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004-2006)

作品数:14 被引量:165H指数:7
相关作者:李子荣张念非史振才顾卫红王康更多>>
相关机构:中日友好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头坏死
  • 4篇坏死
  • 4篇骨头
  • 4篇骨头坏死
  • 4篇股骨
  • 4篇股骨头
  • 4篇股骨头坏死
  • 3篇细胞
  • 3篇小脑
  • 3篇小脑共济失调
  • 3篇膜片
  • 3篇膜片钳
  • 3篇膜片钳术
  • 3篇脊髓小脑共济...
  • 3篇共济失调
  • 2篇置换术
  • 2篇突变
  • 2篇前庭
  • 2篇小脑变性
  • 2篇毛细胞

机构

  • 8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4篇王国相
  • 4篇史振才
  • 4篇杨斯柳
  • 4篇王康
  • 4篇顾卫红
  • 4篇张念非
  • 4篇李子荣
  • 3篇孙伟
  • 3篇郭长凯
  • 3篇孔维佳
  • 3篇郝莹
  • 2篇李擎天
  • 2篇李冠乔
  • 2篇杜皓萍
  • 2篇李家荔
  • 2篇王晓工
  • 1篇刘文宏
  • 1篇夏交
  • 1篇孟焕新
  • 1篇李盛林

传媒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年份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豚鼠耳蜗外毛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电流特性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外毛细胞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敏感性钾电流离子特性及其受体的药理学特性。方法健康豚鼠38只,断头后取出基底膜,经胶原酶Ⅳ消化后获取外毛细胞。采用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技术检测新鲜单离外毛细胞 ACh-敏感性钾电流对细胞外钙依赖性钾电流阻断剂和 N 型胆碱能受体抑制剂的敏感性。结果①细胞外 ACh 激活一快速去敏感化的外向性钾电流,其平均(±s,以下同)反转电位为(-67.3±8.2)mV(n=10);-50 mV 钳制电压下,100μmol/LACh 激活电流的幅值为(506.6±186.3)pA(n=9)。②ACh-敏感性钾电流对细胞外四乙铵(tetraethylammonium,TEA,10 mmol/L)、蜂毒明肽(apamin,1μmol,/L)敏感,而细胞外的 IBTX(iberiotoxin,200 nmol/L)对 ACh-敏感性钾电流幅值无抑制作用。③ACh-敏感性钾电流的半数激活浓度(EC_(50))为(33.5±5.7)μmoL/L(n=7)。④ACh-敏感性钾电流对细胞外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A 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和α9-N 型胆碱能受体(α9受体)特异性抑制剂士的宁(strychnine)敏感。士的宁和荷包牡丹碱对 ACh-敏感性钾电流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2.3±2.6)nmol/L(n=7)和(1_2±0.4)μmol/L(n=6)。结论细胞外 ACh 激活豚鼠耳蜗外毛细胞产生小电导钙依赖性钾电流(SK),此电流可能由α9受体介导。
郭长凯孔维佳余青松李冠乔李家荔李擎天
关键词:膜片钳术
豚鼠Ⅱ型前庭毛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与L型钙通道共存
2008年
目的研究豚鼠Ⅱ型前庭毛细胞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敏感性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big conductance, calcium-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 BK) 激活过程中的钙离子内流机制。方法健康杂色豚鼠52只,断头后取出前庭终器,经胶原酶LA消化后获取Ⅱ型前庭毛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新鲜单离的Ⅱ型前庭毛细胞ACh-敏感性BK电流对细胞外钙通道阻断剂和激动剂的敏感性。结果①细胞外ACh激活一缓慢持久的外向性电流,其反转电位为(-70.5±10.6)mV(x±s,下同,n=10);-50mV钳制电压下,100μmol/LACh激活电流的幅值为(267±106)pA(n=11)。②ACh-敏感性钾电流对细胞外IBTX(iberiotoxin,200nmol/L)敏感,而细胞外蜂毒明肽(apamin,1μmol/L)对ACh-敏感性钾电流幅值无抑制作用。③ACh-敏感性BK对细胞外钙通道阻断剂NiCl2敏感,可被细胞外钙通道阻断剂CdCl2强力阻断。NiCl2和CdCl2对ACh-敏感性BK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35.5±18.5)μmol/L(n=7)和(23.4±2.6)μmol/L(n=7)。④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激活Ⅱ型前庭毛细胞产生一种与ACh-敏感性BK类似的外向性电流,并能被IBTX强力阻断。结论Ⅱ型前庭毛细胞中ACh-敏感性BK与细胞膜L型钙通道共存,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学作用和意义。
