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1703)

作品数:61 被引量:695H指数:18
相关作者:唐旭东王凤云吕林陈婷黄穗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脾虚
  • 27篇功能性消化不...
  • 18篇功能性腹泻
  • 17篇虚证
  • 16篇脾虚证
  • 11篇中医
  • 11篇综合征
  • 8篇动物
  • 7篇蛋白
  • 7篇动物模型
  • 7篇易激综合征
  • 7篇中医药
  • 7篇肠易激
  • 7篇肠易激综合征
  • 6篇细胞
  • 5篇脾虚型
  • 4篇医药治疗
  • 4篇中医药治
  • 4篇结肠
  • 4篇餐后

机构

  • 50篇中国中医科学...
  • 3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2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武汉市中西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东风汽车公司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1篇唐旭东
  • 38篇王凤云
  • 21篇吕林
  • 13篇陈婷
  • 12篇黄穗平
  • 10篇康楠
  • 9篇李峰
  • 9篇马捷
  • 8篇朱恩林
  • 8篇王静
  • 7篇王晓鸽
  • 7篇刘燕
  • 6篇张北华
  • 6篇刘晶
  • 5篇刘艳阳
  • 4篇郭慧淑
  • 4篇白世敬
  • 4篇吴凤芝
  • 4篇韩晨霞
  • 4篇程正义

