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129)

作品数:12 被引量:212H指数:7
相关作者:鲁敏王仁卿李英杰郭卫华齐鑫山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树种
  • 5篇污染
  • 5篇绿化
  • 5篇绿化树
  • 5篇绿化树种
  • 3篇抗性
  • 3篇抗性反应
  • 3篇抗性植物
  • 3篇监测植物
  • 3篇大气污染
  • 2篇育苗
  • 2篇容器育苗
  • 2篇种群
  • 2篇芦苇
  • 2篇黄河
  • 2篇黄河下游
  • 1篇等位
  • 1篇等位酶
  • 1篇等位酶分析
  • 1篇油松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 6篇山东建筑工程...

作者

  • 8篇鲁敏
  • 6篇王仁卿
  • 3篇李英杰
  • 2篇齐鑫山
  • 2篇程正渭
  • 2篇宋百敏
  • 2篇郭卫华
  • 1篇李小松
  • 1篇杨继红
  • 1篇宗美娟
  • 1篇张淑萍
  • 1篇张治国
  • 1篇刘建
  • 1篇张宪强
  • 1篇刘成程
  • 1篇李伟

传媒

  • 4篇山东建筑工程...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植物生态效能综合评价——以沈阳市为例被引量:7
2005年
通过专家咨询评价的方法,从生态适应能力、绿化生态效益、美化效果、抗病虫害性、抗污染性、经济效益等方面,系统建立了沈阳市绿化树种生态功能与生态适应性评价应用的综合指标体系。并根据专家首轮评价结果及沈阳市的区域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选定耐寒性、耐旱性、耐瘠薄、抗病虫能力、抗污染能力、观赏性和生态效益7项评价指标为第二轮的主要评价指标因子,对常见的200种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判与分级。
鲁敏程正渭
关键词:生态效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Leaflet Movement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in Response to a Changing Light Environment被引量:3
2007年
Diurnal and nocturnal leaflet movement of black locust (Robinia pseudoacacia L.) was investigated under three light schemes: 100% natural irradiance, 50% shading, and 90% shading. Changes in leaf mid-vein angle were described by measurements of two planes: (i) β, the angle formed by the bottom of the petiolul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and (ii) θ, the angle between the petiolule and the main leaflet vein. The two highest light regimen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β. Variation in β tends to make the leaflet more erect, thereby minimizing any negative impact of high irradiance on leaf lamina. Light-dark rhythms induced variation in θ (termed nyctinastic movement). Nyctinastic movement is important during the low light levels experienced by leaflets in early morning and late afternoon. At low light levels, the leaflet stopped nyctinastic movement and θ was fixed at an angle that may have enabled the leaf lamina to maximize light interception. After the light-dark cycle was reestablished, nyctinastic movement was restored.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rradiance induces variation in β leading to diurnal leaflet movement (diaheliotropism), whereas the light-dark cycle influences θ, which results in nocturnal leaflet movement. Both angles are important for describing patterns of leaf movement in R. pseudocacia.
Cheng-Cheng LiuClive V. J. WelhamXian-Qiang ZhangRen-Qing Wang
绿化植物受大气SO_2、铅复合污染伤害特征及抗性表现被引量:21
2004年
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之一 ,依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方式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是减轻大气污染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通过观察污染地区绿化树种叶片的受害症状来判断植物对SO2 、铅复合污染物的抗性程度 ,根据植物对SO2 、铅复合污染物的反应特性划分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抗性等级 ,从而筛选出对SO2 、铅复合污染物的抗性植物种类和敏感监测植物种类 ,研究结果表明 ,抗性树种有 :花曲柳、桑树、皂角、山桃、黄檗、臭椿、紫丁香、忍冬、柽柳、桧柏、枸杞、水蜡、刺槐、色赤杨、加拿大杨、黄刺枚、玫瑰、欧洲白榆、茶条槭 ;敏感监测树种有 :连翘、榆叶梅、锦带花、风箱果、云杉、油松、樟子松、山槐 .此研究结果可为绿化植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 .
鲁敏王仁卿
关键词:绿化树种抗性反应抗性植物监测植物
油松容器育苗基质性质与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关系被引量:67
