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YBB205)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欧阳询杨吉兴龚培文碧方胡菊香更多>>
相关机构:怀化学院武汉大学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人文
  • 3篇张君劢
  • 2篇证法
  • 2篇人文科学
  • 2篇人文主义
  • 2篇主义
  • 2篇唯物
  • 2篇唯物辩证
  • 2篇唯物辩证法
  • 2篇文化
  • 2篇文科
  • 2篇辩证
  • 2篇辩证法
  • 1篇代文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形而上学批判
  • 1篇议院
  • 1篇哲学

机构

  • 7篇怀化学院
  • 5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长江工商...

作者

  • 7篇欧阳询
  • 1篇胡菊香
  • 1篇文碧方
  • 1篇龚培
  • 1篇杨吉兴

传媒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求索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15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探索“知德合一”的中国现代文化——张君劢的儒学复兴思想析论
2015年
张君劢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并非"中体西用"式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张君劢极力发掘儒学蕴含的民主与科学因子,并以现代西方哲学精神创新性诠释儒学的理性之自主、万物之有、致知穷理及形上形下相通等基本范畴,力图融会中西文化于一体。探索"知德合一"的中国现代文化,是张君劢复兴儒学的目标,旨在使儒学复兴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种文化内驱力。张君劢的这些思想对于现今更好地利用和弘扬儒家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欧阳询文碧方
关键词:张君劢儒学复兴中国现代文化
唯物辩证法视阈下人文科学的基本特点
2013年
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渐趋模糊,以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重新融合之时,通过相异比较来凸显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方法、价值以及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特质这一研究思路,俨然变得难以为继。据此,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三大学科体系相会通的角度着重考察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社会性与个体性之内在统一。
欧阳询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人文科学
重议胡适“科学的人生观”的人文主义性质
2015年
自"人生观论战"以降,中国现代学界基本沿袭张君劢、梁启超等人的看法,将胡适的"科学的人生观"视为典型的科学主义,而与人文主义正相反对。其实,这是一种基于误解而产生的偏见,因为"科学的人生观"的主旨在于创立唯物论的世界观与"理欲合一"的人性观,藉以破除传统儒家种种不近人情的教条。从此意义上说,胡适的"科学的人生观"当属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性质。
欧阳询杨吉兴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评梁启超的宪政中国化思想
2013年
梁启超在《开明专制论》的第六章,对宪政中国化的标准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其逻辑分析与哲学思考,确立了"唯适是求"这一真理标准,成为梁启超以和平立宪为道路的宪政中国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贯穿在后续所有的政治哲学的开展中。
龚培欧阳询
关键词:政治哲学
同途而殊归:密尔与张君劢政治思想之比较——以《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2015年
作为连接密尔与张君劢二人政治思想的直接纽带,《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一文不仅奠定了张君劢一生政治思想的基调,而且形塑了他此后政治活动的旨趣与方式等。尽管如此,因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张君劢在功利主义道德、精英主义政治、自由的社会功用等方面,却沿着德国哲学及其政治思想的道路越走越远,以致与密尔的新自由思想同途殊归。
欧阳询
关键词:密尔张君劢政治思想
重议张君劢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基于与《新青年》同人的比较视角
2015年
五四时期,张君劢与《新青年》同人的启蒙思想,在哲学基础与侧重点方面固然有别,但双方均是源于对现实政治的失望而提出思想启蒙的新路向,均是欲从思想文艺上建设政治的基础,并且均以民主与科学为主要内容。凡此种种,不仅表明张君劢亦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也昭显了新文化运动具有多元化的思想谱系。
胡菊香欧阳询
关键词:张君劢新文化运动
人文科学研究的形而上学批判被引量:1
2013年
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繁荣发展人文科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放眼当下的人文科学研究,在概念界定、特点分析、思维方式、话语表达以及研究径路等方面,却表现出了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故此,须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武器对之展开批判,以便充分发挥人文科学认识世界、创新理论、咨政育人、传承文明的积极作用。
欧阳询
关键词:人文科学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