 d、>100 d及>100 d(F=344.0,p<0.01).(2)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异系移植组植片基质中见大量CD4+T淋巴细胞浸润,较多CD8+T淋巴细胞浸润;F1代移植组和同系移植组术后偶见CD4+T淋巴细胞浸润,未见CD8+T淋巴细胞浸润.(3)茜素红联合PI/Hoechst检查:发现异系移植组有较多坏死和凋亡的内皮细胞;F1代移植组内皮细胞减少,可见散在凋亡内皮细胞,未见坏死内皮细胞;同系移植组角膜内皮细胞较正常减少,偶见凋亡内皮细胞,未见坏死内皮细胞.(4)透射电镜检查:各移植组小鼠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均存在萎缩性改变,异系移植组角膜基质内可见较多炎性细胞;F1代和同系移植组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PK术后F1代移植组与同系移植组植片出现与临床慢性失功相似的变化过程,可作为研究CCAD的动物模型.
高华史伟云宫华青王宜强谢立信
关键词:移植物小鼠
前房冲洗在严重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的角膜移植术中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角膜溃疡伴有大量前房积脓患者于角膜移植术前行前房冲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接受手术的角膜溃疡伴有严重前房积脓的患者20例(20只眼),前房积脓均超过3mm,其中13例患者伴有明显的角膜内皮斑,术前裂隙灯显微镜下病灶边缘难于判断。对20例患者采用前房穿刺冲洗联合穿透或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供体采用角膜中期保存液保存或甘油干燥冷冻保存。对术中与术后并发症、视力、免疫排斥反应等进行观察,随访时间术后6—12个月。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行前房穿刺冲洗联合角膜移植手术,其中11只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9只眼行板层角膜移植。10例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患者采用角膜中期保存液保存的供体角膜,其余10例患者采用甘油脱水冷冻保存的供体角膜。术中并发症主要为虹膜出血(1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部分虹膜后粘连(8例)、一过性眼压高(4例)、前房积血(5例),药物治疗均缓解。真菌复发1例,行扩大病灶切除再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感染控制。4例患者发生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3例抗排斥治疗后控制,1例发生植片混浊。至2009年12月最后随访,9例接受角膜中期保存液保存角膜供体患者的植片透明,1例植片水肿混浊;8例接受甘油脱水冷冻保存角膜供体患者的植片透明,2例植片水肿。结论常规角膜移植前行前房穿刺冲洗,对严重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病灶边缘的判断和手术方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高华王婷张菊李素霞史伟云
关键词:角膜移植前房积脓角膜溃疡
Pentacam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后表面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利用Pentacam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及形态变化。方法随机收集在青岛眼科医院行LASIK的61例(122只眼)患者,按屈光度分组:A组(<-3.00 D),B组(-3.00 D~-6.00 D),C组(-6.00 D~-10.00 D),D组(>-10.00 D),按残余基质床厚度占术前角膜厚度的比例(即切削比)分组:E组(<50%),F组(50%~55%),G组(>55%)。手术采用Zyoptchix XP旋转角膜板层切削刀,用Pentacam测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角膜形态,对比不同分组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及高度变化。结果术前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多不完全桥型和桥形递减型,为62.9%、50%和33.9%、31.9%,术后中央岛和桥形递增型为8.9%和4.8%,多在屈光度>-6.00 D中;不同屈光度组与不同切削比组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24,P=0.476),术后1个月、3个月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度大于-6.00 D与切削比小于55%时组内比较术前与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cam分析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主要在屈光度>-6.00 D中,切削比控制在55%以上时角膜后表面前凸度减小明显。
王秀先杜显丽高华史伟云
关键词:LASIKPENTACAM角膜地形图角膜后表面
免疫和非免疫因素在角膜移植片慢性失功中的作用
2011年
目的利用小鼠角膜移植片慢性失功(CCAD)模型研究免疫和非免疫因素在CC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C57BL/6(异系)、CB6F1(F1代)、BALB/c(同系)小鼠为供体,以BALB/c小鼠为受体进行穿透角膜移植,健康BALB/c小鼠为对照组。术后对角膜移植片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移植片CD4+T淋巴细胞、F4/80、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手术后1、2、3个月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角膜移植片中F4/80和TGF-β表达情况。结果异系移植组发现典型的临床免疫排斥反应并有移植片混浊,F1代和同系移植组小鼠移植片未发现临床可见的急性排斥反应而移植片透明度随时间逐渐下降,对照组角膜始终透明。异系移植组移植片基质中见大量CD4+T淋巴细胞浸润;F1代移植组和同系移植组偶见CD4+T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未见CD4+T淋巴细胞。各组角膜基质内均可见F4/80、TGF-β、bFGF阳性表达,阳性表达量随着各组免疫原性减弱而降低。术后早期各移植组F4/80表达量低,晚期表达量增高,对照组F4/80未见表达;而TGF-β各移植组早期表达量较多,晚期表达量下降,对照组各时间点均为低表达。异系移植组和F1代移植组角膜移植片发生混浊时,基质内可见α-SMA阳性表达,同系移植组呈弱阳性表达,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结论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抗原依赖的免疫细胞浸润和非抗原依赖的细胞因子异常表达都参与了角膜移植片慢性失功的过程。