郭长凯李冠乔孔维佳张松吴婷婷李家荔李擎天
关键词:毛细胞前庭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钙通道膜片钳术
可视法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的电生理特性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建立大鼠前庭内侧核脑片可视法膜片钳实验技术,探讨前庭内侧核神经元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M 受体)介导电流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选用15只Wistar 大鼠用于制备前庭内侧核脑片,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infrared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contrast,IR-DIC)技术结合电荷耦合式感光成像(charge coupled device-camera,CCD-camera)系统,在可视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下对20个正常功能状态的前庭内侧核神经元 M 受体的通道电流性质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可视法脑片膜片钳技术可对神经元直接进行准确定位和功能状态的筛选。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给予毒草碱后电流-电压(I-V)曲线斜率增加,毒蕈碱引发效应电流的反转电位为(-88.4±4.9)mV(±s,下同),表明 M 受体去极化效应是由钾电导的减少所介导;M 受体介导电流的电压敏感性测试显示:毒蕈碱引发的效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反转电位为(-86.7±3.5)mV,提示毒蕈碱所阻断的钾电流为非电压敏感性的漏钾电流。结论可视法脑片膜片钳实验技术克服了盲法脑片膜片钳技术的缺陷,提高了神经元封接的成功率。通过对前庭内侧核神经元 M 受体通道电流性质的分析,进一步揭示毒蕈碱样胆碱能机制的兴奋性调节作用,为临床抗胆碱药物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张宇孔维佳刘邦华郭长凯孙大为夏交朱云张建
关键词:前庭神经核膜片钳术
股骨头坏死表面积测量及在股骨头塌陷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05年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图像,计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表面积及坏死面积占整个股骨头表面积的百分比(简称坏死表面积比),检验其准确性,并应用于临床预测股骨头塌陷. 方法 2001年6月~2003年6月,对8例13髋拟行关节置换的ONFH患者术前作标准的MRI扫描,依T1连续图像计算,得出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比.将手术标本锯成与MRI扫描相同的层厚和层数,应用坐标纸粘贴,图像分析仪测出数据,并作统计学分析.另对16例25髋Ⅰ、Ⅱ期非手术治疗的ONFH患者,用MRI扫描图像法测定其股骨头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比,临床随访至股骨头出现塌陷,未塌陷者至少随访24个月,比较两者差异. 结果 MRI图像法与标本测量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16例25髋中,17髋发生股骨头塌陷,坏死表面积为31.06±8.10 cm2(95%CI:26.58~35.55),坏死表面积比为58.91%±15.11%(95%CI:51.14~66.68),未塌陷的8髋坏死表面积为14.16±9.32 cm2(95%CI:6.37~21.95),坏死表面积比为29.48%±19.76%(95%CI:12.97~45.99).未塌陷组中仅4髋坏死表面积比>33%,塌陷组均>33%. 结论 MRI图像法能较准确计算股骨头坏死表面积及坏死表面积比,可用于预测股骨头塌陷,坏死表面积比>33%为股骨头塌陷的临界值.此计算法仍较复杂,宜进一步简化,以利临床应用.
