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16021)
-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崔磊曹谊林刘伟柴岗舒朝锋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观察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部分脱钙骨粘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3
- 2004年
- 目的通过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部分脱钙骨上的粘附。方法用DiI标记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部分脱钙骨上,测定细胞的粘附率。于接种后第2、4、7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状况。结果DiI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粘附率为(99.9±0.2)%,未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粘附率为(99.1±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时细胞脱钙骨内孔覆盖。结论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不影响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部分脱钙骨支架上的粘附,是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脱钙骨支架上粘附状况的较好方法。
- 李东崔磊舒朝锋柳向东张英柴岗刘伟曹谊林
- 关键词:DII骨髓基质干细胞脱钙骨
-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成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成内皮细胞,探索其作为血管组织工程内皮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冲洗大鼠骨髓腔,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按诱导(M199,20%FBS,VEGF10ng/mL,bFGF2ng/mL)和未诱导(M199,20%FBS)分组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至第二代;免疫细胞荧光分别检测诱导组和未诱导组细胞VWF、VEGFR-2、VE-cadherin和PECAM-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组细胞和未诱导组细胞VEGFR-2、VE-cadherin和PECAM-1表达率;诱导组细胞接种于胶原凝胶中三维培养,观察血管生成能力。结果诱导组原代细胞呈小梭形,5~7d时出现典型的线样结构,P2、P3细胞逐渐成内皮细胞典型铺路石样结构,未诱导细胞未见这两种典型结构;免疫细胞荧光发现,诱导组细胞有VWF、VEGFR-2、VE-cadherin和PECAM-1表达,未诱导组未见明显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三种标记(VEGFR-2、VE-cadherin和PECAM-1)在原代时的比例均不到总细胞数5%,经两代培养后,诱导组中阳性细胞率高于35%,未诱导组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诱导组(P<0.01);三维培养状态下诱导组细胞集落在胶原内有“出芽式”生长。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套骨髓EPCs分离、诱导培养和表型检测的方法;以VEGF和bFGF为主要诱导因子的诱导体系,对骨髓EPCs成内皮细胞?
- 崔磊于海莹尹烁刘伟曹谊林
- 关键词:骨髓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
- 利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异位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探讨以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部分脱钙骨为支架材料在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可行性及其成骨机制。方法 培养、扩增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将第4代hBMSCs接种于部分脱钙骨支架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生长和粘附情况,并测量粘附率。于裸鼠皮下植入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和部分脱钙骨复合物,以无细胞部分脱钙骨作对照。8及12周取材观察。结果 8及12周复合物植入组均见新骨形成,多数骨小梁表面衬有一层成骨细胞样细胞,提示可能存在膜内成骨。单纯部分脱钙骨植入组未见新骨形成。结论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部分脱钙骨复合可以在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骨;其成骨机制可能为膜内成骨。
- 李东柳向东柴岗舒朝锋刘伟崔磊曹谊林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脱钙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