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Z021)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傅荣钟振东游晓波曾慧蒋海越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阿坝州金川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羟基磷灰石复合聚乳酸可吸收螺钉的力学及生物降解性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将聚乳酸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可提升植入体的力学性能、理化性能。目的:应用犬股骨外髁骨折内固定模型,观察羟基磷灰石复合聚乳酸骨折内固定螺钉修复股骨外髁松质骨骨折的效果。方法:手术制备42只比格犬双侧股骨外髁骨折模型,左侧采用羟基磷灰石复合聚乳酸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作为实验组,右侧采用单纯聚乳酸螺钉内固定作为对照组。置入后2,4,8,12,24,36,48周获取标本,X射线观察骨折恢复情况,取股骨和螺钉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检测螺钉质量、抗弯强度和重均分子质量,计算生物吸收率、强度衰减率和生物降解率。结果与结论:置入后2-48周,双侧骨折区内固定良好,新骨生长良好,实验组螺钉生物吸收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置入后2,4周螺钉抗弯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置入后2-48周螺钉生物降解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标本病理变化相似,置入后48周,骨折均愈合,骨组织重建良好。表明羟基磷灰石复合聚乳酸可吸收螺钉具备良好的内固定疗效和生物相容性,其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优于单纯聚乳酸螺钉。
- 傅荣游晓波钟振东李焰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
- 生物可降解膜材料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防肠粘连的可吸收材料,并探讨该材料对家兔术后肠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和B组(实验组),每组24只。B组家兔复制腹壁缺损/盲肠损伤模型,于损伤腹壁表面缝合可吸收生物膜;A组家兔制作腹腔切割假手术以作对照。分别于术后3、7、30天各处死动物8只取样,观察腹壁处肠粘连情况;另取适当大小的粘连处组织,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A组比较,B组家兔肠粘连率明显降低,粘连处炎症、水肿、组织异常增生等病变显著减少。结论研究用可吸收医用生物材料能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并有良好的操作性。
- 曾慧钟振东傅荣
- 关键词:肠粘连
- 甲床解剖重建术治疗足拇趾顽固性趾嵌甲症伴甲畸形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床解剖重建术治疗足拇趾顽固性趾嵌甲伴严重的趾甲畸形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门诊采用甲床解剖重建术术式进行治疗的顽固性趾嵌甲症14例患者(18只脚趾),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2年,无复发。总有效率达100%。结论甲床解剖重建术可作为治疗足拇趾顽固性趾嵌甲症伴甲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曾慧朱学芳钟振东傅荣
- 关键词:嵌甲
- 羟基磷灰石(HA)复合聚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修复犬股骨骨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本动物实验采用比格犬股骨骨折内固定模型,考察迪康可吸收聚乳酸(PDLLA)骨折内固定螺钉对股骨外髁松质骨骨折修复的影响。方法 42只比格犬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术后2、4、8、12、24、36、48周,每组6只动物。手术复制股骨外髁骨折模型,左侧(实验组)采用可吸收复合螺钉内固定,右侧采用PDLLA骨折螺钉内固定。术后各时间段处死受试犬,X摄片观察骨折恢复情况,解剖取股骨和螺钉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同时检测螺钉质量、抗弯强度和重均分子量,计算生物吸收率、强度衰减率和生物降解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术后2周时所有动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吸收复合螺钉和PDLLA螺钉治疗的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可吸收复合螺钉的初始抗弯强度及植入前12周时高于PDLLA螺钉,生物降解较PDLLA螺钉缓慢。结论实验提示可吸收复合螺钉具备良好的内固定疗效和生物相容性,其在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方面较PDLLA螺钉具备一定优势。
- 杜丽平钟振东傅荣
- 关键词:骨折愈合植入体
- 残耳软骨细胞诱导脂肪来源干细胞体外软骨形成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残耳软骨细胞能否在体外模拟软骨诱导微环境,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cells,ADSCs)向软骨分化并形成软骨样组织。方法取外耳再造术中废弃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残耳软骨组织与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分别收集第2代残耳软骨细胞与第3代ADSCs,以3∶7比例混合培养作为实验组(A组),单纯残耳软骨细胞和单纯ADSCs作为对照(分别为B组和C组)。取各组细胞1.0×106个离心培养获得细胞球后,体外培养28 d,大体观察各组细胞球取材时的外观变化,测量湿重;阿利辛蓝比色法检测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RT-PCR检测各组标本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Aggrecan)mRNA表达;并行HE、甲苯胺蓝、番红O组织学观察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体外培养28 d后,A、B组标本形成白色半透明圆盘状组织块,表面光滑,弹性可;C组标本组织块有明显收缩,呈黄色球状,无弹性。A、B组标本湿重及GAG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0 3,P=0.068 7;t=1.861 4,P=0.062 7)。RT-PCR检测示A、B组标本均可见Ⅱ型胶原与Aggrecan mRNA条带清晰表达,C组未见明显表达;A、B组Ⅱ型胶原与Aggrecan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7 6,P=0.144 9;t=1.519 5,P=0.128 6)。组织学观察示:A组与B组细胞球标本形成了大量软骨陷窝样结构,细胞外基质均有不同程度染色;C组细胞球标本组织内主要为纤维性成分,未见软骨陷窝,细胞外基质染色阴性。A、B组可见在软骨陷窝周围有不同程度棕黄色沉淀即Ⅱ型胶原表达,C组未见明显表达;A、B组灰度值显著低于C组(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1 5,P=0.097 0)。结论残耳软骨细胞可在体外独立模拟软骨诱导微环境,促进ADSCs软骨定向分化并形成软骨组织。
- 蔡震潘博林琳蒋海越庄洪兴游晓波傅荣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细胞球共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