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C0046M)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周本江杨立军雷霖陈熙向征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学院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陇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吸虫
  • 5篇并殖吸虫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寄生
  • 2篇寄生虫
  • 2篇丰宫并殖吸虫
  • 2篇感染率
  • 1篇大学生
  • 1篇带绦虫
  • 1篇滴虫
  • 1篇第二中间宿主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电镜扫描
  • 1篇形态学
  • 1篇雄虫
  • 1篇畜牧
  • 1篇畜牧业
  • 1篇旋毛虫

机构

  • 1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大理学院
  • 1篇陇川县疾病预...
  • 1篇普洱市疾病预...

作者

  • 11篇周本江
  • 5篇杨立军
  • 3篇陈熙
  • 3篇向征
  • 3篇雷霖
  • 2篇杨照青
  • 1篇申丽洁
  • 1篇王红
  • 1篇万雅芳
  • 1篇夏荣济
  • 1篇杨斌斌
  • 1篇段启祥
  • 1篇陈连勇
  • 1篇李翠英
  • 1篇杨振兴
  • 1篇王文林
  • 1篇师敏
  • 1篇高忠萱
  • 1篇郑汝成

传媒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国际医学寄生...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毛虫雄虫对雌虫生殖力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旋毛虫雄虫存活时间及其对雌虫生殖力的影响,并从形态学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2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和C等3组,分别为10、6和6只。A组每鼠以600个幼虫囊包经口感染后,第5、10、20及30天从肠腔中获取成虫,计数雌雄比例。取5日龄成虫经口感染B、C两组小鼠,B组每鼠同时感染70条雌虫和30条雄虫,C组每鼠仅感染70条雌虫,感染后30d处死,比较两组小鼠的雌虫生殖力指数(RCI)。戊二醛固定不同日龄的雄虫,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生殖器官变化。结果A组小鼠感染后20d,肠腔内的雄虫数量略多于雌虫(雌虫:雄虫=1:1.3);感染后30d,雄虫数量显著高于雌虫(雌虫:雄虫=1:8.5)。B、C两组小鼠RCI值分别为(154.90±2.62)和(13.7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26,P<0.01)。扫描电镜观察,5日龄雄虫交配附器的叶状小片伸展、直立,生殖孔暴露;20日龄雄虫交配附器的叶状小片皱缩、坍塌,掩盖生殖孔。透射电镜观察,5、10日龄雄虫输精管内见大量成熟精子;20、30日龄雄虫睾丸内仅见少量未成熟精子。结论雄虫可存活一个月以上;5日龄雌雄虫和5日龄单性雌虫均能经口感染小鼠,而且前者生殖力显著高于后者。
向征周本江
关键词:旋毛虫雄虫生殖力
曼谷并殖吸虫的研究进展
2011年
曼谷并殖吸虫自命名至今已有40多年,期间的研究涵盖虫卵、囊蚴、后尾蚴、成虫,第二中间宿主和实验终宿主的种类与分布、大体形态、超微结构、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等诸多方面,但也遗留下一些空白和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综述了曼谷并殖吸虫的形态学与非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曼谷并殖吸虫提供参考。
万雅芳周本江
关键词:并殖吸虫形态学
云南省并殖吸虫虫种分类与分布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气候等生态条件致使并殖吸虫的种类众多,分布范围广泛.文献记载云南省有11种并殖吸虫流行,但其中只有7种有较详细的形态描述,真正有可靠分类学依据的只有4种,其余虫种的可靠性和独立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该文综述了云南省历年来并殖吸虫的分类研究进展,提出形态生活史分类是非形态生活史分类研究的基础,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并殖吸虫的分类更加客观和准确.
杨振兴周本江
关键词:并殖吸虫
陇川县与洱源县少数民族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被引量:3
2008年
调查云南省陇川县和洱源县少数民族居民181人,寄生虫感染80人,感染率44.20%。其中肉孢子虫感染率为28.72%、钩虫感染率16.02%、蛔虫感染率2.76%、鞭虫感染率2.21%、绦虫感染率0.55%、毛圆线虫感染率2.21%。不同年龄、不同民族居民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段启祥师敏杨树生杨立军向征夏荣济申丽洁周本江雷霖陈熙王红王文林王玉杨照青
关键词:少数民族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
