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课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课题

作品数:33 被引量:336H指数:12
相关作者:马玉芬辛渝邢文渊石玉刘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新疆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气候
  • 6篇气温
  • 6篇降水
  • 5篇气候特征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气象
  • 4篇风能
  • 4篇风能资源
  • 4篇MODIS
  • 4篇值模拟
  • 3篇地表
  • 3篇地形
  • 3篇湿润指数
  • 3篇土壤
  • 3篇气象因子
  • 3篇小气候
  • 3篇南疆
  • 3篇暴雨
  • 2篇地表湿润指数
  • 2篇地形敏感性试...

机构

  • 12篇中国气象局
  • 11篇新疆气象局
  • 4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新疆大学
  • 3篇和田地区气象...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乌鲁木齐市气...
  • 2篇干旱半干旱区...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拜城县气象局
  • 1篇石河子气象局
  • 1篇和田地区气象...
  • 1篇丰县气象局
  • 1篇新疆新能源研...

作者

  • 6篇辛渝
  • 6篇邢文渊
  • 6篇马玉芬
  • 5篇石玉
  • 4篇刘海涛
  • 4篇吉春容
  • 3篇师庆东
  • 3篇赵玲
  • 3篇邹陈
  • 3篇李元鹏
  • 3篇肖继东
  • 3篇王铁
  • 3篇范子昂
  • 3篇李新建
  • 3篇陈洪武
  • 2篇张向军
  • 2篇杨莲梅
  • 2篇赵逸舟
  • 2篇张广兴
  • 2篇李聪

