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石化前瞻性项目(5220589)
作品数:
1
被引量:13
H指数:1
相关作者:
蒋海燕
杨小秋
施小斌
龙幼康
石红才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石化前瞻性项目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天文地球
主题
1篇
热演化
1篇
褶皱
1篇
褶皱带
1篇
裂变径迹
1篇
隆升
1篇
隆升剥蚀
1篇
镜质组
1篇
镜质组反射率
1篇
构造-热演化
1篇
鄂西渝东
1篇
剥蚀
机构
1篇
中国科学院
1篇
中国科学院研...
1篇
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1篇
石红才
1篇
龙幼康
1篇
施小斌
1篇
杨小秋
1篇
蒋海燕
传媒
1篇
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1篇
2011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鄂西渝东方斗山-石柱褶皱带中新生代隆升剥蚀过程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2011年
利用磷灰石与锆石(U-Th)/He年龄与磷灰石裂变径迹(AFT)、镜质组反射率(Ro)一起模拟了鄂西渝东方斗山-石柱褶皱带侏罗纪以来的构造热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约13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研究区达到最高古地温,此后为持续抬升冷却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与Ro表明自晚侏罗世以来不整合面剥蚀厚度可达3500 m.结合(U-Th)/He与Ro数据的反演结果揭示自约130 Ma开始抬升冷却后可分为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快速冷却一缓慢冷却-快速冷却,在晚侏罗世晚白垩世(±130~70 Ma)抬升冷却速率为0.75~1.0℃/Ma;晚白垩世到始新世晚期(70~45 Ma)为较平静期,冷却速率为0.33~0.4℃/Ma;自始新世末(±45 Ma)以来冷却速率为0.9~1.1℃/Ma.它们分别与中上扬子三叠纪以来的三次重要构造变革时期相对应,这为造山带构造演化分析提供有力佐证.
石红才
施小斌
杨小秋
蒋海燕
龙幼康
关键词:
构造-热演化
鄂西渝东
裂变径迹
镜质组反射率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