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BMZ010)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全功程蹊欧元明蔡立林福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民族
  • 3篇人口
  • 3篇人口较少民族
  • 3篇贫困
  • 2篇代际传递
  • 2篇贫困代际传递
  • 2篇减贫
  • 1篇新疆北疆
  • 1篇易地搬迁
  • 1篇山区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山区
  • 1篇生命
  • 1篇生命历程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贫困
  • 1篇塔塔尔族
  • 1篇农牧
  • 1篇农牧结合
  • 1篇逐水

机构

  • 9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8篇陈全功
  • 4篇程蹊
  • 2篇欧元明
  • 1篇向黎明
  • 1篇熊芳
  • 1篇林福美
  • 1篇蔡立

传媒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老区建设
  • 1篇民族论坛
  • 1篇北方经济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工业化引致生态贫困的基本过程与形式浅析被引量:2
2015年
生态贫困的产生有自然和人为两种原因。近20年来,生态贫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工业化行动。工业化引致生态贫困有三个基本过程和形式,一是工业化造成土地占用和退化,二是工业化导致地质灾害发生,三是工业化导致污染源扩大。这三个过程和形式均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收入降低、生活质量下降,从而使其陷入贫困状态。在我国中西部生态保护区,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纾解工业化与生态贫困的紧张关系。
程蹊陈全功程兵
关键词:工业化生态贫困
以“精准扶贫”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
2016年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发展重点应是贫困人口的减少。在四个不同阶段,片区通过不同方式得以发展。在现阶段,精准扶贫可以作为新的片区发展方式,通过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途径和措施,实现区域和贫困人口的同步发展。
陈全功蔡立
关键词:减贫
山区少数民族贫困代际传递研究——以宣恩县为例
2014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更好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本次调查采用与政府部门领导座谈和入户问卷调查的活动方式在湖北省宣恩县展开。调查发现,产生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条件、人力资本、创收产业等方面。加大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发展合适产业,加大教育、文化、卫生的投入等是阻断山区少数民族的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林福美向黎明陈全功
关键词:少数民族贫困代际传递
人口较少民族“两个率先”:标准、模式及经验被引量:1
2017年
人口较少民族及聚居地区"两个率先"标准主要有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人均地区GDP和财政收入等指标。目前,一些"两个率先"发展基础较好的民族和地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易地搬迁和特色村寨建设相结合;二是因地制宜,抓好主导产业。值得推广的经验:一是充分利用扶持政策,增强政策的叠加效应;二是多渠道筹措和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推动发展;三是抓好主导产业,力促群众持久发展;四是充分发挥村干部、企业大户和能人的带动作用。
陈全功袁彦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易地搬迁主导产业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贫困代际传递及阻断对策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运用q3方法,汇总和编译18户贫困农户的家族史和个体生活史,分析贫困代际传递的时点特征,以及生命历程中关键事件对贫困代际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困代际传递一般发生在孩子出生时期,代际阻断一般发生在父母或孩子能够进行农业生产或打工、获得稳定收入时期;土地、户籍、教育等具体领域的制度变革是改变家庭世代贫困的宏观大事件,出生、就业是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个体关键事件。因此,对那些25—35岁的农村年轻人,特别是刚走出学校、准备寻找工作的学生进行支持和保护至关重要。扶持的重点是创造和提供就业机会,扶持的措施是在劳务输出、当地农业特色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同时,政府应在户籍、土地、医疗、财税、参与权等制度方面进行变革,让贫困农民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权利,激发其脱贫积极性,更深层次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陈全功程蹊
关键词:贫困代际传递生命历程阻断
第二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期成效与思考被引量:6
2015年
第二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施已满3年,梳理和总结2011-2013年扶持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扶持成效,并基于五部委联合印发的考核验收办法对受扶持的2119个聚居村"一减少、二达到、三提升"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部分目标已实现,有些目标预期能够实现,但按照目前的进度超过一半的指标未来两年不能实现。从注重实效、更有利于推进后期扶持工作、准确评价扶持绩效等角度提出若干建议。
欧元明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减贫的可持续性是指贫困消减的情形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下来,不出现反复,返贫情况,呈一种直线、良性运行态势。它可以从贫困人口减少数、就业质量、投入成本、制约条件等方面进行定性或定量判断。当前,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和破坏、"三农"发展出现新趋势、社会制度改革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减贫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正逐步下降。同时,不同减贫模式的可持续性也不尽相同。综合比较,教育减贫、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大模式的减贫可持续性依次递减。因此,中西部山区可以重点抓好教育培训,以及扶植特色农业的发展,并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切实增强减贫的可持续性。
陈全功程蹊
关键词:减贫可持续性
新疆北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地位、困难及建议
2015年
一、北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地位非常重要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工作,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制定和实施了专项扶持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地区(以下简称北疆)有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撒拉族等7个人口较少民族,主要聚居在阿勒泰、塔城、昌吉、伊犁等地区173个行政村297个自然村。
陈全功程蹊欧元明熊芳袁彦
关键词:新疆北疆农牧结合
少数民族山区农民创收方式与减贫效果的稳定性——以湖北武陵山区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不同产业部门和生产方式的减贫效果是不同的。以湖北恩施州为例,分解少数民族山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构成,探讨以家庭经营收入为表现形式的农业生产和以工资性收入形式的外出务工两种创收方式的减贫效果稳定性。结果发现,对山区农民脱贫效果稳定性贡献最大的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的减贫效应相对短期化和快速化;并且,一系列风险性和非风险性因素影响着这种稳定性。因此,山区地方政府不必过分强调发展"劳务经济",应因地制宜强化农业生产,保证减贫效果的稳定性。
陈全功
关键词:少数民族山区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