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7N0042)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若菁陈清松丁富传陈亮谢明生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 抗Cr^(6+)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吸附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为筛选出对Cr6+具有较高抗性和吸附能力的菌株,采用了平板涂布法,对其进行了分离筛选,研究不同pH值、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Cr6+初始浓度条件下菌株对Cr6+吸附的影响,并对吸附等温线方程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抗性和吸附能力的菌株(L 4);L 4菌株在pH 2.0、温度30℃、吸附时间6 h、吸附剂用量6 g/L、Cr6+初始质量浓度20 mg/L的条件下,对Cr6+的吸附率达88.5%,吸附量为2.95 mg/g。数学模型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L4菌对Cr6+的吸附过程。
- 王显吴若菁陈艳芳张小菲
- 关键词:分离纯化重金属CR^6+生物吸附
- 炭化条件对竹炭结构与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以毛竹为原料,利用可控温电阻炉在不同温度和缺氧条件下对毛竹进行炭化,并通过FT-IR、元素分析、BET分析探讨竹材炭化物的组成和微孔尺寸以及孔径分布随炭化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炭化温度的竹炭对水中乙酰甲胺磷的吸附性能研究,考察炭化温度对竹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竹炭开始出现特有的微孔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比表面积增加,800℃时竹炭的比表面积最大;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吸附性能逐渐增强,在900℃炭化3 h的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8.3%。
- 陈亮陈清松丁富传周发青谢明生
- 关键词:竹炭炭化比表面积
- 水性苯乙烯-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3
- 2010年
-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二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苯乙烯-丙烯酸-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考察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n(ST):n(AA):n(MA)=6:3:1,反应温度为85℃,引发剂为单体质量的12%;得到数均分子量为4678、分子量多分散指数为1.45的三元共聚物。
- 丁富传余金凤陈清松赖寿莲李晓燕
- 关键词:苯乙烯丙烯酸马来酸酐自由基聚合
- 亚硝酸钠对泥鳅红细胞的遗传损伤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亚硝酸钠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染毒时间对泥鳅红细胞的损害,观察改性竹炭-K对亚硝酸钠的吸附效果。[方法]用微核率评价亚硝酸钠对泥鳅的红细胞遗传损伤。[结果]亚硝酸钠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微核率以及核变形率的增高,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高。用改性竹炭-K对400mg/L的亚硝酸钠吸附处理,效果显著。[结论]亚硝酸钠对泥鳅的LD50为272mg/L;对泥鳅的遗传损伤表现为微核率和核变形率增高;改性竹炭-K对亚硝酸钠的吸附作用显著。
- 陈鲤群陈娜娜连丽丽许美轮吴若菁
- 关键词:亚硝酸钠泥鳅红细胞
- 高效抗铜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吸附特性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拓展铜污染的治理渠道,寻求有效吸附铜的微生物源,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筛选出1株高效抗铜微生物,并进行不同温度、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Cu2+初始浓度、转速、菌龄等条件对菌株吸附Cu2+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出的菌株在菌龄为3d、pH 5.0、吸附时间50min、加入0.5mL菌悬液、Cu2+初始浓度20mg/L、温度30℃、150r/min的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效果较好,吸附率达99.1%。
- 张小菲吴若菁王显
- 关键词:分离纯化微生物
-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1
- 2011年
-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丙烯酸(A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为引发剂,二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色谱等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St):n(LMA):n(AA)=5.7:0.3:4,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用量为5%,反应温度为125℃,得到了多分散指数为1.67,具有良好成膜性的三元丙烯酸共聚物树脂。
- 谢明生陈清松余金凤丁富传陈亮
- 关键词: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共聚物
- 利用泥鳅染色体损伤监测改性炭K对造纸污水的净化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本试验利用泥鳅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来监测污水的对其染色体的诱变。结果表明:泥鳅红细胞在染毒处理48 h后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呈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增加。在不同浓度污水的染毒试验中,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其中体积分数为原污水70%浓度组泥鳅微核率与核变形率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就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体积分数为原污水100%浓度组泥鳅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均达到最大值。表明造纸厂污水具有一定的诱变活性。加入2.5 g.L-1的改性炭K对污水进行处理48 h后,泥鳅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都有明显的下降,其中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只有处理浓度为100%的泥鳅微核率变化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处理浓度均未达到差异水平;而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处理浓度为80%的未达到差异水平,而90%和100%的泥鳅核异常率变化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明改性炭K具有净化污水的作用,但量还需要增加。
- 陈度楚郑榕朱颖倪云琳吴若菁
- 关键词:造纸厂污水泥鳅染色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