2005年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研究不同配方基质性质与油松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关系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油松容器苗的地径、高径比、单株鲜质量、地下干质量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苗木单株干质量、地上干质量、地上鲜质量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基质的苗木在顶芽干质量、根系活力和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基质的密度、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是影响油松容器苗生长的主要因子;基质中碱解氮的含量是影响容器苗地上与地下部分比例关系的主要因子;在北方培育油松容器苗,基质配方以表土40%、黄色粘土15%、松林表土20%、腐熟粪肥20、炉灰渣5%的配方比例,质地为中壤土,密度10t·m-3,全磷含量达0.8g·kg-1,速效磷含量90mg·kg-1,速效钾含量260mg·kg-1,碱解氮含量112mg·kg-1,有机质含量34g·kg-1的微酸性土(pH=6.3)为佳。
鲁敏李英杰王仁卿
关键词:油松容器育苗生长与生理特性基质配方
侧柏容器育苗袋的类型选择被引量:6
2003年
试验分析了容器苗生产上常用的几种聚乙烯袋的厚度 ,袋的有无底及是否打孔等类型对侧柏容器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厚度聚乙烯袋对苗木地径影响差异显著 ,0 .0 3mm厚的容器袋为最佳 ;容器袋的有无底对苗木主根长和冠根比影响差异显著 ,有底打孔袋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鲁敏刘英军
关键词:侧柏容器袋厚度聚乙烯袋
绿化树种对大气氯污染的反应被引量:15
2004年
根据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方式来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观察污染地区绿化树种叶片的受害症状来判断植物对以氯为主要污染物的抗性程度,根据植物对其污染物的反应特性划分植物的抗性等级,筛选出对以氯为主要污染物的抗性植物种类和敏感监测植物种类,从而为绿化植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抗性树种有:花曲柳、桑树、皂角、旱柳、柽柳、忍冬、枸杞、水蜡、紫穗槐、桂香柳、叶底珠、卫矛、刺槐、山桃、木槿、榆树、枣树、臭椿;敏感监测树种有:油松、锦带花、榆叶梅、糠椴、山杏、连翘、糖槭、云杉、桧柏、白桦。
鲁敏李伟李小松
关键词:绿化树种大气污染抗性反应抗性植物监测植物
黄河下游湿地芦苇形态变异研究被引量:47
2003年
以水盐为主导生态因子 ,分析了黄河下游湿地芦苇 (Phragmitesaustralis)种群形态变异的水平与格局。对基径、株高、叶长、叶宽、节间长、节间数和穗长 7个形态特征在 15个种群中的变异分析表明 :种群内个体间形态差异极显著 ,7个形态特征在种群内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节间长 (0 .2 846 )、叶宽 (0 .2 5 36 )、穗长 (0 .2 44 9)、叶长(0 .2 0 85 )、基径 (0 .1875 )、节间数 (0 .176 3)、株高 (0 .16 5 7) ;7个形态特征在种群间的变异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株高、叶长、节间长、叶宽、基径、节间数、穗长 ,但种群间形态的显著差异主要存在于滨州种群 (BZH)、淡水种群 (ZHG、DPH、NYH ,土壤总盐度 <0 .1% )、盐生种群 (HS0 1、HS0 2、HS0 3、HS0 4、HS0 5、DWL、KD、GD、LZH、LJ、DLH ,土壤总盐度 >0 .3% )之间 ,在来自相似生境的种群间形态差异普遍不显著 ;7个形态特征均与水盐联合影响因子显著相关 ;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研究的 15个种群分为显著不同的 3类。因此 ,根据黄河下游湿地芦苇形态变异规律和分化特点 ,建议将该地区芦苇分为盐生芦苇、淡水芦苇、巨型芦苇 3个形态类型。
张淑萍王仁卿张治国郭卫华刘建宋百敏
关键词:黄河下游湿地芦苇
黄河三角洲柽柳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系统中柽柳群落的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在1999年度内测定了土壤微生物及与土壤氮素循环相关的重要功能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土壤因子的分析,初步探讨了该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功能中...
宗美娟张明才宋百敏王仁卿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
文献传递
绿化树种对大气氯、氟污染物的吸滞能力被引量:23
2005年
植物叶片内大气污染物含量既可反映大气污染的水平又可反映植物对大气污染的修复吸滞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绿化树种对大气污染具有很强的吸滞能力,并依污染气体和树种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异。吸滞大气氯污染能力强的有:榆树、京桃、枫杨、皂角、卫矛、美青杨、桂香柳;吸滞大气氟污染能力强的有:榆树、花曲柳、刺槐、旱柳。
鲁敏程正渭李英杰
关键词:绿化树种吸收净化能力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无性系种群结构与生长动态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了刺槐克隆种群的种群结构和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刺槐克隆种群中幼年分株数量较多,死亡率较高;成年个体数量较少,死亡率较低,而且相对稳定,种群数量结构成金字塔型;无性系产生分株的时间较晚,分株的数量正处于上升阶段.无性系中刺槐基株的基径、高度、冠幅远远大于分株.刺槐分株在幼年时期高生长和冠幅的生长均较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年龄逐渐缓慢下来.克隆分株的生长、数量动态主要受克隆整合的内部调节机制和外部环境中灌木层、草本层竞争的影响.
张宪强郭卫华杨继红刘成程王仁卿
关键词:刺槐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克隆整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