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03020)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詹晖周运鸿李会林孔令波李亚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池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反应
  • 1篇热反应
  • 1篇锂电池
  • 1篇聚合物锂电池
  • 1篇PVA
  • 1篇
  • 1篇LIFEPO
  • 1篇LIFEPO...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篇周运鸿
  • 2篇詹晖
  • 1篇李亚娟
  • 1篇李会林
  • 1篇孔令波

传媒

  • 1篇电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分散剂PVA对水热反应制备LiFePO_4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应用改进的水热反应法制得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L iFePO4颗粒,煅烧时加葡萄糖形成包覆碳.XRD、SEM和充放电测试表明,该材料粒径约200 nm,颗粒的尺寸分布比较均匀,具有3.45 V的放电平台,放电容量最高达到140 mAh/g,循环到第40周容量仅衰减2.1%.详细讨论了如何有效调控L iFePO4的粒子尺寸以及包覆碳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李会林詹晖周运鸿
关键词:正极材料LIFEPO4电化学性能
现场电聚合法制备锂二次聚合物电池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基于1,3-二氧戊环(DOL)的可聚合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聚合物锂二次电池的现场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研究.电化学实验表明:在特定的电流密度下,仅通过常规的恒电流充放电处理就能实现聚合物锂二次电池的现场组装,得到的聚合物锂二次电池在电化学性能上与普通液态锂二次电池相当.紫外-可见光谱表明,通过一定的电化学处理,DOL能够发生电聚合,扫描电镜以及交流阻抗测试也证明DOL的聚合不仅实现了液态电解液向聚合态的转变,而且有助于在电极表面生成较为稳定的聚合物层.
孔令波詹晖李亚娟周运鸿
关键词:聚合物锂电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