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70028)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苗威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移民
  • 3篇唐朝
  • 1篇型世言
  • 1篇三国史
  • 1篇史记
  • 1篇史事
  • 1篇述论
  • 1篇平壤城
  • 1篇挽歌
  • 1篇晚明
  • 1篇晚明社会
  • 1篇习俗
  • 1篇礼教
  • 1篇历史影响
  • 1篇民族
  • 1篇民族认同
  • 1篇末世
  • 1篇墓志
  • 1篇金富轼
  • 1篇考辨

机构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作者

  • 8篇苗威

传媒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东北史地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对高句丽“回葬”习俗的质疑被引量:6
2009年
目前学界关于高句丽有"回葬"习俗的见解存在一定问题,笔者认为长寿王迁都平壤前高句丽并不存在回葬之俗,国王应以都城为"家",死后不可能葬于远离都城的地方,虽然长寿王在生前曾为自己在故都国内城建筑陵墓(将军坟),但其死后却安葬于新都平壤。同样,国内城的"五盔坟"4号坟亦不是高建武之陵墓。至于用移居唐朝的高句丽上层人物的"回葬"来证明这是高句丽固有之俗,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移居唐朝的高句丽上层人物的"回葬",是"入乡随俗",泉献诚、泉毖之归葬于洛阳北邙"旧茔",是唐人的习俗。
苗威
关键词:唐朝
高肇家族的移民及其民族认同被引量:2
2011年
北魏宣武帝朝,司徒高肇一族位高权重。高肇的五世祖高顾于永嘉年间避乱东迁至高句丽,至高肇父辈时再次举家西归于北魏,由于在六代之中数经移民,高肇家族"渤海蓨人"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的客观性不仅遭到时人轻之为"夷土"之士所出的挑战,同时也被今人质疑为有冒籍之嫌。通过文献所载和碑铭所镌的资料来看,高肇及其后世族人非常重视"渤海蓨人"的家族历史,其"渤海蓨人"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在异族区历经数代而不泯。
苗威
关键词:移民民族认同
《三国史记》的历史影响探析被引量:4
2009年
《三国史记》是朝鲜第一部官修正史,是研究朝鲜半岛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近年来,随着东北亚古史研究的深入,学界对于《三国史记》非常关注,然而对其历史影响则鲜有系统论述。准确、客观地认识其相关记载,无论对于朝鲜史,还是古代中朝关系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认为,《三国史记》在编纂方法上对朝鲜史学界的影响非常深远;同时,其中的错误记载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形成误导,其将高句丽、百济、新罗并列于朝鲜国史之中,也对后世的历史认识产生了影响。
苗威
关键词:《三国史记》金富轼历史影响
泉男生移民唐朝史事疏正被引量:3
2011年
泉男生在高句丽末期的历史中是一个重要人物,作为盖苏文的继承者,权倾一时,其因内讧投唐,从而催化了高句丽的灭亡。同时,泉男生本人也成为高句丽灭亡前后移民唐朝内地的高句丽人的代表,并且在唐期间以自己的方式为唐朝做出了特殊贡献。
苗威
关键词:墓志
封建末世的一曲挽歌——论《型世言》的创作思想
2010年
《型世言》自面世以来就因书中充斥的封建说教思想而为人诟病,同时,也因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独具社会价值与史学价值,备受学者推崇。《型世言》的创作思想受到晚明社会现实的影响,更体现了陆云龙、陆人龙兄弟的思想倾向,作为下层知识分子,陆氏兄弟企图以《型世言》教化人心,挽救世风,但实际上无法改变商品经济冲击下,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颓势,只能是为封建末世所作的一曲挽歌。
苗威
关键词:《型世言》封建礼教晚明社会
“长白山”考辨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对"长白山"名称的辨析,本文认为不咸山是长白山最古老的称谓,其含义即是色白似盐而不咸。徒太山、太白山等是长白山的别称,而盖马大山、单单大岭是指不相同的山脉,与长白山无关。《三国史记》中的"太白山"和《三国遗事》中的"太伯山"之所指皆不是长白山。"白头山"与"长白山"在朝鲜文献中含义较为复杂,但当指称中国境内之长白山时,二者并无区别。
苗威
泉男生及其后代移民唐朝述论被引量:4
2011年
泉男生是高句丽权臣盖苏文之子,亦是盖苏文莫离支之位的继承人。在高句丽末期复杂的政治局势下,因受诸弟排挤而率子携众移民唐朝,此举加速了高句丽的灭亡。泉男生及其后代事唐至诚,在唐朝颇有宠遇,反映出唐朝对于蕃将开放的用人机制和泉氏良好的个人素质。同时,泉男生等人墓志中自我认知的变化为高句丽移民有关问题的理性思考提供依据。
苗威
高句丽“平壤城”考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和金石记载的考证,认为高句丽的"平壤城"有上平壤、下平壤、南平壤之别,"上平壤"由《好太王碑》所载之"下平壤"推导而来,313年之前的"平壤城"是上平壤,即今集安市区。此后,尤其是334年故国原王"增筑平壤城"之后的"平壤城",皆是下平壤,位置为大同江北岸今平壤市区的长安城故址。"南平壤"之说首见于《三国史记》,位置为今长寿山城南的平地城。
苗威
关键词:平壤城
共1页<1>
聚类工具0