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21311)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杨秀英张德庆李智华王晓波高志博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聚乳酸
  • 2篇接枝
  • 1篇淀粉
  • 1篇淀粉接枝
  • 1篇原位
  • 1篇热性能
  • 1篇流变性
  • 1篇流变性能
  • 1篇接枝率
  • 1篇挤出成型
  • 1篇光谱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 1篇红外光谱
  • 1篇分子
  • 1篇分子量

机构

  • 4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作者

  • 4篇杨秀英
  • 3篇张德庆
  • 3篇李智华
  • 2篇王晓波
  • 1篇刘佳
  • 1篇封禄田
  • 1篇高志博
  • 1篇李韬放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包装工程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挤出热历程对聚乳酸流变性能和热性能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以丙交酯法合成的聚乳酸为实验材料,在180~210℃间选用4个实验温度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实验,研究了挤出成型对聚乳酸粘均分子量、熔融指数、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挤出成型中聚乳酸主要发生力化学降解和热降解,以力化学降解形式为主。所发生的热降解随实验温度升高而加强。首次挤出成型使分子量下降明显。在180℃和210℃,聚乳酸分子量在首次挤出成型后分别下降了49.33%和60.80%。挤出成型使聚乳酸热分解温度和熔点略有升高。随着挤出成型次数增加,增加剪切应力可以更有效地增加熔体流动性。聚乳酸经3次以上挤出成型后基本没有再利用价值。
杨秀英王晓波李智华
关键词:聚乳酸挤出成型分子量流变性能热性能
聚乳酸接枝淀粉的原位溶液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10年
以L-乳酸为接枝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原位溶液接枝工艺,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逐次完成淀粉糊化、丙交酯的生成及淀粉的聚乳酸接枝反应,制备了聚乳酸接枝淀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研究了反应温度、L-乳酸与玉米淀粉质量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采用FTIR,1H-NMR和SEM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溶液合成产物为聚乳酸接枝淀粉;其最佳工艺条件的反应温度为95℃,L-乳酸与玉米淀粉质量比为3∶1,催化剂为乳酸用量的1%(质量分数),反应时间11 h,聚乳酸接枝率可达到14.81%,淀粉颗粒表面聚乳酸包覆均匀。
杨秀英张德庆李智华李韬放
关键词:淀粉聚乳酸接枝
淀粉接枝聚乳酸接枝率的红外光谱测定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淀粉接枝聚乳酸共聚物的接枝率测定方法进行研究。配制一系列聚乳酸含量不同的淀粉-聚乳酸标准样品,测定其红外光谱,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比较同一谱图中特征峰的吸光度,从而求得各组分之间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测定相关系数为0.990 6。通过对不同反应时间的淀粉接枝聚乳酸共聚物产物接枝率测定,证明本方法具有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以用于淀粉接枝聚乳酸共聚物接枝率的测定。
李智华杨秀英张德庆刘佳
关键词:淀粉接枝接枝率红外光谱
新型绿色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被引量:10
2009年
论述了聚乳酸的基本性质、合成方法、应用及展望,指出了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杨秀英封禄田王晓波张德庆高志博
关键词:聚乳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