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航天支撑技术基金(2006-HT-GFKD-02)

作品数:25 被引量:90H指数:7
相关作者:周海银潘晓刚易东云段晓君王正明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卫星
  • 6篇定轨
  • 4篇编队卫星
  • 3篇低轨
  • 3篇低轨卫星
  • 2篇多卫星系统
  • 2篇星敏感器
  • 2篇数据率
  • 2篇自组装
  • 2篇陀螺
  • 2篇卫星定轨
  • 2篇误差补偿
  • 2篇滤波
  • 2篇敏感器
  • 2篇景象匹配
  • 2篇卡尔曼
  • 2篇卡尔曼滤波
  • 2篇基线
  • 2篇飞行
  • 2篇编队飞行

机构

  • 24篇国防科学技术...
  • 4篇湖南大学
  • 2篇西安卫星测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周海银
  • 10篇潘晓刚
  • 8篇易东云
  • 7篇段晓君
  • 7篇王正明
  • 4篇姚静
  • 4篇聂鹏程
  • 4篇赵德勇
  • 4篇王刚
  • 3篇王炯琦
  • 2篇矫媛媛
  • 2篇李董辉
  • 2篇刘洋
  • 2篇朱炬波
  • 2篇姜伟南
  • 2篇张栋
  • 2篇罗强
  • 1篇吴翊
  • 1篇蒋月评
  • 1篇倪伟

传媒

  • 6篇宇航学报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上海航天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电子学报
  • 2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测绘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航天控制
  • 1篇飞行器测控学...

年份

  • 7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独立象元数计算的景象匹配精度分析方法被引量:4
2007年
景象匹配精度与正确匹配概率是决定组合导航系统精度的重要指标。建立了新的求解图像独立象元数的方法,在进行景像匹配过程的同时由独立象元数、信噪比和相关函数统计值得到匹配精度及正确匹配概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表明,本文的景象匹配精度分析方法合理,结果符合工程背景,文中的结论可以用于景象匹配辅助导航系统性能的精确分析。
王刚倪伟段晓君王正明
关键词:景象匹配
基于增强型GPS的自适应UKF实时星间相对定位方法被引量:7
2008年
高精度的星间实时相对定位是卫星编队飞行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以双星编队为例,提出一种基于GPS双频P码、双频载波相位以及星间距离观测信息的自适应UKF、实时相对定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EKF方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滤波稳定性及相对定位精度,而且,星间测距信息的引入能大大减少整周模糊度判定所需的历元数。
刘洋潘晓刚王正明易东云
关键词:编队飞行增强型双频GPS
多卫星系统资源建模与能力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复杂多卫星系统的建模与能力计算问题,借鉴超分子化学中的自组装机制,给出了多卫星系统资源的自主组装规则,建立了互补型及增强型2类聚合体模型,进而分别给出了2类聚合体能力计算方法,可以实现系统资源的自主聚合。最后,在给定多卫星系统资源条件下,完成了2类聚合体的能力计算,为多卫星系统建模与能力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张栋易东云罗强吴建业于宁莉
关键词:多卫星系统自组装
基于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定轨技术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是进行空间目标监视与跟踪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对美国即将运行的空间目标监视跟踪系统(SBSS)的分析,按照其设计思想和运行环境,仿真实现了SBSS对空间目标的定轨功能。设计了SBSS系统覆盖区域的简易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判断目标的可观测区域,为星座设计提供必要的支持。针对星上计算机能力有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5点法求状态转移矩阵的定轨算法。仿真试验证明,SBSS系统对空间目标的覆盖区域比地基监视系统显著增加,同时,改进的定轨算法可显著缩短定轨时间、提高定轨精度,其中低轨道空间目标定轨误差10米,高轨道空间目标定轨误差500米左右。
周海银潘晓刚李董辉
关键词:可观测性
基于微分特性三阈值化的编队卫星基线稀疏表示方法
2007年
星间基线的高数据率保精度确定是影响编队卫星技术应用的关键之一。本文在分析星间基线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函数曲线微分特性的三阈值化方法进行曲线特征点提取,使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方法进行曲线重建,从而实现基线数据的稀疏化表示。仿真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从低采样率的数据保精度地得到高数据率的数据。
姚静聂鹏程易东云
关键词:曲率极值数据率
编队卫星星间基线的高精度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星间基线的高精度测量是卫星编队飞行需要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从星间基线的表示出发,通过对目前常用相对状态测量手段的测量元素进行比较,筛选出无线电、红外、激光等三种可行的基线测量手段;然后,再针对编队卫星关注的测量精度、数据率、信号覆盖、作用距离等四个方面作详细的分析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提出了两种可行的基线测量方案。从理论上讲,这两个方案均能实现毫米级的测距精度和角秒级的测角精度。
刘洋易东云王正明
关键词:编队基线
卫星联合定轨的参数化融合模型被引量:2
2008年
针对基于双星定位系统的近地卫星的多星高精度联合定轨问题,首先建立了不同轨道高度的卫星动力学的物理参数模型与基于稀疏参数表示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数学模型相结合的轨道动力学高精度表示模型,然后建立了基于测量系统误差参数建模和模型误差非参数分量表示相结合的非线性半参数联合观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联合定轨的参数化融合模型,设计了联合定轨参数化融合模型的非线性半参数联合估计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卫星轨道动力学模型的高精度表示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动力学模型的表示精度,非线性半参数联合观测模型优化建模方法能够进一步细化观测模型,而基于此设计的参数化融合模型的联合估计算法能够使最终的卫星联合定轨精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赵德勇王正明
关键词:联合定轨
M估计在卫星轨道确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卫星测控的测量方程和动力学方程,分析了传统定轨策略中观测方程误差模型的非正态性,推导了定轨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M估计的卫星定轨方法,证明了相关的性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估计的卫星定轨方法可明显抑制粗差影响,提高卫星轨道确定精度。
龙汉潘晓刚周海银娇媛媛
关键词:卫星轨道确定M估计
基于复合等效可信度加权的Bayes融合评估方法被引量:10
2008年
在小子样试验评估时,为避免大量先验信息湮没实际飞行试验的信息,融合先验补充样本时通常会进行数学相容性检验并加权。首先分析了小子样情形下直接根据数据计算数学相容性可能造成的不稳定性,为改善这种情况,根据不同试验类型的不同试验环境,对不同试验类型下的误差进行分析和折合,定义了物理等效可信度;并结合物理等效可信度和数学相容性检验,得到先验样本的复合等效可信度权重,基于正态逆伽玛分布计算了Bayes融合评估的后验结果;通过比较Bayes估计后验方差与不融合先验信息的估计后验方差,根据先验信息参与融合后是否能减小后验方差来判断先验样本是否应该参与融合。理论分析和仿真说明,基于复合等效可信度的加权方法是合理的。
段晓君王刚
关键词:加权融合小子样
编队卫星高数据率星间基线确定的函数逼近精度分析
2007年
获取满足精度和数据率要求的星间基线参数是保证编队卫星有效完成任务的关键之一.运用实际测量所得低采样率信息,采用函数逼近方法,从测量数据处理的角度研究了星间基线确定的保精度高数据率插值技术,着重分析了采样率和随机干扰对基线确定精度的影响.理论推导表明高数据率的星间基线确定精度取决于函数逼近误差和测量误差的综合影响.在分析星间基线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说明就目前可达的测量采样率而言,对于白噪声的情形,测量误差水平较函数逼近误差对于基线确定的影响更为显著.
姚静易东云聂鹏程
关键词:编队飞行数据率函数逼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