传媒

  • 8篇沙漠与绿洲气...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干旱区研究
  • 2篇中国沙漠
  • 2篇高原气象
  • 2篇草业科学
  • 2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陕西气象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水电与新能源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次强天气过程天山地形方案的敏感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为定量研究天山山脉地形对新疆强降水天气的影响作用,用WRFV3.1模式对2009年5月24日夜间至26日夜间新疆地区自西向东出现的降水、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改变天山山脉的地形高度设计了一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①天山山脉的地形作用是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在天山山区形成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地形的升高,降水分布更不对称,更不均匀,雨带在天山迎风坡一侧的带状分布特征越明显,迎风坡一侧的降水量极值越大;地形的抬升作用对暴雨在山脉迎风坡一侧的降雨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对其雨带分布也有显著影响。②天山山脉对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西南暖湿气流有明显的分流与阻挡作用;天山山脉将西南暖湿气流分为南北两支,使北支的水汽混合比极大值减小,湿区范围增大;使南支的水汽混合比极大值增大,湿区范围增大。③天山山脉的地形抬升作用为"5.25"强降水过程在天山山区发生暴雨天气创造了水汽的垂直上升运动条件,对昆仑山北坡暖湿气流的垂直上升运动也有一定的贡献作用。④天山山脉地形对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直至天山山脉北侧的气流有明显的阻挡与减缓作用,对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汗腾格里峰北坡强风带的形成有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地形高度越高,产生垂直运动的地形抬升机制越强,地形强迫抬升作用产生的垂直上升运动越剧烈。⑤天山山脉明显地减轻了寒潮天气过程中南疆塔里木盆地的降温幅度,对准噶尔盆地北部的寒潮降温幅度也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对塔里木盆地的"保温"作用较准噶尔盆地明显。
马玉芬赵玲赵勇
关键词:数值模拟地形暴雨大风
乌-昌地区近50a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2013年
湿润指数是农业和农业气候区划中的重要参考指标,能客观地反映某一地区水热平衡状况,是评价地表干湿状况的重要指标。基于乌-昌地区9个气象站点的历史气候数据,分析了1963—2012年该地区湿润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0 a间,乌-昌地区湿润指数表现为中间高、两头低,总体略上升趋势;同时湿润指数随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
石玉邢文渊李聪
关键词:湿润指数
新疆太阳总辐射资料的均一性检验与气候学估算式的再探讨
根据新疆105个气象台站的"元数据",在对12个辐射站的逐月日照百分率与月总辐射资料序列进行质量控制检验的基础上,对无效值与缺测值进行了插补订正,继而以POTTER非均一性客观检验手段对资料序列进行了非均一性检测,同时以...
辛渝赵逸舟毛炜峄李元鹏王晓梅何亚萍
关键词: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
文献传递
哈密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5
2010年
利用2002—2008年哈密环境监测站监测资料和气象站同步观测资料,对哈密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哈密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是首要污染物;冬季和3、4月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污染源以煤烟型、风沙型为主;气温日较差、辐射、风、相对湿度、能见度等气象因子与首要污染物浓度变化存在密切关系,气温日较差、日净地表辐射越大、能见度越好,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空气质量就越好。
屠月青慕彩芸
关键词:空气质量污染浓度气象因子
新疆盐湖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盐湖风电场是规划建设的新风电场,为了更好地利用其风能资源,对盐湖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进行了评估分析。依据测风塔2794号1 a的测风数据,主要分析了年风能参数、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风速频率及风能频率、湍流强度以及风切变指数。结果表明:盐湖风电场风功率密度达到4级;主风向与风能密度分布主方向一致;风能频率主要分布在中等风速段;盐湖风电场的风能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于丽洁
关键词:风能密度
天山中部白杨沟天然林区森林小气候观测与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运用自动气象站对天山中部白杨沟天然林区森林内外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分析晴-多云、阴雨天森林的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季节林冠层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林内均低于林外,平均最高温度林内比林外低2.04℃,平均最低温度林外比林内高1.95℃。冠层相对湿度的平均值较林外高出3.63%,4月相对湿度最大。天山中部白杨沟天然林区森林的防风效果在不同季节均十分显著,各季节平均风速降幅在0.94 m/s以上,冬季的防风效果最好。在春、夏季,林内外土壤温度差值明显增大,且自上而下逐步降低,在秋、冬季节差值较小。
马鸿儒吉春容李新建邹陈袁玉江
关键词:小气候气温土壤温度天然林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气流轨迹模拟被引量:2
2015年
文中采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利用美国NOAA空气资源实验室(ARL)研发的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综合轨迹模式Hysplit,对2011--2012年春季到达塔中气象站上空近地面和海拔5000m两个高度上气流的3天后向轨迹进行了聚类分析。2011--2012年春季,气流轨迹主要有西北路径和西方路径两种。各个高度上两种路径均有出现,但均以西方路径为主,分别占轨迹总数的90、和81%。在2011年春季分别占93和91%,在2012年春季分别为65和88%。随着高度的升高,西方路径比重增大,而西北路径比重减小。本次轨迹模式聚类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定量印证了气流在高空的纬向性传播特征,在近地面与寒潮高压的传输路径有关。
马玉芬李曼琚陈相于晓晶李淑娟辛渝
关键词: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天山中段雪岭云杉森林冬春季小气候特征分析
森林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光、热、水、气等气象要素直接影响森林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生产力。同时,森林改变了下垫面的物理特征,直接影响大气组成、辐射平衡、水热平衡和湍流通量等,对局部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形成特有的小气候特...
吉春容邹陈范子昂李新建袁玉江
关键词:雪岭云杉小气候特征
文献传递
基于ENVI的巴里坤草地动态变化信息提取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250 m的EOS/MODIS数据,结合1:250 000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借助ENVI软件对巴里坤草地变化进行研究,制作掩膜,剔除巴里坤的非草地NDVI信息,只保留草地的NDVI信息,提取巴里坤县2003—2012年连续10 a的草地NDVI信息数据,并以2003年巴里坤草地NDVI为本底数据,计算巴里坤草地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巴里坤草地NDVI差值动态变化较大的主要发生在区间[0.001,0.1)与(-0.1,-0.001],两区间面积合计能占到巴里坤草地面积的90%以上;其次位于区间[0.1,0.2)与(-0.2,-0.1],两区间面积合计占比不到巴里坤草地面积的6%。表明其年际间发生的变化是以微幅变动为主,其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覆盖度较低的荒漠化草地和低盖度草地;NDVI差值动态变化发生较大范围变化的面积占比并不大,表明当地的草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草地NDVI的差值动态变化更能体现出局部区域的细微变化。
邢文渊石玉镨拉提王蕾肖然
关键词:草地
南疆和田地区沙尘暴气候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被引量:5
2011年
运用和田地区气象、社会统计、NCEP/NCAR、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等资料,综合应用统计、气候趋势、小波、突变方法分析了和田地区沙尘暴的气候特征,揭示了沙尘暴多发的地形(貌)、大尺度环流背景、气候要素及人类社会活动等综合因素。结果发现:(1)和田地区沙尘暴日数呈现出下降、减少的趋势,显著突变减少点在1988年,年代际尺度上准25年的周期逐渐缩短为准22年;(2)影响沙尘暴多寡的主因是特殊的地形、地貌,冷空气活动强弱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气候要素中大风日数的减少、平均风速的下降,地温、气温的升高,降水量、积雪日数的增加以及以人为主的社会活动,并结合沙尘暴气候特征和影响成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为防御该地沙尘暴自然灾害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刘海涛屈信军杨新林李晓川
关键词:沙尘暴气候特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