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7DFC31670) 作品数:18 被引量:151 H指数:7 相关作者: 刘志东 舒乐新 宋西卫 刘睿 李楠 更多>> 相关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中药化学与分析重点实验室 沈阳药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不同促渗剂对黄芩苷离体鼠皮透过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辛酸/癸酸甘油酯(Lab)、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P)以及丙二醇(PG)对黄芩苷透皮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Lab、TransP和PG在不同浓度下,对黄芩苷离体鼠皮透过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3%TransP与5%PG的表观渗透系数增加了3.15和3.05倍,有差异(P<0.05),几种促渗剂对黄芩苷透过的增渗作用依次为3%TransP>5%PG>7%PG>5%TransP>7%TransP>3%PG>1%TransP>10%PG>5%Lab。[结论]3%TransP与5%PG的促渗效果比较明显,可进一步应用于黄芩苷透皮制剂中。 赵诤 宋西卫 刘志东关键词:促渗剂 黄芩苷 黄芩苷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建立黄芩苷缓释片释放度的紫外测定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并对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结果]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规格和用量对释药速率有显著影响,黄芩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曲线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研究方法简便、快速,体外释放度显示黄芩苷缓释片处方设计比较合理,可进一步研发。 高国义 刘志东 赵诤关键词:黄芩苷 缓释片 释放度 Labrasol对灯盏花素角膜透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Labrasol对灯盏花素角膜透过率的影响,探讨其在眼用制剂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离体角膜渗透技术考察不同浓度的Labrasol对灯盏花素兔角膜透过率的影响。[结果]Labrasol质量浓度为0.5%、1.0%、1.5%、2.0%、3.0%时,使灯盏花素的表观渗透系数分别增加了2.41倍、4.11倍、4.18倍、4.14倍、2.86倍,与对照组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质量浓度为5.0%时未能显著增大灯盏花素的表观渗透系数(P>0.01)。[结论]质量浓度为0.5%~2%的Labrasol均能显著性的增加灯盏花素的角膜透过量,且对角膜无刺激性。 李楠 李琳 武昊昀 赵海南 刘志东关键词:LABRASOL 灯盏花素 芍药苷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研究芍药苷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测定芍药苷在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结果]芍药苷在pH=9.0条件下,高于60℃在3h完全降解,在酸性条件下不降解。[结论]芍药苷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降解加速。 解江纯 刘志东 田慧 王颖关键词:芍药苷 温度 PH 稳定性 不同促渗剂对灯盏花素离体鼠皮透过行为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新型促渗剂Transcutol P(Trans P)、Labrasol(Lab)以及传统促渗剂丙二醇(PG)对灯盏花素透皮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Trans P、Lab和PG在不同浓度下,对灯盏花素离体鼠皮透过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5%Trans P、3%Trans P、3%PG、1%Trans P、与5%PG的表观渗透系数分别提高了2.54、2.01、1.64、1.51和1.47倍,有差异(P<0.05),几种促渗剂对灯盏花素透过的增渗作用依次为5%Trans P>3%Trans P>3%PG>1%Trans P>5%PG。结论:5%Trans P、3%Trans P、3%PG、1%Trans P、与5%PG的促渗效果比较明显,可进一步应用于灯盏花素透皮制剂中。 宋西卫 王颖 刘志东 解江纯 舒乐新关键词:促渗剂 灯盏花素 透皮 新型制剂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2013年 中药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中药制剂现代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近三十年来,中国中药制剂学的理论和生产实践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多数中药制剂仍存在药效物质基础不清、质控水平低、制剂工艺相对落后等问题,影响了中药临床疗效、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因此,该项目针对中国传统中药制剂剂型落后的问题,结合国际制剂学发展趋势,将吸收促进技术、原位凝胶技术、纳米技术、缓控释技术等现代技术,运用到中药制剂学领域,设计了多种中药先进制剂,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升了传统制剂的技术水平,促进了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为开展中医药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关键词:中药制剂学 制剂技术 中药现代化 生物利用度 制剂工艺 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研究丹酚酸B缓释片释放规律 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应用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rug dissolution/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研究丹酚酸B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规律,为中药活性成分缓控释制剂的设计提供新技术。方法:分别采用DDASS法和我国药典收载的桨法对丹酚酸B固体制剂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SPSS软件对累积释放度进行释放模型拟合。改进DDASS装置使研究对象从药物固体粉末或颗粒剂扩展到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分别评价丹酚酸B缓释片DDASS改进前、后和桨法中释放规律的相关性。结果:丹酚酸B原料药及其缓释片在改进前DDASS模型中释药过程符合Weibull方程;而丹酚酸B缓释片在改进后DDASS模型中释药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与桨法评价结果一致。DDASS改进前、后与桨法释药规律相关性水平r值分别为0.7884(r5,0.05r5,0.001)。结论:丹酚酸B缓释片释药规律研究显示改进后DDASS法与桨法之间存在更为显著相关性。较之桨法,DDASS法模拟了一个连续动态的、更接近人体消化道环境的释药过程,表明该法评价药物固体制剂释药特性研究的合理性,为药物剂型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李自强 刘志东 顾慧 刘睿 Haji Juma 何新关键词:桨法 丹酚酸B 缓释片 灯盏花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制备灯盏花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峰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结果:制备的纳米粒的包封率为52.34%,平均粒径为(128±13)nmz,eta电位为-18.4mV,8h的体外累积释放为81.98%。结论:所用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制备灯盏花素固体脂质纳米粒。 舒乐新 赵启铎 武昊昀 刘志东 张欣华 张锦玲关键词:灯盏花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药物溶出仿生系统研究黄芩苷固体制剂的释放规律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应用连续动态的药物溶出仿生系统(drug dissolution si mulating system,DDSS)研究黄芩苷原料药及其普通片、缓释片、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等三种固体制剂的体外释放特性,为药物剂型设计研究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连续动态的DDSS和桨法体外释放度实验,对黄芩苷三种不同固体制剂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模型拟合,从拟合方程中提取T50、Td、m等溶出参数,并对两种溶出系统的释药规律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黄芩苷普通片及其缓释片在两种溶出系统中释放特性分别都符合Weibull、Higuchi方程。分别对黄芩苷普通片及其缓释片在两种溶出系统中释放结果进行相关性评价,相关水平r值各为0.975、0.9995,均大于临界值(r4,0.01=0.917),即相关性良好。黄芩苷原料药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在连续动态DDSS的释放特性均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该DDSS模拟了一个连续动态的、更接近人体消化道环境的释药过程,其体外溶出度研究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桨法)的良好相关性表明该DDSS作为评价药物固体制剂释药特性研究的合理性,为药物剂型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祝诚诚 李自强 刘志东 高国义 HAJI Juma 舒乐欣 何新关键词:桨法 黄芩苷 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研究黄芩苷固体制剂的释放规律 目的:应用连续动态的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rugdissolution/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研究黄芩苷原料药及其普通片、缓释片、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等三种固体制剂的体... 祝诚诚 李自强 刘志东 高国义 Haji Juma 舒乐欣 何新关键词:桨法 黄芩苷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