高华史伟云张静静王晔谢立信
关键词: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免疫
部分环状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部分环状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早期药物治疗无效的进展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10例(11眼)常规给予局部及全身免疫抑制剂和对症治疗1周及以上、病灶不断扩散的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行部分环状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供体选自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残留的环形供体角膜。手术方法:采用7.75-8.00mm的环钻在角膜中央压痕,在彻底切除病灶后,覆盖与病灶范围相同的供体角膜。随访6-36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角膜植片愈合时间及是否复发等。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结果患者裸眼视力术后1个月平均提高(1.36±1.21)行,术后3个月平均提高(1.72±1.47)行,术后6个月平均提高(1.86±2.04)行: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平均提高(0.46±0.93)行,术后3个月平均提高(0.73±1.10)行,术后6个月平均提高(1.55±1.75)行。手术前后裸眼视力(F=5.630,P〈0.05)与最佳矫正视力忙5.9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角膜植片上皮平均愈合时间为(7.00±5.31)d;1例患者术后角膜植片上皮愈合不良,行羊膜移植术后20d愈合;1例患者术后19个月复发,行二次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结论使用环形供体角膜的部分板层角膜移植能有效控制早期药物治疗无效的蚕蚀性角膜溃疡的发展,保存视轴区透明角膜,术后视觉效果良好,同时节约角膜供体材料。
王秀先史伟云李素霞王婷高华
关键词:蚕蚀性角膜溃疡角膜移植板层供体角膜
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完成期圆锥角膜
2011年
圆锥角膜是一种双眼角膜锥形扩张的致盲性眼病,一般青春期发病,影响患者终身。对于曲率较大,特别是中央明显变薄前突的完成期圆锥角膜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我们采用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完成期圆锥角膜,不仅手术安全性提高,而且患者术后1年以后的视觉效果与穿透角膜移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具体操作见视频。
李素霞高华王婷史伟云
关键词:板层角膜移植角膜移植圆锥角膜视频手术演示
五例新月弯孢霉性角膜炎的临床和病原学研究
2012年
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属于半知菌中的丝孢纲、丝梗孢目、暗色孢科、弯孢霉属,与链格孢霉同属一科。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多存于土壤和腐生植物中,是少见的条件致病菌,新月弯孢霉所致的角膜炎在临床上也较少见。
鹿秀海高彦李素霞王敏王婷高华
关键词:新月弯孢霉角膜炎病原学条件致病菌自然界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圆锥角膜不规则散光后对比度视力的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矫正圆锥角膜完成期患者不规则散光的临床效果。设计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圆锥角膜完成期患者20例(22眼)。方法采用多功能视力测量仪MFVA100分别测试20例(22眼)圆锥角膜患者裸眼(UCVA)、最佳框架矫正(BSCVA)和RGPCL矫正状态下100%、25%、10%和5%的4种对比度视力。角膜荧光染色法和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CT)观察镜片下泪液的分布情况,判断RGPCL的静态配适状态。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两两比较相同对比度下3组视力之间的差别。主要指标对比度视力。结果 22眼在100%、25%、10%和5%对比度下平均UCVA分别为0.195、0.098、0.053、0.042(P均<0.05),平均BSCVA分别为0.421、0.205、0.116、0.064(P<0.05),平均RGPCL矫正视力分别为0.880、0.520、0.308、0.169(P均<0.05)。在100%、25%、10%和5%四种对比度下RGPCL的矫正视力均优于UCVA和BSCVA(P均=0.000),而在5%对比度下UCVA与BSCVA无显著差异(P=0.142)。22眼RGPCL矫正后荧光素染色裂隙灯钴蓝灯光下见呈稍平坦配适、大曲率子午线上泪液填充较多、边缘部泪液宽度适中。戴镜后用前节OCT扫描中央光学区角膜显示出大、小曲率子午线上镜片下泪液分布厚度不同。结论 RGPCL可矫正圆锥角膜完成期患者的不规则散光,明显提高圆锥角膜患者不同对比度下的矫正视力。
高彦林潇刘明娜王殊婷王海莹陈百秋史伟云高华
关键词:圆锥角膜不规则散光对比度视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