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C157)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波梁锦军石少波王芳袁晓冉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抑郁
  • 3篇电生理
  • 3篇心脏
  • 2篇电生理学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后
  • 2篇心肌梗死后抑...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生理学
  • 2篇室性
  • 2篇室性心律
  • 2篇室性心律失常
  • 2篇死后
  • 2篇梗死
  • 2篇META分析
  • 1篇导管

机构

  • 10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杨波
  • 9篇梁锦军
  • 8篇石少波
  • 4篇曲川
  • 4篇谌晶晶
  • 4篇袁晓冉
  • 4篇王芳
  • 3篇谌莹莹
  • 3篇黄从新
  • 2篇周三凤
  • 2篇黄鹤
  • 2篇王慧
  • 1篇王芳
  • 1篇刘韬
  • 1篇包明威
  • 1篇曹腾
  • 1篇阮兵
  • 1篇庞文博
  • 1篇唐艳红
  • 1篇孙丽芳

传媒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舍曲林对心梗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NR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心梗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NR1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舍曲林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10),心梗组(n=20),抑郁组(n=10),模型组(n=20),舍曲林组(n=20)。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建立抑郁模型,通过糖水消耗试验及旷场试验对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海马组织NR1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心梗组、抑郁组及模型组行为学评分下降:糖水偏爱百分比下降,运动减少,直立次数减少。②与正常组相比,心梗组、抑郁组及模型组海马NR1的表达量分别下降了12%±5%、30%±11%和57%±9%;舍曲林干预可增加模型组海马NR1表达(17%±6%)。结论:舍曲林可能通过调节海马NR1表达,改善心梗后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
袁晓冉石少波王芳王芳谌莹莹曲川谌晶晶梁锦军
关键词:行为学海马NR1舍曲林
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2013年
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两者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然而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行为方式、基因、免疫调节紊乱、凝血机制紊乱、内皮功能受损、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机制有关。
谌晶晶杨波梁锦军
关键词:抑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天门冬氨酸对心室复极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天门冬氨酸(NMDA)对心室复极和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的影响。方法将3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L组)、NMDA组(N组)、NMDA+NMDA的受体拮抗剂MK-801组(N+M组),分别连续10d腹腔给予生理盐水、NMDA、NMDA+MK-801。记录体表心电图(II导联),并在Langerdorff灌流下行程控电刺激,记录左室前壁基底部(LAB)、前壁心尖部(LAA)、后壁基底部(LPB)和后壁心尖部(LPA)复极过程,测量单向动作电位时程(MAPD)和有效不应期(ERP),及其离散度,计算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和频率阈值。结果与CTL组比较,N组PR间期、QT间期和QTc间期延长,心率增快;左室20%、复极三角和90%的复极时间(MAPD20、triangulation、MAPD90)延长,ERP/MAPD90较小;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加[COVMAPD90:(0.153±0.017)vs(0.034±0.003),COVERP:(0.242±0.018)vs(0.078±0.009),P均<0.01];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增加(100%vs 16.7%,P均<0.01)。而MK-801减弱了NMDA对心室复极和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的影响。结论慢性注射NMDA将延长心室复极时程,增加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易感性。
石少波刘韬梁锦军杨波黄从新
关键词:电生理学天门冬氨酸心室复极室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停搏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停搏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4例(心房颤动组)和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各组大于2.0秒的窦性停搏的人数、次数和最长停搏时间,比较两组的差异,根据有无发生窦性停搏将心房颤动组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随访半年和1年,比较两组患者晕厥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心房颤动组窦性停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0.63%vs 0%,P<0.01),停搏时间2.67±0.71s,最长停搏时间为5.3s,停搏次数400.46±297.42次。随访半年,事件组和无事件组晕厥发生率分别是26.92%和0%,随访1年,事件组和无事件组晕厥发生率分别是30.77%和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停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发窦性停搏的患者发生晕厥的危险性及晕厥发生率明显增加。
周三凤石少波梁锦军曲川王慧杨波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晕厥
射频消融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15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按照SF-36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计分规则,于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12~24个月评估其生活质量变化,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提高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其各个方面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老年患者常并发其他基础疾病,对改善程度有一定影响;青年患者并发其他疾病例数少,其生活质量与中老年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改善程度较男性更明显(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梁锦军庞文博黄鹤杨波陈芳唐艳红吴钢包明威江洪黄从新
