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ZC-I-21)
- 作品数:1 被引量:16H指数:1
- 相关作者:赵昌乔方利吕新刚更多>>
- 相关机构: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北部湾潮波数值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利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08)建立了北部湾及其临近海区潮汐潮流数值模式,模拟了K1,O1,M2和S2这4个主要分潮,分析了模拟的潮汐和潮流分布特征,从潮波能量的角度讨论了琼州海峡对北部湾潮波系统的影响,并给出北部湾潮能的耗散情况。研究表明,北部湾是典型的全日潮海区,K1和O1分潮在南部湾口形成半个旋转潮波系统,无潮点位于越南顺安附近岸边。琼州海峡中的欧拉潮汐余流为西向流,潮余流造成的水通量约为0.034×106m3/s;余流出海峡西口后,先折向北,然后转向南流出湾外。研究海区中两个强潮流区分别位于琼州海峡和海南岛的西侧,同时这也是两个潮能的高耗散区。北部湾的潮能自南部湾口由外海传入,通过西口涌入琼州海峡,到达海峡东口时日潮波的能量已基本耗散殆尽,在海峡内耗散的4个分潮的潮能约为3.33 GW,相当于北部湾潮能耗散量的35%左右。数值试验表明,琼州海峡作为潮能耗散的重要海区,其存在对于北部湾潮波系统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计算了底边界潮能耗散,结果表明在北部湾和琼州海峡,底边界耗散的潮能分别占该海区总耗散的83%和80%。
- 赵昌吕新刚乔方利
- 关键词:潮汐数值模拟琼州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