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7B01)

作品数:40 被引量:156H指数:8
相关作者:崔海峰叶子弘俞晓平柯卫东张雅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学院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种质
  • 10篇种质资源
  • 7篇茭白
  • 7篇荸荠
  • 6篇黑粉菌
  • 5篇性状
  • 5篇基因
  • 4篇蔬菜
  • 4篇子莲
  • 3篇选育
  • 3篇蔬菜种质资源
  • 3篇水生蔬菜
  • 3篇农艺
  • 3篇种质资源保护
  • 3篇基因组
  • 3篇菜种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多态性分析
  • 2篇栽培

机构

  • 1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1篇武汉市蔬菜科...
  • 4篇武汉大学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重庆文理学院
  • 3篇武汉市农业科...
  • 2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计量科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广西作物遗传...
  • 1篇建宁县农业局
  • 1篇洪泽县水产局
  • 1篇金华市农业科...

作者

  • 13篇叶子弘
  • 13篇崔海峰
  • 10篇柯卫东
  • 9篇俞晓平
  • 7篇刘玉平
  • 7篇黄来春
  • 7篇李双梅
  • 7篇张雅芬
  • 6篇李峰
  • 6篇彭静
  • 5篇钟兰
  • 4篇刘义满
  • 4篇李明华
  • 4篇朱红莲
  • 4篇胡中立
  • 4篇周凯
  • 4篇黄新芳
  • 4篇刁英
  • 3篇应荣
  • 3篇郑兴飞

