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9040)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顾晓华西鹏牛淑青高芬刘剑虹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聚乙二醇
  • 6篇二醇
  • 3篇乙二醇
  • 3篇乙二醇单甲醚
  • 3篇相变
  • 3篇聚乙二醇单甲...
  • 2篇相变材料
  • 2篇相变储能
  • 2篇共聚
  • 2篇固相
  • 1篇蛋白石
  • 1篇乙烯基
  • 1篇英文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色值
  • 1篇石墨
  • 1篇炭黑
  • 1篇特性黏度
  • 1篇膨胀石墨
  • 1篇黏度

机构

  • 8篇齐齐哈尔大学
  • 5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三房巷集...

作者

  • 8篇顾晓华
  • 5篇西鹏
  • 4篇高芬
  • 4篇牛淑青
  • 3篇刘剑虹
  • 2篇段玉情
  • 1篇康丁
  • 1篇程博闻
  • 1篇李世伟

传媒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合成纤维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含有乙烯基具有固-固相变性能的大单体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分子设计,把具有固-液相变性能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的端羟基改性为具有乙烯基碳碳双键的大单体,形成一种可以与任意含有乙烯基双键的骨架材料进行自由基共聚合的具有高相变焓的固-固相转变单体材料。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大单体的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射线散射仪(WAXD)和偏光显微镜(POM)、热失重(TG)表征并分析了MPEG的热性能及其结晶情况。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单体具有稳定的分子结构、良好的结晶性能、高相变焓,热稳定性良好。从而为聚乙二醇类的固-液相变材料在固-固相变材料的应用领域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西鹏顾晓华牛淑青高芬
关键词:聚乙二醇单甲醚共聚合固-固相变
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利用膨胀石墨孔隙结构的高吸附特性,采用真空浸润法,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吸附于膨胀石墨的孔隙结构中制备出了一系列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导热系数测试仪对膨胀石墨以及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表观形貌、吸附机理、相转变特性与导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膨胀石墨表面具有丰富的蠕虫状孔隙结构,其疏松多孔的结构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后的石墨表面未发现聚乙二醇的残留;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复合材料具有类似的红外吸收光谱;实测的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及相变焓值比理论计算值要高,材料在相变温度下发生了固-固相转变;膨胀石墨的加入有效提高了聚乙二醇相变单元的能量存储效率。
康丁西鹏段玉情顾晓华程博闻
关键词:相变材料聚乙二醇膨胀石墨
PEG-沸石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物质,沸石为骨架的PEG-沸石固-固相变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测试手段对PEG-沸石固-固相变材料的结构、相变行为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PEG的分子量,可以得到不同相变焓和不同相变温度的PEG-沸石固-固相变材料,其相变焓可达105.41J/g,热稳定性良好,起始分解温度高于300℃。
顾晓华李世伟郑兵刘剑虹
关键词:聚乙二醇沸石固-固相变材料
高效吸热PET的制备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将改性的纳米高吸热剂炭黑(CB)添加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PET-CB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热态偏光显微镜(POM)、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PET-CB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在复合材料中分散良好;复合材料比纯PET的分解温度提高了1.08°C;PET-CB纳米高吸热材料的吸热性能良好,能有效节约能源。
顾晓华高芬
关键词:炭黑节能
一种高分子相变发光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2010年
利用聚对苯二甲酰氯对聚乙二醇端基进行改性,制备出了聚乙二醇端基活化产物PEG-PTC,然后将其作为配体,通过化学键连接上功能性的发光基团(发光基团的构成主要以稀土铕为中心),合成了带有新型配体PEG-PTC的和1,10-邻菲口罗啉的稀土铕-聚乙二醇型配合物。通过配体、配合物的红外光谱、DSC、TG等的测试,对其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有新型配体PEG-PTC的稀土铕-聚乙二醇型的配合物不仅具有相变功能,同时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新型配体与稀土离子的激发态能级间具有较好的能级匹配,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西鹏顾晓华刘剑虹牛淑青
关键词:稀土聚乙二醇相变储能发光
一种新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英文)
2009年
从苯甲醛甘油缩醛出发,经聚乙二醇单甲醚端基改性,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含有双羟基并带有MPEG相变单元的新型单体,并通过逐步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通过红外、核磁、DSC表征了制备的新型相变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相变行为。结果表明该相转变材料拥有较好的相转变特性。
顾晓华西鹏牛淑青高芬
关键词:相变聚乙二醇单甲醚共聚物
一种MGPM/Opal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及结晶行为
2011年
采用含有相变单元的单体缩聚法合成了侧链含有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的新型固-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相变共聚物缩写名称为(MGPM)/蛋白石(opal)),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POM)、热重(TG)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晶结构、结晶行为、结晶形态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纳米材料蛋白石的加入改善了MPEG的结晶行为,提高了聚合物的结晶速率。蛋白石的添加量为0.7%时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聚合物的结晶度,相变焓值最高达到109.07 kJ/g,比纯MPEG的熔融焓值提高了10.578 J/g,结晶焓值提高了8 J/g,热稳定性良好。
顾晓华西鹏段玉情高芬刘剑虹
关键词:聚乙二醇单甲醚蛋白石相变
Ti系催化剂对纤维级PET切片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不同含量的Ti系催化剂制备了纺丝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通过乌氏黏度仪、差式扫描量热仪(DSC)、色差仪、气相色谱等仪器测试了影响PET切片质量的性能指标,包括特性黏度、熔点、色相(L值、b值、a值)、端羧基含量、二甘醇和间苯二甲酸(IPA)含量。结果表明,Ti系催化剂的含量对纺丝用PET切片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色相b值的影响比较大。
顾晓华牛淑青刘仁秋
关键词:PET切片特性黏度色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