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8036)

作品数:21 被引量:143H指数:9
相关作者:韩建平孙小云周颖闫青罗熠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地震
  • 10篇动力分析
  • 9篇增量动力分析
  • 6篇地震动
  • 6篇混凝土
  • 6篇钢筋
  • 6篇钢筋混凝
  • 6篇钢筋混凝土
  • 6篇RC框架结构
  • 5篇地震响应
  • 5篇混凝土框架
  • 5篇钢筋混凝土框...
  • 4篇地震易损性
  • 4篇整体性
  • 4篇位移角
  • 4篇抗震
  • 4篇层间位移
  • 4篇层间位移角
  • 3篇时程
  • 3篇时程分析

机构

  • 23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江苏筑原建筑...

作者

  • 23篇韩建平
  • 3篇孙小云
  • 2篇陈继强
  • 2篇杨军平
  • 1篇于晓辉
  • 1篇张鑫
  • 1篇苏彦兵
  • 1篇周颖
  • 1篇孟岩
  • 1篇魏宏亮
  • 1篇吕大刚
  • 1篇石金辉
  • 1篇黄林杰
  • 1篇贾军国
  • 1篇徐阳
  • 1篇张丽丽
  • 1篇罗熠
  • 1篇闫青
  • 1篇魏世龙

传媒

  • 5篇世界地震工程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工程力学
  • 3篇结构工程师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第22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结构构件退化特性评估大震下RC框架抗整体性倒塌能力被引量:12
2012年
基于大震和特大震下倒塌率目标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是结构抗震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大震及特大震作用下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的准确评估是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首先对国内外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多种微观和宏观本构模型特性及大震作用下考虑结构构件退化特性对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通过增量动力分析获得结构抗倒塌能力易损性曲线及确定结构抗倒塌能力极限状态的方法。最后以一个RC单层单跨平面框架结构分析模型为例,利用OpenSees分析软件,研究了钢筋后期强度退化对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钢筋后期强度退化会明显高估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韩建平杨军平
关键词:本构关系刚度退化增量动力分析
长周期地震动输入下某超限高层结构反应分析——以汶川地震和日本东北地震记录为例被引量:11
2014年
由于长周期地震动记录相对缺乏,国内外对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研究尚不充分。选取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中长周期分量明显的3组地震动记录,首先对其绝对加速度放大系数谱和相对位移反应谱的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以某超限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这3组地震动记录为输入,分别进行了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取了结构的主要地震响应指标,并与相应水准El Centro地震动记录输入下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输入下结构的地震响应指标如水平最大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记录输入下的响应指标,因此长周期地震动对超限高层结构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韩建平苏彦兵
关键词:长周期地震动超限高层时程分析汶川地震
基于不同地震事件数据的竖向地震动特性统计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选取9次不同地震事件的86组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对其地震动参数进行分析,重点选择地震动竖向与水平峰值加速度比、竖向与水平加速度反应谱及竖向与水平卓越周期比等进行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竖向与水平峰值加速度比的平均值为0.78,且大约60%台站的峰值加速度比大于2/3;随着震中距的增大,竖向与水平峰值加速度比总体上呈减小趋势;竖向与水平加速度反应谱比曲线在周期0~6s内大致呈"Z"字形;竖向加速度反应谱和水平加速度反应谱的谱形有较大差异,且竖向反应谱达到最大值的周期值明显小于水平反应谱达到最大值的周期值;绝大多数台站竖向与水平卓越周期比小于1.0,且该比值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在此基础上,建议抗震设计规范对竖向地震影响系数的取值及衰减指数、特征周期等做单独规定。
韩建平魏宏亮
关键词:反应谱
考虑谱形影响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进展
合理地选择与调整地震动记录是影响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选择15条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以基本周期1T对应的谱加速度a 1S(T)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来调整原始地震动记录,对一榀六层三跨钢筋混凝土...
韩建平陈继强闫青罗熠
关键词:非线性地震反应增量动力分析
文献传递
考虑结构整体特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震后残余侧移响应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残余位移及结构整体特性对其影响,首先对3个楼层数不同的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得到结构第一模态推覆曲线及相应等效三线形推覆曲线,进而基于等效推覆曲线获得结构整体的屈服后刚度比和下降段刚度比。其次,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在3个地震动强度水平、22条地震动记录输入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别计算得到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分析结构整体特性如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屈服后刚度比、下降段刚度比等对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的影响,以及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影响明显,同一地震动强度水平下,两者均随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结构屈服后刚度比的增大和下降段刚度比绝对值的增大,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也增大,其离散性也随之变大。与上部楼层相比,高强度水平地震动下非线性发展较为充分的结构下部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相关性较好。
韩建平高珺孙小云拜立岗
关键词:自振周期最大层间位移角