传媒

  • 16篇长江蔬菜
  • 5篇中国蔬菜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计量学院...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种子
  • 1篇生物技术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计量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9篇2016
  • 14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芡产业化发展及栽培、加工技术介绍
2015年
柯卫东男,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水生蔬菜行业计划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多项,《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长江蔬菜》编委,长期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在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新品种选育、微型种苗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有创造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水生蔬菜学科建设及产业发展。
刘洪黄新芳
关键词:水生蔬菜蔬菜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繁殖技术研究副所长
菰黑粉菌分离方法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以龙茭2号正常茭为材料,分别采用切片、研磨2种方法分离菰黑粉菌,并通过形态观察及ITS-5.8S r DNA序列克隆测序确认。结果表明,对膨大茎进行切片或研磨均能分离得到菰黑粉菌,其ITS序列大小在750 bp左右,通过NCBI比对分析确认,其中研磨法对新鲜组织的分离效率更高。
曹乾超张雅芬崔海峰俞晓平叶子弘
关键词:茭白ITS
菰黑粉菌转录调节因子Rbf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研究菰黑粉菌的形态转换机制及灰茭形成机理,利用菰黑粉菌的转录组数据,分别从正常茭白中的菰黑粉菌(MT型)和灰茭中的菰黑粉菌(T型)中扩增得到Rbf1基因及开放阅读框序列。结果表明,2种菰黑粉菌的Rbf1基因序列相同,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281 bp,无内含子,NCBI中blast及进化分析表明,菰黑粉菌Rbf1基因与玉米黑粉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另外,菰黑粉菌不同生长阶段的Rbf1基因的表达量检测结果发现,Rbf1基因在菌丝生长前后表达量有显著差异,在菌丝生长12 h后表达量明显升高,表明Rbf1基因在菰黑粉菌的菌丝形成及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胡鹏张雅芬崔海峰俞晓平叶子弘
关键词:菌丝生长
菰黑粉菌中Ueubc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茭白是我国第二大水生蔬菜,它的形成与其内生真菌菰黑粉菌的侵染密切相关。根据菰黑粉菌转录组数据库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扩增获得Ueubc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Ueubc2是玉米瘤黑粉菌中ubc2的同源基因,编码蛋白含有SAM、RA、SH3结构域,作用于MAPK信号通路。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Ueubc2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在融合生长过程中Ueubc2上调表达,并在菌丝形成时其表达量最大,随着菌丝生长表达量逐渐降低,表明其在菰黑粉菌真菌二型态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余佳佳张雅芬崔海峰俞晓平叶子弘
湖北地区茭白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被引量:5
2015年
湖北省茭白(Zizania latifolia L.)栽培历史比较悠久,主要分布在武汉、潜江、仙桃、鄂州、咸宁、恩施等地区。近年来由于茭白价格高、效益好,湖北省茭白面积呈现稳步扩大趋势,但茭白易感染病虫害,严重影响茭白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调查了湖北地区茭白主要病虫害,并参考相关资料,提出防治措施。
钟兰刘义满李双梅黄来春周凯柯卫东
关键词:水稻胡麻斑病历史比较长绿飞虱肉质茎井冈霉素褐色斑点
子莲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对7份子莲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子莲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强弱为:莲蓬数>花托直径>单粒鲜莲子质量>单个鲜花托质量>平均心皮数>鲜果实横径>结实率>叶柄粗>鲜果实纵径>叶片长半径>叶柄高。其中,莲蓬数、花托直径和单粒鲜莲子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从通径分析结果来看,莲蓬数、单个鲜花托质量、结实率、平均心皮数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花托直径、鲜果实横径、鲜果实纵径、叶柄粗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而叶柄高、叶片长半径、单粒鲜莲子质量对子莲产量的影响则通过直接和间接共同起作用。综合以上分析,提高子莲产量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位面积莲蓬数、单个鲜花托质量、平均心皮数和结实率,同时兼顾花托直径、单粒鲜莲子质量的增加,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朱红莲柯卫东刘玉平彭静黄来春周凯
关键词:子莲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荸荠种质资源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评价筛选被引量:4
2017年
选择球茎高度、球茎横径、球茎脐部凹陷程度、单个球茎质量、小区产量、大果比例6个荸荠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通过大田试验,对105份荸荠种质资源进行了观测和综合评价。变异分析表明,荸荠大果比例、球茎脐部凹陷程度、小区产量变异系数较大,达26.7%~65.4%;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2.996%,分别代表了球茎大小、球茎脐部特征和产量因子,并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24份荸荠优异种质;筛选出的优异资源经聚类分析,分为综合性状优异的凹脐品种类型和平脐品种类型、某些性状存在缺陷的凹脐类型和平脐类型。
李峰孙亚林李明华李双梅黄新芳彭静柯卫东
关键词:荸荠种质资源农艺经济性状主成分分析
荸荠开花习性和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特性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荸荠开花习性和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特性,为荸荠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蹄2号荸荠为材料,观察荸荠茎及花序生长情况,了解荸荠开花规律和雌雄蕊生长情况,并通过显微观察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部位,对比荸荠在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后的结子情况。【结果】同一花茎的花序雌、雄蕊分别在花茎约长37.00和46.90 cm时达到盛期,两者平均高度差为9.84 cm,时间差为28.5 h;上午9:00~11:00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最佳时段,授粉雌蕊约7.0 h后迅速萎蔫;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子率明显高于自然授粉的结子率,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子率为43.0%,自然授粉的结子率仅为15.5%。【结论】人工辅助授粉可大幅度提高荸荠结子率,且荸荠两性花的特性和雌、雄蕊生长及盛期均存在时间差,是荸荠开展人工辅助授粉的关键因素。
欧昆鹏何芳练江文高美萍陈丽娟曾媛王艳张尚文
关键词:荸荠人工辅助授粉自然授粉
双季茭白品种浙茭7号的选育被引量:8
2015年
浙茭7号是从梭子茭优良变异品种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较梭子茭矮小,适宜在浙江省中部以北平原地区种植;孕茭适温18-28℃;秋季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采收秋季茭白,比梭子茭早4-5 d;春季4月初到6月初采收夏季茭白,比梭子茭早6-7 d;秋茭产量约1 368.0 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45%和10.44%,夏茭产量约2 718.8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54%和12.83%。
邢阿宝崔海峰俞晓平张尚发郑寨生叶子弘
关键词:茭白选育
24个荸荠品种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不同地区荸荠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为荸荠品种资源研究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不同地区荸荠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从100条RAPD引物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理想的引物15条,共扩增出83条清晰带,其中多态性带为61条,多态性比例为73.5%。24个荸荠地方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976~0.6757,平均为0.3048;UPGMA聚类分析可将24份荸荠品种分为5组,其中第4组又可分为两个亚组,野生荸荠单独归为一亚组。【结论】24份荸荠品种的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亲缘关系较近,但部分不同地区栽培品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
江文蔡炳华陈丽娟欧昆鹏郭畅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荸荠RAPD聚类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