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8B090500122)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阳建春余春胜刘越强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东北林蛙
  • 1篇多样性
  • 1篇养殖
  • 1篇桥区
  • 1篇人工养殖
  • 1篇温度
  • 1篇两栖
  • 1篇两栖类
  • 1篇林蛙
  • 1篇肥满度

机构

  • 2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广东省昆虫研...

作者

  • 2篇余春胜
  • 2篇阳建春
  • 1篇刘越强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粤北山区东北林蛙人工养殖的越冬情况
2011年
[目的]了解东北林蛙在粤北山区4种不同越冬模式下的越冬情况。[方法]在粤北山区设置室外水陆越冬、室外水越冬、室内旱越冬与室内冷冻箱水越冬4种越冬模式,将东北林蛙分别放在这4种越冬模式下进行越冬管理。记录时间、温度以及东北林蛙的越冬情况;同时,对越冬前后的各组东北林蛙分别进行数量统计与体重测量,计算林蛙在越冬期的体重消耗率和成活率。[结果]室外水陆越冬模式与室外水越冬模式中林蛙成活率仅有40.0%与41.5%,室内旱越冬与冷冻箱水越冬模式中林蛙成活率达到了82.0%与84.5%。[结论]温度、越冬模式以及东北林蛙自身的肥满度是影响东北林蛙在粤北山区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
余春胜阳建春陈小凤
关键词:东北林蛙温度肥满度
广东天井山林场新桥区两栖类多样性初步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2010年6-8月,对广东天井山林场新桥区的两栖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无尾两栖类22种,隶属于5科14属。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454 1,均匀性指数为0.799 2。福建大头蛙、沼水蛙、花臭蛙、黑眶蟾蜍为本区的优势种,而宽头短腿蟾、镇海林蛙、大树蛙等种类数量较少。
刘越强阳建春余春胜
关键词:两栖类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