传媒

  • 12篇中华中医药杂...
  • 9篇世界中医药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6篇2017
  • 7篇2016
  • 25篇2015
  • 4篇2014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虚1号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餐后不适综合征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从脑肠肽角度,探讨脾虚1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脾虚气滞证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66例PDS脾虚气滞证患者给予脾虚1号方颗粒口服,1袋/次,3次/d,疗程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动素(MTL)、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含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血清GAS和PGⅠ含量轻微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CK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MTL和Ghrelin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以香砂六君子为底方的脾虚1号方治疗PDS脾虚气滞证的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CCK水平、上调血清MTL和Ghrelin水平发挥健脾促动力作用。
吕林王凤云马祥雪梁旭唐旭东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脑肠肽
温阳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肾阳虚证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温阳止泻汤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60例纳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温阳止泻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治疗,两组均服药28天。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观察,记录两组前后中医证候和积分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大便性状、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便频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与对照组对比疗效相当(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温阳止泻汤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相关安全性指标,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安全可靠。结论温阳止泻汤可有效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腹泻,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兴慧刘力唐旭东张聪伟杜晓泉马小兵吕小龙
关键词:功能性腹泻脾肾阳虚
脾虚四号方含药血清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从细胞水平角度,观察脾虚四号方含药血清干预离体培养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模型大鼠的结肠平滑肌细胞的变化。方法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模型大鼠进行提取离体结肠平滑肌细胞并原代培养,将其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脾虚四号方低、中、高剂量组、蒙脱石散组,各组分别5%含药血清干预48 h,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相关脑肠肽的基因表达。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平滑肌细胞OD值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含药血清干预组结肠平滑肌细胞OD值极显著升高(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含药血清干预组均有表达升高趋势,脾虚四号方低剂量组较模型组CCK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脾虚四号方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VIP mRNA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脾虚四号方含药血清能够有效促进模型结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活性,脑肠肽CCK、VIP、SS mRNA表达变化可能有利于进一步阐释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在脑肠肽胃肠激素方面发病机制。
陈旻丹胡京红马捷吴凤芝刘燕唐旭东王凤云韩晨霞戴宁林炳岐陈斗李峰
关键词: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脑肠肽
肠安Ⅰ号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大鼠5-HT信号系统及海马BDNF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肠安Ⅰ号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大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信号系统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结合游泳致疲劳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体重区组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得舒特组(9只,27 mg/kg)、氟西汀组(9只,3.6 mg/kg)、肠安Ⅰ号高剂量组(9只,22.6 mg/kg)、中剂量组(9只,11.3 mg/kg)、低剂量组(9只,5.7 mg/Kg),另设正常组(10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服,模型组按照给药体积灌服生理盐水,1次/日,共干预14日。通过腹部回缩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标准确定疼痛压力阈值,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5-HT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1a)、BDNF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用药前各组大鼠直肠扩张时的疼痛阈值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用药后模型组大鼠疼痛阈值明显下降,结肠5-HT水平及海马5-HT1a、BDNF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肠安Ⅰ号各剂量组疼痛阈值明显上升,得舒特组、肠安Ⅰ号高、中剂量组结肠5-HT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肠安Ⅰ号各剂量组海马组织5-HT1a、BDN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氟西汀组海马组织BDNF mRNA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肠安Ⅰ号方的作用靶点部位涉及"脑-肠"两部分,可降低大鼠直肠扩张疼痛域值,下调结肠黏膜5-HT水平,下调海马组织中BDNF和5-HT1a mRNA的表达。
赵迎盼苏敏王凤云卞兆祥杨俭勤王微唐旭东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现状述评被引量:13
2015年
文章从古代著作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中医病名。FD的发病与饮食、外邪内居及精神因素有关,病位主要在肝脾胃三脏,肝郁、脾虚及胃气不降为FD主要的病机关键,但目前对FD的病机演变规律研究深入不足。FD的治疗有辨证分型、专法专药,以及辨病辨证相结合等,但缺乏严谨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患者生活质量也不够重视。
朱恩林张北华康楠唐旭东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
中药复方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近年来中药在治疗(IBS-D)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作者对中药治疗本病的机理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5年的国内外文献,从中药调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脑肠胺(肽)及神经递质表达,含量及相关炎性因子改变等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途径包括降低血中和结肠黏膜中5-HT浓度和含量,减少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及分泌,升高肠组织中NO水平,降低血浆中胃动素(MOT),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含量。神经免疫机制包括减少肥大细胞数目及活化,调节促炎因子\抗炎因子水平。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中药复方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研究,为解释中药科学内涵及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薛红张北华王凤云唐旭东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
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8
2015年
肝脾同治是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特点,以调肝理脾为法的痛泻要方是治疗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其类方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文章综合近5年来痛泻药方及其类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从调节脑肠轴、改善内脏感觉高敏感、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探讨痛泻要方干预肠易激综合征起效的药理学机制。研究表明,与IBS复杂的发病机制相对应,痛泻要方的起效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且相互联系。
马祥雪王凤云张北华朱恩林程正义田亚欣唐旭东
关键词:痛泻要方肠易激综合征药理学机制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近年来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特征和规律,预测文献的发展趋势,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临床和科研参考。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累积文献量、期刊载文量、文献发表地区、核心期刊、文献研究类型等多种特征。结果:从1996年到2014年11月,有关本研究的文献一共有308篇,逐年呈增长趋势,其中临床疗效观察所占比例最大(94.8%),治疗措施以痛泻要方经典方加减为主(47.73%),文献发表地区分布不均衡,文献发表期刊较集中,基本形成了本研究的核心期刊。结论:本领域相关期刊文献增长趋势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总体文献研究质量不高,需要更严谨地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同时应当加强痛泻要方治疗机制的研究,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进展。
王晓鸽唐旭东王凤云
关键词:痛泻要方文献计量学分析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指标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寻找能够准确评价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综合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常用方法,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因此对其疗效评价通常需要纳入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不同的症状积分量表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结论:鉴于目前医学模式的改变,有必要将临床症状和精神心理因素融合于一个量表中,寻找能够更好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吕林唐旭东王静黄穗平王凤云陈婷马祥雪
关键词:中医药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焦虑抑郁量表
四君子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胃中液体食物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胃中液体食物分布的影响。方法:70例P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25例,分别计算近端胃与远端胃面积、容积,近端胃与远端胃面积比率,近端胃与远端胃容积比率,近端胃、远端胃排空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近端与远端胃容积比率在最大饱足感、餐后90min显著增大(P<0.05),在餐后30min显著减小(P<0.01),治疗组近端胃排空率和远端胃排空率在餐后30、60、90、120min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近端胃与远端胃面积比率在最大饱足感时增大(P<0.05),在餐后60min减小(P<0.01),而近端胃与远端胃容积比率在最大饱足感时增大(P<0.01),餐后30min减少(P<0.01),治疗组近端胃排空率和远端胃排空率在餐后30、60、90、120min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四君子汤是通过调节PDS患者液体食物在胃中分布来促进胃排空发挥健脾促胃动力作用。
吕林唐旭东王静黄穗平王凤云康楠陈婷朱恩林王晓鸽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四君子汤胃动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