赵凤朝李子荣张念非史振才张雪哲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塌陷磁共振扫描
北京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白三烯C_4合成酶A-444C基因多态性研究
2006年
潘明鸣孙铁英张洪胜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白三烯C4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合成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纳米晶胶原基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修复兔股骨头坏死缺损的研究被引量:50
2005年
目的探讨采用纳米晶胶原基骨(nano-hydroxyapatite collagen,nHA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材料修复兔股骨头坏死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2004年6月~10月,取4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成双侧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进行修复,A组:骨缺损不填充任何材料;B组:骨缺损填充单纯nHAC;C组:骨缺损填充nHAC与MSCs的复合材料.术后3组分别于4、8和12周对股骨头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影像学和组织学显示C组复合材料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术后4周即有明显的成骨反应和新骨形成,12周基本修复股骨头的骨缺损区;B组材料修复能力较C组差,但B组和C组均优于A组.B组和C组对nHAC无明显异物反应. 结论 nHAC有较强的传导成骨作用,是修复兔股骨头骨缺损的良好移植材料;复合MSCs后能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有较大价值.
孙伟李子荣史振才张念非李艳崔福斋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纳米晶胶原基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3年3月始,采用微创技术治疗18例22髋国际骨循环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 ARCO)分期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4~5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6(17.1~30.1),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6分.均采用改良的后外侧切口、非骨水泥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微创组).与同期常规人工全髋置换术的18例22髋(对照组,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3分)进行比较,包括:围手术期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等. 结果术后两组均获随访6~20个月,平均11个月.对照组1髋术后2 d脱位,微创组中无并发症发生;微创组手术切口长9.3 cm(8.7~10.5 cm),较对照组16.8 cm(14.0~20.0 cm)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时Harris评分分别为92、9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相近,但围手术期出血量及引流量微创组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恢复较快. 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但开展此手术的初期,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及有相应设备的医院、有选择地用于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
李子荣史振才郭万首张念非孙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微侵袭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选择方法及其临床结果。[方法]对本科于1985年5月~2003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19例(138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随访。使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及THA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者分别为29例(31髋),90例(107髋)。所有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结果]早期使用的国产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86.7%的股骨柄假体出现松动。全骨水泥THA,50%髋出现了髋臼杯假体松动,62.5%髋股骨柄假体松动,25%髋行全髋人工关节翻修术。混合型(Hybrid)THA,未出现髋臼杯及股骨柄假体的松动。非骨水泥THA,除1例外无髋臼杯及股骨柄假体松动或下沉。[结论]使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应慎重选择,可适用于老年、日常活动量小的患者;而对于年轻患者,非骨水泥型THA为最佳选择;对于股骨侧出现骨质疏松或不适合使用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的患者,混合型(Hybrid)THA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全骨水泥型THA应很少使用。
史振才李子荣张念非孙伟介国斌
关键词:股骨头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晚期股骨柄假体非骨水泥型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临床变异型特征及突变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临床变异型特征。方法应用CEQ8000核酸分析仪对1个表型为变形性肌张力障碍家系和2个表型为痉挛性截瘫家系的SCA3/MJD基因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序列进行基因片段分析。结果基因学检查证实3个家系均为SCA3/MJD基因CAG重复扩增突变致病。结论我国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存在变形性肌张力障碍和痉挛性截瘫的临床变异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的多种临床变异类型为调节因素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并且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避免遗漏阳性家系。
顾卫红王国相王康郝莹王晓工杜皓萍杨斯柳
关键词:脊髓小脑变性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ICARS评分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国际协作共济失调评估量表(ICARS)评估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ICARS对29例经基因学检查明确诊断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家系先证者进行评估,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发病年龄、病程和SCA3/MJD基因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数目与ICARS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ARS总评分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r=0.576,P=0.004),回归方程为Y=18.992+2.282X2(病程)(F=10.020,P=0.00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ARS总评分与发病年龄、病程和CAG重复数目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10.744+0.974X1(发病年龄)+2.310X2(病程)+1.446X3(CAG重复数目)(F=6.690,P=0.002);3项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681、0.527和0.575。结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患者的ICARS总评分与发病年龄、病程和CAG重复数目呈正相关关系。ICARS为评估共济失调的严重程度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顾卫红王国相王康孙瑞华杨斯柳郝莹王桂芳
关键词:脊髓小脑变性神经病学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