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2011-1-23)
-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2
- 相关作者:胡彩容吴君心瞿宜艳刘利彬蒋思思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3种图像模式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检测并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kV级平面摄像(kVplanar)、kV级锥形束CT(CBCT)3种图像模式在影像引导放疗(IGRT)中摆位误差的精度。方法通过在计划系统的模体CT图像上模拟25组摆位偏差,生成25组DRR参考图像和25组三维CT参考图像,分别与模体在原点位置获取的EPID,kVplanar和CBCT3种图像模式进行图像配准和摆位误差的测量,检测并比较3种图像模式在摆位误差测量中的精度。结果共读取675组残留误差,3种图像及其相应的配准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残留误差的平均值在z、y、z方向上均〈1mm,CBCT的灰度值配准精度〈0.1mm,kVplanar图像在手动配准时其测量摆位误差的精度好于EPID(〈0.65mm),在自动配准方法时与EPID具有同等的精度。结论医院IGRT系统的3种图像模式及其相应的配准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应用,CBCT为首选,结合图像质量、成像剂量和配准精度等因素,kVplanar优于EPID。
- 胡彩容张秀春陆军蔡勇君吴君心潘建基
- 关键词:影像引导图像模式配准精度
- 千伏级锥形束CT与兆伏级电子摄野影像系统在鼻咽癌影像引导放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千伏级锥形束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用于测量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评价两种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修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施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21例,于放疗实施前先进行EPID正侧位片的拍摄,再进行KV-CBCT的扫描。将EPID拍摄的正侧位片与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配准,得出x、y、z三个线性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同时将扫描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的骨性配准,得出x、y、z三个线性方向和绕x轴、y轴和z轴的三个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值;最终对EPID和CBCT获得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别计算摆位误差以及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两种技术校正前后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两种技术的残余误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结果:CBCT组校正前x、y、z轴的MPTV分别是:3.30 mm、2.58 mm、2.99 mm,校正后分别是1.71 mm、1.71 mm、1.98 mm,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D组校正前x、y、z轴的MPTV分别是:2.56 mm、4.02 mm、3.40 mm,校正后为校正前后各个方向0.9 mm、2.37 mm、4.23 mm,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与EPID残余误差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PID相比较,CBCT在校正后能使MPTV缩小至2 mm,大大提高了放疗精度,通过残余误差的比较发现CBCT校正误差的能力优于EPID。
- 刘利彬吴君心瞿宜艳胡彩容蒋思思林发生
- 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系统鼻咽癌摆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