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4011)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柳生金熹高屈小中唐亚林史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成膜
  • 2篇成膜过程
  • 1篇形变
  • 1篇乙烯
  • 1篇凝聚态
  • 1篇聚苯
  • 1篇聚苯乙烯
  • 1篇苯乙烯
  • 1篇变形温度
  • 1篇尺寸效应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屈小中
  • 2篇金熹高
  • 2篇陈柳生
  • 1篇史燚
  • 1篇唐亚林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聚苯乙烯胶乳颗粒的成膜过程及尺寸效应被引量:1
2003年
聚合物乳液成膜过程可分为介质蒸发、颗粒形变和相邻颗粒间高分子的扩散融合三个阶段[1,2]. 一般认为, 环境温度达到或高于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时颗粒才可能发生形变[1, 2]. Goudy等[3]研究了粒径为0.24~1.05 μm的聚苯乙烯(PS)胶乳的成膜过程, 发现PS颗粒在368 K(Tg约 373 K)热处理很长时间也不发生形变, 而在378 K热处理后, 粒径较小的颗粒融合速度快于较大颗粒. 本文通过对粒径为742 nm的PS颗粒和粒径为29 nm的纳米PS(记为NPS)颗粒成膜过程的形态观察, 发现NPS颗粒的形变温度远低于PS本体的Tg, 而且成膜速度快, 成膜温度明显降低.
屈小中史燚陈柳生金熹高
关键词:成膜过程尺寸效应形变
纳米聚苯乙烯胶乳颗粒的特殊成膜性质被引量:14
2001年
应用多种实验手段对平均粒径29 nm的聚苯乙烯纳米胶乳颗粒成膜过程进行了研究. 样品经不同温度热处理1 h后, 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发现聚苯乙烯颗粒的变形温度约为90℃, 平坦化温度约为 100℃. 90℃以下处理时, DSC扫描在Tg附近有一放热峰, 100℃以上热处理后消失. 固体核磁共振结果也发现在90- 100℃热处理后, 芳香碳和脂肪碳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发生明显转变. 其密度也在该区间发生突变. 说明纳米尺寸的聚苯乙烯颗粒的凝聚态特征与大粒径(>1 (m)胶乳或本体聚苯乙烯不同, 从而导致聚合物颗粒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发生变形和相邻颗粒间的融合.
屈小中唐亚林陈柳生金熹高
关键词:聚苯乙烯成膜过程凝聚态变形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