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52009)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晖温胜男王影包细簪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温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叙事
  • 3篇冬夜
  • 3篇旅人
  • 3篇卡尔维诺
  • 3篇后现代
  • 2篇叙事结构
  • 2篇殖民语境
  • 2篇身份
  • 2篇身份认同
  • 2篇自我
  • 2篇文学批评
  • 2篇西方文学
  • 2篇西方文学批评
  • 2篇后殖民
  • 2篇后殖民语境
  • 2篇《福》
  • 1篇帝国
  • 1篇独白
  • 1篇叙事策略
  • 1篇叙事节奏

机构

  • 11篇扬州大学
  • 8篇温州大学

作者

  • 14篇黄晖
  • 2篇温胜男
  • 1篇包细簪
  • 1篇王影

传媒

  • 3篇淮阴工学院学...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2篇盐城工学院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阴山学刊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法国研究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扬州职业大学...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年份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略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叙事行进方式
2009年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叙事行进方式,进而探索卡尔维诺对小说形式创新所做的努力及其意义,文章认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卡尔雏诺探索形式创新的典型文本,其独特的叙事行进方式使小说的创作达到空前的自由。
黄晖
关键词:卡尔维诺后现代主义
二元对立关系模式的解构与重构——解读库切的小说《福》被引量:3
2010年
库切将小说《福》的写作立场置于南非的后殖民语境中,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了后现代重写。库切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策略,消解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用语言所构建的历史真实感,揭露了历史写作中的权力结构,从而形成了对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颠覆的主题。从对二元对立关系模式的解构这一特定视角,库切的这种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文学解构,可以说是一种非殖民地化的书写行为。
黄晖包细簪
关键词:《福》后殖民语境叙事策略
语义场: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叙事代码
2012年
文章以卡尔维诺的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为研究文本,以佛克马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从语义场这一特定视角来论述小说后现代叙事代码的运用。通过存在于文本中的五个语义场——同化、加倍与排列、感觉、运动、机械化,探索卡尔维诺对小说形式创新所做的努力及其意义。
黄晖温胜男
关键词:卡尔维诺语义场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叙事结构
2012年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叙事结构,进而探索卡尔维诺对小说形式创新所作的努力及其意义。《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卡尔维诺探索小说形式创新的典型文本,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小说创作达到空前的自由。
黄晖温胜男
关键词:卡尔维诺叙事结构晶体
《抵达之谜》:混杂身份的解构与重构被引量:1
2011年
从后殖民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来研究英国作家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对自身迷失在多元文化时代的混杂身份所进行的解构与重构。奈保尔不断地寻求自我文化身份和文学创作定位,经历了一系列的痛苦裂变,最终将身份定位在某种特定的混杂文化之中,这种定位既有妥协的成分同时又是后殖民作家们摆脱危机、寻求认同的唯一出路。
黄晖
关键词:身份认同解构
疯癫的沉默与理性的独白——解读福柯的《疯癫与文明》被引量:18
2010年
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所关注的并不是对于疯癫的治疗,而是要对疯癫进行考古学式的研究,要追问关于疯癫的知识和话语的历史建构过程。福柯认为,疯癫的历史只是一场理性的独白,疯癫自身却是沉默的。文章从分析福柯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知识考古学方法入手,通过考察福柯对人类社会中疯癫历史的真实再现,揭示了福柯对历史理性的颠覆和对传统历史观的瓦解。
黄晖
关键词:疯癫知识考古学
《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艺术被引量:1
2012年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艺术,进而探索帕慕克对小说形式创新所做的努力及其意义。《我的名字叫红》是帕慕克探索小说形式创新的典型文本,其独特的叙事行进方式使小说的创作达到空前的自由。
黄晖
关键词:帕慕克叙事语言叙事节奏叙事视角叙事时间
论假想敌与卡夫卡创作思想的关系
2012年
对卡夫卡笔下的父亲形象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探寻卡夫卡形成假想敌创作思想的各种因素,并通过分析克尔凯郭尔对卡夫卡的影响以及卡夫卡对克尔凯郭尔的批判,来探究卡夫卡假想敌思想的形成根源。
黄晖
关键词:假想敌父亲
镜子阶段与自我身份认同——解读艾丽斯·沃克的小说《拥有快乐的秘密》
2012年
运用拉康的镜子阶段理论,对艾丽斯.沃克的小说《拥有快乐的秘密》中的女主人公塔希自我身份认同的历程进行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塔希的自我意识的苏醒过程,揭示出后现代文化语境中黑人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人物形象的文化原型意义。
黄晖
关键词:映象身份认同
《无名的裘德》研究在西方
2013年
着重研究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在西方评论界的接受历程,结合哈代研究的整体脉络,重点分析了现实主义与社会文化等各种批评视角的不同解读路径,并对这些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目的在于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黄晖
关键词:西方文学批评《无名的裘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