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34-3)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34-3)
-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 相关作者:臧家业陈军辉郑立王小如李鑫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近岸海水中的全氟化合物
- 1.引言近年来,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日益成为环境科学关注的热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可随地球水循环过程最终汇集于海洋之中,而海洋水体则成为PFCs污染物的主要环境污染受...
- 李鑫陈军辉蒋凤华郑立王小如
- 文献传递
- 不同缓冲体系对毛细管电泳法分离15种核苷类化合物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0
- 2011年
- 对毛细管电泳法分离15种核苷类化合物所用的不同缓冲液体系进行了系统比较,确定不同模式毛细管电泳法分析多种核苷类化合物的最适合背景缓冲液体系(BGE)。分别以四硼酸钠、磷酸氢二钠、乙酸钠、碳酸氢钠、乙酸铵和乙二胺(DEA)为背景电解质,对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毛细管电泳-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CE-ESI-TOF/MS)以及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KC)3种模式进行比较,并对其中几种优势缓冲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ZE模式下使用四硼酸钠和磷酸氢二钠缓冲体系无法同时分离15种核苷类化合物,因此只适用于分析核苷类化合物数量较少的样品。而使用含有2%丙酮的300 mmol/L DEA能完全分开15种核苷类化合物,且分辨率和峰形良好。MEKC模式下,以25 mmol/L磷酸氢二钠(添加70 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缓冲盐的分离结果最佳,并且此方法能成功应用于海洋生物海葵中核苷类化合物的分离。CE-ESI-TOF/MS分析中,以20 mmol/L乙酸铵(pH 10.0)为背景电解质,正离子模式检测,15种核苷类化合物的质谱信号均良好,检测灵敏度明显优于文献中报道的使用DEA缓冲体系的结果。本研究阐明了不同缓冲体系对15种核苷类化合物分离的适用性,为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复杂基质中多种核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史倩陈军辉李鑫曹为郑立臧家业王小如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