关键词: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2013年12月)、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1982年-2013年12月)及PUPMED(1995年-2013年12月)中关于氯沙坦、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Jadad质量评分,对同质性结果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相关文献,其中13篇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氯沙坦与卡托普利降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5,95%CI 0.89~1.47,P=0.28);14项不良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R=0.33,95%CI 0.24~0.45,P〈0.01)。结论氯沙坦在降压疗效上与卡托普利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
王慧杨波石少波周三凤曹腾王芳
关键词:卡托普利氯沙坦META分析
抑郁症与室性心律失常被引量:18
2012年
抑郁症患者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伴有心血管疾病时,而抗抑郁药物和电休克疗法又有室性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显示出抑郁症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炎症状态、心脏离子通道异常等因素有关。
石少波杨波梁锦军
关键词:抑郁症室性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轻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轻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CRT、轻度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5篇相关文献,研究表明轻度心力衰竭经CRT治疗后,患者全因病死率的OR为0.78(95%CI 0.63~0.97,P=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的OR为0.62(95%CI为0.53~0.7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因心脏病再住院发生率的OR为0.67(95%CI 0.52~0.86,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耐量(peak VO_2)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39(95%CI-0.17~0.95,P=0.17)。心室重构指数LVEDV的均数差(MD)为-36.01(95%CI-42.71~29.60,P<0.01),LVEF的MD为1.34(95%CI 0.60~2.09,P<0.01)。结论对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如果伴有QRS时限延长和明显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CRT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全因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因心脏病再住院的次数,还可明显逆转左室重构,但患者运动耐量未发现明显改善。
阮兵杨波梁锦军石少波孙丽芳袁晓冉
关键词:再同步化治疗心脏心力衰竭轻度预后META分析
NMDA受体在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心电生理异常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建立心肌梗死(MI)后抑郁大鼠模型,检测心室颤动(室颤)阈值及心肌细胞N一-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MDARl)、Kv4.2的表达情况,探讨NMDA受体在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心电生理异常中的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抑郁组(MDD组)、心肌梗死组(MI组)、MI后抑郁组(MI+MDD组)和氟西汀组(F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MI和抑郁大鼠模型,并运用心电图、Masson染色、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鉴定。采用S1S1程序电刺激左心室,测量各组大鼠室颤阈值。通过免疫组化法半定量各组大鼠心肌细胞NMDARl、Kv4.2的表达。结果①心电图、Masson染色、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模型制作成功;②与对照组[(8.3±0.7)V]相比,MI组、MDD组、MI+MDD组室颤阈值降低,F组室颤阈值升高[(5.2±0.9)V、(7.4±0.6)V、(4.0±0.5)V、(12.0±0.3)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I+MDD组最低;③免疫组化结果:MDD组和MI+MDD组大鼠心肌细胞内NMDARl呈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F组表达量最低;各组大鼠心肌细胞中均可见Kv4.2阳性表达,对照组的表达量最高,MI+MDD组的表达量最低,F组较MI+MDD组表达增加。结论心肌细胞NMDA受体过度表达和Kv4.2表达下降可能是MI后抑郁大鼠心电生理异常的分子机制之一。
石少波梁锦军谌晶晶王芳谌莹莹袁晓冉曲川杨波
关键词:NMDA受体心肌梗死抑郁心电生理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心脏电生理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运用稳心颗粒干预心肌梗死后合并抑郁大鼠,探讨其对心梗后抑郁大鼠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50只,均分为正常组,心梗组,抑郁组,心梗后抑郁组(模型组)和稳心颗粒干预组(以2g/d的稳心颗粒给模型组大鼠灌胃28d)。先后急性结扎左冠脉和予以慢性不可控的温和应激,制作心肌梗死后抑郁模型大鼠,予稳心颗粒干预,评价其对模型大鼠在体单向动作电位(MAP90)、左室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值(VFT)等电生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行为学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经过4周稳心颗粒治疗后,其行为学评分显著上升(P<0.01);(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APD90和ERP明显延长,VFT明显降低(P<0.05);稳心颗粒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稳心颗粒组MAPD90[(89.33±7.12)ms比(72.29±8.37)ms]、ERP[(84.00±6.57)ms比(68.00±7.43)ms]明显缩短,VFT[(7±3.11)V比(29±5.60)V]明显升高(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改善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心脏电重构,包括缩短单向动作电位和左室有效不应期,增加室颤阈值。
梁锦军石少波谌晶晶王芳谌莹莹袁晓冉曲川黄鹤杨波黄从新
关键词:心肌梗死抑郁电生理学技术心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