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部委预研基金(51411040105DZ0141)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杨银堂汪家友肖斌娄利飞李跃进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单壁
  • 1篇单壁碳纳米管
  • 1篇等离子体刻蚀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电子回旋共振
  • 1篇电子结构
  • 1篇碳纳米管
  • 1篇铁电
  • 1篇铁电薄膜
  • 1篇铁电薄膜材料
  • 1篇子结构
  • 1篇钛酸铅
  • 1篇锆钛酸铅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刻蚀
  • 1篇PZT
  • 1篇ECR
  • 1篇掺硼

机构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2篇杨银堂
  • 1篇石立春
  • 1篇李跃进
  • 1篇娄利飞
  • 1篇宋久旭
  • 1篇肖斌
  • 1篇刘红霞
  • 1篇汪家友

传媒

  • 1篇电子器件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ZT铁电薄膜材料的ECR等离子体刻蚀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以SF6和SF6+Ar为刻蚀气体,采用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刻蚀工艺成功地对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锆钛酸铅铁电薄膜进行了有效的刻蚀去除.研究了不同气体总流量、混合比、微波功率等因素对刻蚀速率的影响,指出当气体混合比约为20%时,刻蚀速率达到最大值.锆钛酸铅铁电薄膜表面组份XPS能谱分析曲线表明,在SF6和SF6+Ar气体中,被刻蚀后样品的Pb含量大大减少,TiO2的刻蚀是限制锆钛酸铅铁电薄膜刻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娄利飞肖斌汪家友杨银堂李跃进
关键词: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刻蚀锆钛酸铅
掺硼锯齿型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研究掺硼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对可能存在掺杂方式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掺硼碳纳米管最可能的存在结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不同掺杂浓度的最可能存在掺杂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碳纳米管的能带间隙呈现增大的趋势。
宋久旭杨银堂刘红霞石立春
关键词:掺硼电子结构单壁碳纳米管第一性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