景洪市肺吸虫病流行区20年后的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景洪市肺吸虫病流行区20年后疫区疫情变化和溪蟹的自然感染情况。方法从原流行区采集溪蟹,鉴定种类,用研磨水洗沉淀法、生物体视显微镜检查囊蚴或脱囊蚴并计数。将本次检查结果与周本江等1989年报告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该流行区的纵向变化结果,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从原流行区共采集溪蟹474只,经鉴定全为景洪溪蟹;从溪蟹体内共检获95个囊蚴,经分类鉴定全部为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并通过感染实验动物家猫获得成虫加以证实。溪蟹的自然感染率为10.8%,感染度平均为1.86。结论景洪市同一流行区20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溪蟹的种类、肺吸虫的虫种、溪蟹的自然感染率、感染度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强和环境因素的改变所致。
高忠萱郑汝成李林峰周本江
关键词: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囊蚴
云南省绿春县并殖吸虫的初步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2006年分别选择云南省绿春县的大兴、戈奎和牛孔等3个乡镇的山涧溪流中捕获溪蟹69只,用研磨水洗沉淀法分离并殖吸虫囊蚴。仅在牛孔乡的景洪溪蟹(Potamon chinghungense)体内检获并殖吸虫后尾蚴,溪蟹的感染率为27.6%(8/29),未检获囊蚴,平均每蟹感染后尾蚴2.25条。经形态学鉴定为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roliferus)的后尾蚴。首次证实云南省绿春县为丰宫并殖吸虫的分布区。
杨斌斌周本江李如青白中文吴欧保高秀芳
关键词:丰宫并殖吸虫
丰宫并殖吸虫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丰宫并殖吸虫的后尾蚴、不同虫龄的成虫和虫卵,为鉴别虫种提供资料。方法从流行区的溪蟹体内分离丰宫并殖吸虫的后尾蚴,实验感染的大鼠肺虫囊内获取38d和113d成虫及虫卵,经2.5%戊二醛和1%锇酸固定、乙醇脱水及蒸金处理后,用STEREOSCAN-100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后尾蚴的皮棘为单生型,皮棘的形状有2种类型,即尖刀形和鱼鳞形,腹吸盘与体壁邻接处有6个分布对称的小型圆丘状乳突。不同虫龄的成虫皮棘均为典型的丛生型,虫体前中部的皮棘发达和密集,排列规则;体后部的稀疏,排列不规则。看不出虫龄间的皮棘差异。卵壳表面光滑,卵盖与卵壳连接处可见增厚的肩峰状突起,另一端有一小的疣状突起。结论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和成虫的皮棘均具有其特有的形态,但同种的不同个体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皮棘的大小和形态都显示一定的差异。
周本江
关键词:丰宫并殖吸虫电镜扫描
阴道毛滴虫封存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索改进阴道毛滴虫封存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取附属医院妇科门诊阴道毛滴虫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改良的肝浸汤培养基中,加入2ml无菌健康马血清及5×104U/ml青霉素,置37℃培养箱内培养,选取转种3代培养36h的阴道毛滴虫,采用载玻片的包装隔离纸带拖片,经改进的染液染色制片。结果封片标本中虫体分布均匀,伸展好。细胞浆呈淡蓝色,波动膜、轴柱、鞭毛呈蓝色,核红色,核仁紫红色。结论采用本方法制作的阴道毛滴虫封片标本虫体结构清晰,形态特征明显。
陈熙杨立军雷霖周本江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染色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带绦虫分类中的应用
2010年
传统的带绦虫分类是根据成虫和囊尾蚴的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形态相近的虫种鉴别困难。近年来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水平检测带绦虫种间或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若将两者有机结合,虫种鉴别将更加全面和客观。该文综述了PCR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IR-RFLP)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D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带绦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杨立军周本江
关键词:带绦虫分子生物学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猪带绦虫
肉孢子虫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陈连勇周本江李翠英杨立军杨照青
关键词:肉孢子虫流行病学经济损失感染率寄生虫畜牧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