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90404)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5
相关作者:马殿荣陈温福徐正进唐亮赵明辉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杂草
  • 5篇杂草稻
  • 1篇低温胁迫
  • 1篇淀粉
  • 1篇淀粉酶活性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样性
  • 1篇幼苗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学
  • 1篇生理响应
  • 1篇糖含量
  • 1篇胚轴
  • 1篇群体分化
  • 1篇中胚轴
  • 1篇籽粒
  • 1篇籽粒淀粉
  • 1篇相关序列扩增...
  • 1篇胁迫
  • 1篇酶活性

机构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陈温福
  • 5篇马殿荣
  • 3篇赵明辉
  • 3篇唐亮
  • 3篇徐正进
  • 2篇王嘉宇
  • 2篇苗微
  • 2篇孙健
  • 2篇刘晓亮
  • 2篇丁国华
  • 2篇孔德秀
  • 1篇刘丹
  • 1篇王国骄
  • 1篇高齐
  • 1篇马巍

传媒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of Weedy Rice(O.sativa f.spontanea)in Jilin Province of Northern China
In recent years,weedy rice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serious problem in rice production.On the other hand,wee...
马殿荣
关键词:ORIGINATION
文献传递
杂草稻分类及起源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杂草稻已成为影响全球水稻生产的恶性杂草。关于分类及起源一直是杂草稻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至今尚无定论。杂草稻是指在人工栽培稻田中或稻田周边耕地里,通过种子落粒等对自然环境的极强适应能力而自然繁衍其群体,对稻田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稻属植株或群体。一般可根据形态特性、籼粳亚种属性、栽培型和野生型对杂草稻进行分类。杂草稻可能起源于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基因渐渗、籼粳亚中间杂交和栽培稻种间杂交,部分杂草稻可能是普通野生稻演化成原始栽培稻的过渡形态,栽培稻与杂草稻自然异交可产生更多的杂草稻类型。因此,提出了杂草稻分散起源的假说,认为杂草稻很可能是多次起源,而且杂草稻在不同地区可能是分散起源。对利用籼粳基因组分化和稻属驯化相关基因研究杂草稻起源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
马殿荣孙健赵明辉徐正进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
杂草稻中胚轴伸长动态及其与籽粒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恒温培养箱,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观察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的动态过程,分析杂草稻中胚轴伸长过程中籽粒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发芽后1d到3d,杂草稻中胚轴伸长非常慢,发芽后4d到5d中胚轴伸长加快,发芽后7天中胚轴伸长逐渐停止,其最终长度显著长于辽粳294。杂草稻发芽过程中,籽粒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中胚轴伸长长度与籽粒α-淀粉酶活性、β-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杂草稻发芽初期淀粉酶活性增强,促进了籽粒中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为中胚轴伸长生长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
马殿荣孔德秀刘晓亮高齐丁国华赵明辉唐亮徐正进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中胚轴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
吉林省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近年来,杂草稻在中国北方稻区的危害越来越大,杂草稻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育种资源。利用在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采集到的杂草稻为试验材料,调查了吉林省杂草稻的植物学性状,采用26对SSR引物对吉林杂草稻进行了DNA水平的多态性检测,分析了杂草稻的起源。结果表明:吉林省大部分杂草稻植株高于当地栽培稻,颖壳色共有7种表型,其中以秆黄色居多,赤褐色、黄色、黑褐色、紫黑色、灰黑色和黄褐色相对较少,果皮色以红色果皮为主;大部分杂草稻有芒,芒色以秆黄和赤褐为主;大部分杂草稻易落粒且易倒伏。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26个位点上有21个具多态性,占80.77%。Shannon多样性指数(I)的变异范围在0.2237~1.6357,平均为0.8402。遗传多样性指数(He)的变异范围在0.1107~0.7812,平均为0.4840。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吉林杂草稻与栽培稻、野生稻分成5大类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杂草稻与当地粳型栽培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与籼型栽培稻、临近省区粳型栽培稻、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吉林省杂草稻很可能起源于当地粳型栽培稻,是栽培稻个体间自然杂交等产生的具有落粒特性的退化类型。
马殿荣马巍唐亮孔德秀刘晓亮丁国华赵明辉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群体分化
辽宁省杂草稻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18
2011年
以杂草稻WR03-45和WR03-26为研究材料,以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为对照,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研究了低温胁迫(5℃)对杂草稻幼苗期叶片和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外,杂草稻叶片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相似;杂草稻根系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和脯氨酸的变化规律与对照不同,外渗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相似。低温对WR03-45和丽江新团黑谷的光合系统损伤较小;低温胁迫后,WR03-45细胞膜系统保持完整,膜脂过氧化程度小于其他材料;WR03-45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5℃低温对杂草稻WR03-45伤害较小,表明WR03-45具有较强的苗期耐冷性。
苗微王国骄马殿荣王嘉宇徐正进陈温福
关键词:低温胁迫杂草稻苗期生理响应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47份杂草稻样品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了采集于杂草稻多发地区的47份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旨在从基因的开放式阅读框区域(ORFs)深入研究杂草稻的遗传背景,为进一步揭示其来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的我国杂草稻材料在110对引物组合中共扩增出845种类型的谱带,多态性谱带590种,多态率为69.82%,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5.4条多态性谱带。说明SRAP分子标记对于杂草稻基因组开放式阅读框区域序列的多态性具有很高的检测效率,适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我国杂草稻材料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I)为0.63,且南北方杂草稻多样性指数(I)相当,分别为0.63和0.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方收集的杂草稻与北方收集杂草稻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遗传差异明显。程氏指数判定结果也表明杂草稻呈南籼北粳的分布状态。
刘丹孙健马殿荣王嘉宇唐亮苗微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