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3009)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迎宪危凤虞影陈明杰李达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沥青质裂解反应选择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在703K下,考察了1种正戊烷不溶的沥青质的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NiMo/γ-Al2O3存在时的临氢催化裂解反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物转化率水平下,3种裂解反应按液体产物选择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临氢催化裂解、临氢热裂解、热裂解反应,而按焦炭的选择性的排列顺序则相反。在热裂解反应中,沥青质中大量的硫被转化生成高硫焦炭;在临氢热裂解反应中,氢气分子对高硫焦炭的生成只起到有限的抑制作用;在临氢催化裂解反应中,催化剂充分激活氢气分子,使其有效地对沥青质及中间产物发生"加氢"(氢化)作用,显著地抑制了焦炭的生成,提高了液体产物的稳定性、选择性和品质(低相对分子质量和低硫含量)。
- 赵迎宪危凤李达
- 关键词:沥青质热裂解选择性
- 沥青质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临氢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被引量:1
- 2011年
- 实验考察了1种正戊烷不溶解的沥青质在703K下的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由NiMo/γ-Al2O3催化的临氢裂解反应。3种沥青质转化反应都能较好地吻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得到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1.704×10-2、2.435×10-2和9.360×10-2。建立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用于求解沥青质裂解转化生成液体油反应速率常数(k1)和与之平行的生成焦炭+气体反应速率常数(k3),以及由液体产物继续转化生成焦炭+气体的反应速率常数(k2)。对沥青质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临氢催化裂解反应,速率常数k1分别为1.697×10-2、2.430×10-2和9.355×10-2,k2分别为3.605×10-2、2.426×10-2和6.347×10-3,k3分别为6.934×10-5、5.416×10-5和4.803×10-5。
- 赵迎宪危凤李达
- 关键词:沥青质热裂解动力学
- 1-己烯热裂解反应动力学分析
- 2011年
- 在873~973 K温度区间,用柱塞流连续流动管式反应器考察1-己烯热裂解反应。根据反应产物的种类分布并结合自由基基元反应化学,建立1-己烯热裂解链式反应机理模型,推导出相应的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拟合反应实验数据,证实1-己烯热裂解转化具有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反应温度从873 K依次升高到923 K和973 K,反应速率常数从0.0312 s^(-1)提高到0.116 s^(-1)和0.453 s^(-1)。在所观察的温度区间,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8.7±1.0)kJ/mol。
- 李达赵迎宪
- 关键词:1-己烯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机理动力学
- α-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和拉曼特性被引量:10
- 2007年
- 以湿化学法合成了直径约35nm的蓬松的α-ZnS球形纳米粒子.XRD与TEM结果表明,硫化锌球形纳米粒子由粒径约6nm的二次晶粒组成.光致发光光谱表明,所得样品分别在约430nm及360nm处各有一个发射谱带,前者源于ZnS的表面缺陷发射,后者可被指认为六方相ZnS的近带边发射.拉曼表征结果表明,在较高激光功率的照射下,没有观察到样品的光氧化现象,表明所制备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结构较为稳定.
- 张东凤张亚辉郭林张蕊殷鹏刚张琦
- 关键词:ZNS光致发光拉曼光谱
- 正己烷热裂解中自由基竞争反应机理和选择性被引量:1
- 2010年
- 在923~1 023K范围内,考察了正己烷热裂解反应,对各自由基上发生的竞争反应的选择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讨论了反应温度对基元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热裂解为链式反应机理,链反应由原料分子热均裂而引发,产生自由基;链反应通过自由基自身β-裂解和从反应物分子提取H反应而传播,同时生成烯烃和部分烷烃(包括氢气);链反应被双自由基重合反应而终止,同时生成另一部分烷烃产物。不同的自由基参与不同的基元反应,并具有不同反应途径或然率。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热均裂反应,促进自由基β-裂解反应,抑制自由基提取H反应,并提高焦炭和氢气收率。随反应温度从923K升至1 023K,动力学链长从7.33减小为5.73。
- 赵迎宪危凤虞影陈明杰
- 关键词:正己烷热裂解自由基基元反应选择性
- 1-己烯热裂解基元反应选择性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1-己烯在873~973 K温度区间热裂解转化反应经历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主要产物包括C1~C3烷烃、C2~C4烯烃、丁二烯、环戊烷、环戊烯、焦炭和氢气.各种产物的生成涉及不同的基元反应途径,并具有不同的基元反应或然率(Reaction path probability,RPP).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热均裂(链引发)和焦炭生成反应.随着反应温度从873 K提高到973 K,标志链式反应特征的动力学链长(KCL)从5.86缩短为5.19.
- 赵迎宪虞影陈明杰危凤
- 关键词:1-己烯热裂解自由基反应机理选择性
- 正己烷热裂解链式反应机理和选择性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柱塞流连续流动管式反应器,考察了正己烷在923K下的热裂解反应。结果表明,主要产物包括C1~C4烷烃、C2~C5烯烃、异己烷、焦炭和H2。根据产物种类和选择性分布,建立了正己烷热裂解的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模型,并对所含各基元反应的选择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 赵迎宪危凤虞影陈明杰
- 关键词:正己烷热裂解自由基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