考虑残余位移的多层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放大效应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多层RC平面框架结构在23条地震动记录2个不同强度水平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RC框架的最大位移和残余位移等沿着楼层高度的大小和分布。统计分析残余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位移角及两者比值这3个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为研究P-?效应的影响,对比是否考虑P-?效应两种工况下多层RC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对多层RC框架的等效SDOF体系作同样的时程分析,对比了等效SDOF体系和多层RC框架结构的分析结果,研究高阶模态效应对RC框架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P-?效应和高阶模态效应对多层RC框架结构的残余位移响应的平均放大作用均大于其对最大位移响应的放大效应,残余位移响应的离散性也大于最大位移响应的离散性。另外,随着地震动强度水平的增加,结构地震响应的离散性明显增大。
韩建平拜立岗
关键词:最大层间位移角P-Δ效应
考虑轴-弯-剪耦合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研究
2016年
试验研究及震害调查发现:由于配箍不足或箍筋间距过大,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易发生剪切破坏,继而发生轴向破坏。采用纤维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单元及与之串联的剪切弹簧以及轴向弹簧考虑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弯-剪耦合效应,其中纤维梁柱单元用于模拟柱的弯曲机制,与梁柱单元串联的剪切弹簧和轴向弹簧用于模拟剪切机制和轴向机制,并利用单轴材料模型中的Limit State Material及其相应的Shear Limit Curve和Axial Limit Curve确定材料的剪切破坏与轴向破坏失效点,最终从单元层次上定义轴-弯-剪耦合效应。为验证该数值模型的合理性,选取不同破坏形式、轴向力与水平循环往复荷载共同作用下拟静力试验的钢筋混凝土柱,借助Open Sees分析软件模拟其滞回性能。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考虑轴-弯-剪耦合的串联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柱的强度、刚度退化及捏拢效应等,且能够反映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受力性能。
韩建平晁思思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柱剪切破坏滞回性能拟静力试验
高轴压比配筋PVA纤维增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采用聚乙烯醇(PVA)纤维增强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是可选择的措施之一。设计6个剪跨比为4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其中4个试件采用PVA纤维增强混凝土,另外2个对比试件采用普通混凝土,进行拟静力试验以研究高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通过改变轴压比和纤维掺量,在水平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观测试件裂缝开展及破坏过程,研究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高轴压比下,PVA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时,裂缝开展缓慢,纤维的桥接作用有效地抑制了裂缝的开展;纤维增强混凝土柱主要表现为延性破坏模式,极限位移角约为普通混凝土柱的1.47倍~1.53倍,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PVA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柱的耗能比约为普通混凝土柱的1.82倍~1.95倍,表明其耗能能力显著提高,抗震性能优越。
韩建平刘文林
关键词:高轴压比拟静力试验耗能能力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的量化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震后功能恢复能力是指建筑物、社区或城市等遭受地震影响后实现功能恢复的能力。以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对象,基于OpenSees有限元分析平台,对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其对应于不同损伤状态的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而基于单体建筑损失评估理论,评估该结构在不同强度水准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等。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直线型、指数型以及三角函数型功能恢复模型,在不同强度水准地震动作用下,分别计算该结构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基于3种恢复模型计算得到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都在下降,而且直线型和三角函数型恢复模型得到的恢复能力均比指数型的下降更快;在同一强度水准地震动作用下,基于指数型恢复模型计算得到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均高于直线型和三角函数型恢复模型,即使在较强水准地震动作用下,根据指数型恢复模型得到的恢复能力依然较大。而在各个强度水准地震动作用下,基于直线型和三角函数型恢复模型得到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非常接近。
韩建平付志君
关键词:地震易损性地震损失
地震动记录选择与调整对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合理的地震动记录选择与调整是影响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可靠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7组地震动记录分别运用谱匹配方法和按结构基本周期对应谱加速度S_a(T_1)调整方法进行调整,并分别对5层和11层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输入调整后的地震动记录,进行单一强度水准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提取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为工程需求参数进行了离散性分析和偏差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地震动记录进行调整和对目标谱的匹配可以减小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的离散性,且响应分析结果不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偏差;相同强度S_a(T_1)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随条件谱谱形参数ε的增大而减小。
韩建平魏世龙张鑫
关键词:非线性时程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