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1Z226)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雪苓汪四海曹承楼韩宁林韩燕全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连口服液U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建立不同批次重连口服液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UPLC测定了10批重连口服液样品。色谱条件为Waters HSS T3 C18柱(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0.25 mL·min-1;柱温30℃。结果 :建立了10批重连口服液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了相似度比较,进一步对其中的射干苷、黄芩苷、连翘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5个色谱峰进行了归属。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重连口服液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
- 韩燕全李泽庚洪燕高家荣汪永忠李雪苓夏伦祝
- 关键词:指纹图谱黄芩苷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脾论治被引量:7
- 2014年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学病机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不摄血,血溢脉外;瘀血阻滞,新血不生。中医证候呈现脾气亏虚、气血不足、热瘀互结的特征。中医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扶助正气,益气养血;滋阴降火,宁络止血,各证型均配伍益气健脾之中药。ITP从脾论治的临床疗效机制为能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保护胃黏膜。
- 汪四海韩宁林李雪苓曹承楼王凯范泉王琥何颖颖宋琴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脾论治益气健脾
- 以发热伴关节肿痛为特征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报道被引量:5
- 2016年
- 27岁女性,因间断性发热20^+d,膝关节肿痛7 d入院。患者持续发热,最高体温达40.1°C,双膝关节肿痛,双手及两大腿可见大量散在红色针尖样皮疹,淋巴结大、脾大,双手指间关节及双膝关节肿痛,淋巴结局限于双侧腋窝,质地软,局部压痛,活动度好。左侧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示:碎块状淋巴结组织,结构不完整,淋巴滤泡存在,滤泡减少或消失区见弥散成片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及少量小淋巴细胞增生,核分裂易见,其间有片状大小不等坏死灶,胞核崩解,并见较多纤维素样坏死血管,伴出血。免疫组化示CD3(弥漫+);CD20(滤泡+);CD79α(滤泡+);CD68(+);EMA(-);ALK(-);CD15(少量细胞+);CD30(+),CD4(-),CD5(+);CD10(-);bcl-2(+);CD21(+);粒酶B(-);TIA-1(-);EBV(-)Ki-67(+)。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明确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停用抗菌药物,使用5%葡萄糖100 mL+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静滴3 d后未见发热,腋窝淋巴结逐渐缩小。后改为甲泼尼龙8 mg/d,每日2次,每两周减一片,至最后停止使用,随访两年,多次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膝关节不肿,可以自由行走,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 汪四海韩宁林李雪苓窦红曼吴倩邢学伟
- 关键词:发热关节肿痛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 韩宁林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被引量:7
- 2012年
- 韩宁林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脾气亏虚、失其统摄之职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机关键。基于脾气亏虚贯穿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始终的特点,提出以益气健脾止血药物为主,注重生活调护,重用黄芪党参,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刻顾护脾胃的治疗思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 汪四海曹承楼李雪苓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从脾论治生活调护中西医结合疗法
- 中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本病以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及抗血小板抗体出现为特征.中医无此病名,据其症状,可归属"血证""发斑""衄血""葡萄疫""虚劳"等范畴.近年来,中药治疗ITP取得显著效果,现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汪四海韩宁林曹承楼李雪苓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疗法
- UPLC法同时测定重连口服液中5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采用UPLC法同时测定重连口服液中5种有效成分(射干苷、黄芩苷、连翘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HSS T3 C18柱(2.1 mm×50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5种成分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7.90%~100.4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重连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韩燕全李泽庚洪燕夏伦祝高家荣汪永忠李雪苓
-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射干苷连翘苷黄芩素汉黄芩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