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0D038)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0D038)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沈一民周桂林郑中玉梁美妍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考述
- 2015年
- 清代,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兵额从未超过3 000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后,随着准噶尔部的威胁日益加剧,作为清朝防御的右翼,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开始第一次大幅度提升。乾隆中期后,由于黑龙江驻防八旗日益成为清军的主力,兵额第二次大幅度提升,超过了万人。近代东北边疆危机日益加深,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并没有相应地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最终导致东北大片领土的丧失。
- 沈一民
- 关键词:驻防八旗
- 清入关前汉军举人群体考述
- 2016年
- 入关前,清(后金)共举行了三次科举考试,取中33人,其中汉军19名。依据16名的仕宦资料,可知清入关前的科举考试主要是针对在职的汉军文人而举办的。以清入关为分水岭,之前多供职于清(后金)的中央政府,之后则主要任职于地方,为清朝统一全国、巩固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沈一民
- 关键词:清入关前科举汉军举人
- 基于话语民主的虚拟政治秩序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所谓虚拟政治秩序,是指互联网政治系统的政治结构与政治功能相协调,政治实体、政治规则和政治控制等结构性要素良性互动。其一般条件是:政治实体有足够的政治理性、明确的身份认同和利益诉求;政治规则应以正义、公平和良善等为基础并吸纳被统治者意见;政治控制应有合法性和有效性。但互联网环境下政治实体的主体悬置和群体极化、政治规则的正义性丧失以及去权威化和去中心化导致的政治控制力减弱,对虚拟政治秩序造成了威胁,需引入话语民主以重建虚拟政治秩序。国家层面应以电子政务为依托,扩大网络参政议政;联合网络媒体,以媒体议题设置功能引导舆论;设立民意专员并加强同宣传部门、网管部门和意见领袖媒体等的合作。公民层面应推举意见领袖,发挥其传递、引导、解释和价值影响功能;为利益群体设立参政议政的政治社区,促进深入对话和限制敏感话题的无序传播;成立网络社团,发挥其"排气孔"和"安全阀"作用。
- 梁美妍
- 关键词:话语民主政治秩序公共领域虚拟社会
- 社会化网络中基于社区认同的内生自律型虚拟社会秩序被引量:2
- 2012年
- 互联网技术的匿名性、跨时空性和流动性等特点,使得社会秩序的内涵、结构要素和形成过程都被复杂化。以虚拟社区感为本质和核心的社区认同是虚拟社会秩序的基础,这种社会秩序具有内生性和自律性等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社会秩序观具有的外在性、强制性、高成本和低效性等缺点。
- 周桂林
- 关键词:社会秩序虚拟社会社会化网络
- 互联网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争议与方向被引量:7
- 2011年
- 关于互联网对社会关系影响的研究正在成为学术热点。早期一些学者争论这种行为领域是否能够产生一种通常意义上的持续的人际关系;其次争论的是这种关系是"疏离"还是"延伸"了日常人际关系;以及对关于网络互动所支持的关系属性的研究。系列研究表明,网络互动可以产生具有高度信任、互惠和广泛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并不必然"疏离"或"延伸"日常关系,其对后者的影响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网络互动倾向于形成弱纽带,但不排斥强纽带的产生。进一步研究可以关注:借助于电脑网络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些社会网络的属性和结构、对社会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影响等等。
- 郑中玉
-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互动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社会资本
- 基于课堂社区感的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课堂社区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可用于解释课件因素对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利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等方法对500份有效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课件因素对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的确可以通过课堂社区感得以解释。实证分析结果提示教师应该重视课件内容创新,重视课件中的情感传递,并重视课件在课外的作用。
- 周桂林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有效性实证研究
- 黑龙江城汉军八旗简论
- 2014年
- 黑龙江城汉军八旗从1692年设置伊始,兵额一直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但始终未超过200人。水师营兵额则始终徘徊在500人左右。尽管兵额较少,却名将辈出。咸丰朝以后,黑龙江城汉军八旗开始崛起,先后出了5名将军。
- 沈一民
- 关键词:驻防八旗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