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CZX010)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闫春新李建徐向群张稳田华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论语
  • 6篇《论语》
  • 2篇东晋
  • 2篇三玄
  • 2篇魏晋
  • 2篇论语学
  • 2篇经学
  • 2篇孔子
  • 2篇集解
  • 2篇《论语集解》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伦理
  • 1篇玄理
  • 1篇玄学
  • 1篇意蕴
  • 1篇义疏
  • 1篇正统
  • 1篇正统观
  • 1篇正统观念
  • 1篇人文

机构

  • 10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济宁学院
  • 1篇山东女子学院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作者

  • 11篇闫春新
  • 2篇李建
  • 2篇徐向群
  • 1篇张稳
  • 1篇孙尧奎
  • 1篇田华

传媒

  • 2篇哲学动态
  • 2篇齐鲁学刊
  • 2篇济宁学院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周易研究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管子学刊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晋《论语》注的援《易》解经特色被引量:6
2007年
在《论语》注释史上,援引《易》之经传以注解《论语》,是汉晋时期《论语》注释的突出特色。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这一时期援《易》注经的必要性、可能性、分类及其各自特征,并通过考察援《易》解《论语》中的孔子形象进一步加以补证。深人探讨汉晋《论语》注中的援《易》注经及其所彰显的时代风貌,并从中管窥孔子形象及其流变,既能显微出两汉经学与魏晋玄学的学术传承及其转向,更可对后者的中心问题——圣人观及其玄学家所发挥之玄学新义有新的认识。
闫春新
关键词:《易》《论语》汉晋
孔子礼乐观之形成初探——以《论语》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2007年
孔子的礼乐观,是孔子为重塑周王权威和再造礼乐文化,在对远古及三代礼乐文化敬畏和继承的基础上,对礼、乐和礼乐的结合及其精义加以追问和创造性阐发形成的。另外,以礼释仁与孝、以乐释乐、礼和互释等,也促进了孔子礼乐观的形成,使之成为孔子礼乐思想的重要组成。
闫春新秦桂生
关键词:道德伦理礼乐教化
魏晋玄学“论语学”及其三玄玄理
2010年
一魏晋玄学“论语学”的定性及其诠释前提 与两汉“论语学”(主要指两汉经学思潮影响下的《论语》注解)相比,作为魏晋南北朝“论语学”(主要特点为重义解新学)的组成部分,玄学“论语学”的解经特色与汉代训诂旧学有明显差异;同时,由于玄学的特点及其与《论语》原典的互动,魏晋玄学“论语学”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闫春新徐向群
关键词:魏晋玄学论语学玄理三玄两汉经学
东晋《论语》注考释
2014年
通过查阅宋前正史中的《经籍志》、《艺文志》与相关旁证史料,参考后世尤其明清的有关著述,以范宁及其《论语》注为界,将其分为两部分,对东晋《论语》注的大致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释,从中可窥见其注经的时代个性,由于这一时期,儒、释、道交融的时代潮流及其各种大小学派的思想渗入其中,其注经的多元性特色极其明显。
闫春新田华
关键词:东晋
皇侃《论语义疏》的注经特色
2011年
义疏,即“以一部经注为主,在此基础上,对经注文所涉及的内容再详加解说、补充、修正、阐释、发挥。”若以此观点为参照,皇侃《论语义疏》的体例特色有二:一是就皇侃的整个文本与大部分疏文而言的“疏”之特色。二是仅就皇侃的小部分疏文、其所加案语及一些新添魏晋南朝新注而言的“义”之特色。
徐向群闫春新
关键词:《论语义疏》皇侃魏晋南朝经注
《尚书》中的“舜”之原型及后世重塑——传统文化中的“舜”与孝德山东建设
2015年
作为远古三皇五帝中继帝尧之后的一代圣君,在《尚书》中,舜是先代圣王的德能典范。以此为历史原形与诠释起点,作为精英的孟子、司马迁等,分别以思想家的深远与与史学家的笔墨,或阐发了其思想理念,或更为详尽地为后世记录了其一生行迹与丰功伟绩;民间则将其演绎为二十四孝之首,更值得当前社会特别是齐鲁儿女大力弘扬。
闫春新
关键词:《尚书》孝道
两晋《论语》注的总结——论江熙《论语集解》
2010年
在中国经学史尤其是魏晋《论语》注释史上,江熙《论语集解》有着重要的地位。从经学史的角度说,何晏《论语集解》与江熙《论语集解》相比,前者主要为汉注的精粹集合,后者是两晋《论语》注的总结与汇集。它是在参考卫瓘、李充、孙绰与范宁等晋人《论语》注的基础上,根据己意筛选、编撰而成的。由于上述晋注在南朝时便大都散佚,因而江熙《论语集解》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就其中的江氏注文及其思想而言,江注充分体现了东晋的解经特色:不仅凸显了江熙个人作为东晋中后期经学家的儒学立场,而且透射出魏晋玄学思潮在《论语》诠释上的某些特点,其思想价值更不可忽视。
闫春新
关键词:《论语集解》
论孔子“仁”学的人本意蕴被引量:8
2009年
"仁"作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德目,其所具有的人本意蕴并非不言而喻、不证自明。"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强调把人当人看,对社会各阶层都应持有起码的平等的同情心和爱心,"仁民爱物"意味着这一关爱之情由人类向自然万物的推及。"仁"不远人、"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强化了人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同时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现世追求和内在超越的品格;"克己复礼为仁"标志着中国文化由神本向人本、由外向内的转型,它的首要意义在于对于人的发现,在于唤醒人类的"同类意识",在于凸显人的反省和自觉,将其从整体上理解为牺牲自我、人的独立人格的丧失、人的异化有失公允。
李建
关键词:孔子人本
东晋《论语》注的多元化特色被引量:2
2007年
从儒家经传诠释的层面上看,东晋《论语》注的多元化可说是魏晋经学乃至东晋论语学的最显著特色。这不仅表现在玄、儒、佛这三大思想流派,都在东晋《论语》注文中有所体现,东晋时期的《论语》注家,尤其是玄、儒两家,都借助义解而阐发自己的主张、见解,发挥注者自己所认定的经文文本“义理”;而且在《论语》注内部,义理之学、训诂之学并存,建康经学与吴地经学交相震荡,从而更催生了东晋《论语》注的更多小派别。东晋《论语》注多元化特色的出现,有其主、客观原因。
闫春新
关键词:东晋《论语》注释
论孔子生死鬼神观与“神道设教”的人文意蕴被引量:3
2009年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的集大成者和重要标志,其生死鬼神观念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一重大思想文化转型。孔子注重现实人生,追求现世有限生命的不朽与永恒,这与崇信彼岸世界、重视寻求来世归宿的宗教信仰有着截然的不同。但孔子豁达与超然的充满人文理性精神的生死观念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导向其对鬼神的明确否定,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为了"神道设教"。孔子的"神道设教"不是在天命鬼神支配、主宰下所推行的教化方式,而是一种尊重、导引民众鬼神信仰的现实、理智而高明的导民化民策略,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文教化。
李建
关键词:孔子生死观鬼神观人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